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星辰
一、前言
在新材質球現身運動世界之前,賽璐珞材乒乓球已在運動賽場活躍了百年之久,但是,研究發現賽璐珞材質本身就屬于一種有毒物質,如果人體長期接觸,就會產生損傷。此次乒乓球的材質變革確實是一種基于運動員身心健康考慮的人性化改革,以無毒材質取代。然而,基于乒乓球運動的多年戰術經驗,一旦規則發生任何變更,都會使得運動員的技戰術受到相應的影響,包括運動員的擊球體驗、打法經驗、技術發揮以及戰術制定等等,況且此次的規則變更是整個球體的材質和體積都發生了改變,技戰術的難度可想而知。所以,有必要對新材質乒乓球的運動特性做進一步探究,以了解上述影響的大小趨勢等,繼而為后續的比賽或者理論探究奠定理論基礎。
二、概念、關系闡述
技術:是指人在認識并改造自然段額過程中逐漸積累形成勞動經驗或者知識,也可指在某些方面的特定技巧,譬如運動技巧。《運動訓練學中》提及,運動技術是一種自身能力的應用方法,進而使運動員能夠合理有效地完成一系列動作。
乒乓球技術:在遵從比賽要求的前提下,乒乓球運動員為了不失誤或者直接得分而使用的擊球方式,擊球方式多種多樣,竭盡機體能力,得分有效、合理。在乒乓球比賽中,運動員的乒乓球技術包含5要素:速度、力量、旋轉、弧線、落點,它們之間密切關聯,共同構成一套完整的乒乓球技術。
戰術:即戰斗原則與方法。乒乓球戰術分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戰術是指運動員綜合應用技術、心理以及身體素質來贏得比賽;狹義上的戰術是指運動員在賽場上充分發揮自身技藝和能力,以對手情況作為判斷依據,壓制對手,占據戰斗優勢,贏得比賽。
技戰術的關系:作為戰術的基礎,技術越高,戰術要求越容易達到;技術越優異且全面,戰術方可更加靈活、容易變通。在乒乓球的比賽中,攻防反擊和主被動轉換的情況往往就在一瞬間發生,所以,在運動員訓練時,需要帶著戰術的意識方能來練就實際可操作性的技術。且若想技術能力得以充分施展,合理應用戰術不可或缺。技戰術兩相制約與依存,不斷提高著運動員的能力,不斷促進著乒乓球運動的發展。
三、新材質球對技戰術的影響探究一以比賽為例
(一)研究運動員夏易正對胡彬采用賽璐珞球比賽的技戰術
在2004年中國乒乓球甲A俱樂部聯賽第一站中,夏易正vs胡彬比分2:3,仔細研究比賽,觀察分析雙方技戰術,采用三段評估法分析數據。
夏易正的發搶段使用率評估為優秀,說明其擁有較強的發搶意識,在前三板的表現情況較積極,分數不低,水平較高。因為進入相持階段的機會不多,所以得分率不高,這也就說明他的前三板發揮比較好,也盡量在這期間將一系列問題解決。觀察比賽我們可以發現,夏易正通常應用正手起板的方式發球,這種方式發的球使用的力量較大,產生的球速較快。在接發搶段中,因為夏易正用的是左手,因此重點應用正手搓球的方式作戰,鮮少使用反手擰方式。在到了相持階段時,因雙方所發力接較大,球速又快,這期間的回合通常不超過3個。
(二)研究運動員夏易正對胡彬采用新材質球比賽的技戰術
在2004年中國乒乓球甲A俱樂部聯賽第二站中,夏易正vs胡彬比分3:1,仔細研究比賽,觀察分析雙方技戰術,采用三段評估法分析數據。
在采用新材質球比賽時,夏易正的發搶段依據表現優秀,他擁有著較為積極主動的發搶意識,然而得分卻并不高,不如應用賽璐珞球時的情況,這就說明夏易正的發搶質量略低,沒能給對方造成相應威脅。在接發搶段中,其得分率也不高。但相持階段的使用率明顯提升不少,也就說明這期間回合增多,得分率也就增加。
(三)結果分析
運動員的前三板得分率不同,使用新材質球比賽時的得分不如使用賽璐珞球時的高,且經過分析比賽數據得知,新材質球的旋轉情況越來越差,出現了較多的相持回合,球的彈跳情況也沒有規律,使得前三板的戰術威脅明顯降低,同時很難辨別新材質球的運動軌跡。
運動員可以在聲音上將新材質球和賽璐珞球區分開來,相對于賽璐珞球而言,新材質球彈性較差,彈跳也無規律,球的整體硬度不小,彈性變化不高。在視覺和觸覺上,兩種材質的球差異顯著,運動要需要盡早適應。
四、結束語
新材質球的出現,使得比賽的危險降低,既環保又容易儲存和運輸。在聲音、牢度和旋轉以及運動軌跡中,新材質球也和賽璐珞球相近,值得推廣應用。本片文章通過分析運動員使用賽璐珞球和新材質球中表現的不同探究了新材質球對我國乒乓球運動員的技戰術的影響,望能夠對今后的相關研究有一定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