陶紹強
一、引言
隨著近些年中國田徑代表隊不斷的刷新國內外賽場上的成績,可以說現在的田徑水平在亞洲甚至是全球都有一定的實力,但是也不得否認某些項目出現滑落,而且中國田徑水平的發展呈現出明顯的不均衡性。因此如何解決些不均衡性所帶來的問題與困擾成為本文的研究主題。得出結論如下:(1)我國的東北、沿海地區的田徑綜合實力相對較強。這幾個賽區在多數項目上呈現出壓倒性優勢。這主要因為其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發達、管理部門對于田徑項目的投入力度。(2)中部地區的大部分省市田徑綜合實力一般,沒有特別的優勢項目。主要由于中部地區經濟發展較慢,沒有正規的田徑賽事,開放程度較低等。(3)西部地區除了部分優勢項目外,大部分項目受限于經濟發展水平和地理位置。
二、體育文化
我國田徑發展受到體育文化的影響,體育文化作為有關體育精神文明和觀念文明對促進田徑運動的發展具有不可磨滅的作用。東北、沿海地區利用地區優勢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傳統群眾體育,襯托地理優勢大力推廣該區域內的體育項目。這些地區通過豐富的活動形成了獲得大眾認可、具有獨立意義和價值的一種體育模式,更新了傳統的體育觀念,技術動作也有一定的改進。對于管理部門來說,組織體育賽事和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就變得尤為重要。東北、沿海地區在組織和舉行體育賽事便具有一定的優勢,因為賽事的完善,體育法律法規也必然隨之完善,運動員參加比賽的積極性不斷提高,體育項目尤其是田徑大項的發展就十分迅速。中部地區而言,靠近沿海地區,經常總結優秀的經驗運用到實踐中去,豐富體育賽事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西部地區交通等環境影響,雖然在某些項目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在主要的田徑項目上難以突破。
三、體育經濟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東北地區靠近首都,群眾的參與度與政府經濟投入力度都比較高,加上東北傳統工業區經濟的發展,人們在工作之余渴望需找一種能發泄負能量的途徑,體育項目的觀賞性娛樂性能夠滿足大眾的需求。沿海地區工業基礎良好,改革開放最早的區域之一,經濟高度發達??拷睾6喔劭诶谕瑬|南亞等發達國家進行賽事交流。對于中部地區而言,依靠長三角經濟帶發展工業,在一定程度上較以前有大幅度的上漲,但和發達地區比較仍然很落后,對于體育項目所需要引進的儀器設備來說經濟基礎仍然很薄弱。西部地區對外交流較為困難,經濟水平很難與其他地區相比較,對于田徑項目來說難有所突破。同時,良好的經濟基礎可以吸引人才,引進技術。人才是體育項目的第一要素,良好的社會福利和待遇保障是吸引人才加盟的重要因素。
四、體育環境
我國地理位置優越,跨度大,地形不同,氣候條件不同,甚至風俗習慣的不同都會導致各自區域的體育項目側重點有所不同,比如東北地區側重老牌優勢的冰雪項目等。在社會環境下,由于不同的獎勵機制,對田徑這個大項的獎勵部分地區可能會比其他項目要高,這就激發了運動員參與田徑項目的興趣。傳統的風俗以及民族特點也會影響到運動員的從事選項?,F代科技的發展也為田徑項目提供的發展的機會,不同地區的環境不同,他們所需求的并不能及時的更新換代,這就容易導致這些地區與發達地區的田徑項目形成差距。
五、發展模式
推動發達地區帶動欠發達地區的體育項目,以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帶動西部經濟落后地區。與田徑優秀項目的省份進行友好賽事交流,吸引優秀教練員和運動員,給予物質獎勵,激發運動員參與比賽的信心。大開放的環境下,大多數國家發展競技體育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但是目前來說大多數國家都傾向選擇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模式,我國改革開放處于新時期的快速發展期間,根據國家頒布的《競技體育“十一五”規劃》基本要求,以后競技體育發展模式也將采用政府和社會相結合的發展模式?,F階段下政府主導社會運作的模式是社會改革對競技體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目前舉國體制下的必然選擇。推進競技體育的社會化、市場化、職業化方向發展。推動大環境下的競技體育均衡協調發展。
六、結語
每一種模式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需要歷經坎坷,田徑發展模式改變會遇到極大的困難,萬事開頭難,相信只要國家、社會和個人三者之間協調配合,努力做好自己的份內事,推動田徑事業的發展,在未來我們可能看到田徑項目并不是一家或幾家獨大的場面而是百花齊放百花爭鳴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