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湘君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想要更好更快發展,就需要更加全能型人才,來把我國的國際競爭力提高,從而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所以現在國家致力于培養多方面素質人才,這當中也包括了實踐能力以及活動能力。合作學習的模式,最早是由美國創建的,隨著各個國家的友好往來,這種合作學習模式,已經廣泛的傳播開來,并且在各個國家當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于合作學習的模式來講,有人提出了合作學習就是學生進行分組,劃分為小規模,在小規模當中的同學,共同完成學習目標,還有的人認為,合作學習就是把學生劃分為一個個的小群體,想要達到學習目標,要通過集體的各個成員,一起進行問題的分析,然后明確分工,最后資源共享,共同完成任務。這種合作學習模式,利于學生之間相互幫助,有助于更好的完成學習目標,培育學生的合作意識。
一、合作學習應用在高校體育中要注意的問題
(一)對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給予鼓勵
把合作學習的這種模式,運用在高校體育的教學當中,將學生進行劃分,讓小組成員一起活動,相互幫助、相互鼓勵,更大程度鍛煉自己,同時還能促進其他同學進行鍛煉。在體育課當中,有些學生不愿意參與集體鍛煉,其他同學進行活動鍛煉時,有的同學卻在一旁觀看。通過研究調查顯示,個別這樣的同學存在自卑心理,覺得自己表現不如其他同學好,以至于不愿意參與體育鍛煉。基于此類想法,我們發現傳統教學模式當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那么就要想辦法進行改善。通過歸納總結,將合作模式運用在體育課程的教學當中,通過小組間的相互幫助、相互鼓勵,老師對于學生的鼓勵,就能夠較為有效的解決出現的問題。
(二)老師把握分寸合理批評鼓勵
在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當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學生之間參差不齊,個體差異較為明顯,所以老師在對于小組人員的安排上,就要合理分配,保證每個小組的均衡性,令各小組之間既存在競爭性,又有可比性。在體育課程教育當中,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更好的安排他們在小組里的位置,讓他們都能有表現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感覺到,自己是有價值的人,從而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老師則負責在體育活動之后,對成績進行評價。對學生們的小組成績,以及后期的成績進行評定,老師要做的,不僅是教育學生,還要將批評與鼓勵相結合,把鼓勵作為教育原則,既要讓學生認識到他們的錯誤,又要鼓勵他們,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在體育活動中,小組各人明確分工,優勢互補,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身作用,并體會到運動以及合作學習的快樂。
在各個小組的活動過程當中,學生如果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熟練的掌握了一項技能,那么老師就要對此進行鼓勵,并且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潛力,與此同時還可以把學生的學習欲,以及探索欲激發出來,讓學生想要達到老師標準的同時,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好的進行鍛煉,培育出學生堅定的意志,已經合作學習意識,但是也要根據每個學生的自身情況而定,如果超出其最大能力范圍,有可能會適得其反。在合作活動學習中,首先將學生分為各個小組,然后讓他們掌握基本要求,最后讓小組相互探討交流,這樣不僅能更好的學習,還能加強人際交往能力,學會傾聽他人,更好進行合作學習。
二、高校體育教學中合作學習的主要途徑
(一)把合作學習的思想融入體育教學當中
讓學生融入進課堂,才能更加有效的進行學習,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發揮出學生的更多才能。老師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就可以設置獎勵的環節,對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鼓勵,學生就更加愿意參與教學。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生一定會遇到不同困難,那么就要讓學生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產生合作學習的思想,在小組中揚長避短,相互學習。經過長時間的合作學習,不僅令學生們的合作思想更加深刻,也可以提高學生們的信心,加強學習的效果,培育出好的合作學習精神。
(二)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培育學生合作能力
在體育課的教學過程當中,合作方式有很多,合作也是非常具有意義的。如果不能良好的進行合作,那么就失去了合作的意義,所以學生也要具備好的合作能力,將合作關系維持好,就不會出現應付差事等情況。在平常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各個小組的分工合作中,也有可能出現合作不順利,出現矛盾的時候,這種情況之下,老師就要起到良好的帶領作用,積極解決學生出現的問題,加大學生的合作意識,加強學生的合作能力,引導學生更好的進行合作學習。我國致力于培養高素質人才,只有提高學生各方面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才能提高國家的人才質量,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不僅能夠令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取得最好的效果,也能為學生在其他方面的學習,起到關鍵性作用。
三、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合作活動學習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相關的探討研究,并得到相應的結論。使得我們了解,合作學習對于高校體育教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如果要想更好的進行教學,就要找出問題關鍵所在,通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合作能力,才能夠更好的達到目標,為今后的各方面學習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