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波

一、研究的目的、意義
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人類物質生活達到一定水平必然會在精神層面追求依托,當然精神層面的高度有許多途徑和手段來實現,而體育運動是現代化社會中人們追求精神享受的重要部分。我國經濟的發展也刺激著我國人民尋求精神依托,十九大也明確了體育的重要地位,那么我們培養的人才也應該掌握相關的休閑體育運動技能,因此對大學生休閑體育現狀的調查及影響因素的研究具有突出的意義,并且讓我們能從多方面了解學生休閑體育運動現狀,從多方位指導發展學校休閑體育運動事業。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成都市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獻資料發、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本研究采取了分層抽樣和隨機整群抽樣相結合的方法,共抽取成都文理學院、四川師范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成都N212大學、成都大學、四川旅游學院、西南石油大學等7所高校的50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問卷經過了效度和信度檢驗。共發放5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86份,有效回收率97.2%。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成都市普通高校學生休閑體育現狀分析
1.參與休閑體育運動動機
從因果關系上看,要了解學生體育現狀就要從其動機為切入點,尋求關鍵。通過對學生參與休閑運動的動機著手調查,通過分析參與動機,更好的把握學生休閑體育現狀。從回收的數據上看,促使學生參與休閑體育運動的首要因素是強身健體,有429名同學以此為首先動機,占到了88.27%,說明學生的健身意識還是足夠強的,因為愛好運動參與休閑體育運動的有374,占到了總調查人數的76.95%,其次追求時尚的和人際交往的各有147名和238名,分別占到了被調查人數的30.25%和48.97%,選擇其它的有84名,占到了被調查人數的17.28%,從動機上看,學生都以強身健體和社交為主要動機促使學生去參與休閑體育運動。
2.參與休閑體育運動時間
參與運動的時間是分析其運動形態的關鍵因素,每次參與休閑體育運動時間達到3小時以上的同學占了很少一部分,絕大部分同學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時間在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這個時間段,占據了受調查人數的絕大部分。從參與休閑體育運動的時間上看,成都市高校學生的運動時間不容樂觀,閑暇時間多可是用于參與休閑體育運動的時間卻很少。
3.參與休閑體育運動的項目
從項目上看,排在前列的依然還是傳統類體育項目為主,比如跑步、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大眾項目,而從另外一方面看,騎車、徒步、瑜伽等新興項目在受調查人數當中也占據一定比例,而其它項目則相對較少。通過調查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出現,和學生的主觀意識有著直接的關系。有的同學根據興趣愛好選擇其運動項目,有一部分同學接受新鮮事物能力較強,所以對新興項目興趣較大,并且產生濃厚興趣。
4.影響其參與休閑體育運動的因素分析
通過調查,影響其參加休閑體育運動的因素眾多,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主要有經濟因素制約、時間因素制約、場地因素制約、休閑體育運動文化氛圍因素制約、休閑體育運動知識缺乏制約、身體狀況因素制約以及其它因素制約。其中,經濟因素、知識缺乏因素制約和場地因素是影響其參與休閑體育運動鍛煉的最主要原因。(如圖所示)
四、結論
從調查結果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成都市普通高校學生參與休閑體育運動積極性不高。2、成都市普通高校學生參與休閑體育運動個人主觀意識支配其行動,大部分同學缺乏科學有效的休閑體育運動指導。3、受其閑暇時間和經費因素制約,學生參與休閑體育運動時間有限,項目上大多數學生還是停留在傳統體育項目上,未能更好的接受到新興項目,場地選擇大多數在校內進行。綜上所述,成都市普通高校學生休閑體育運動現狀不容樂觀,制約其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們應該針對其現狀提出對策:首先從意識形態提升學生的休閑體育運動意識,加大宣傳力度,普及休閑體育運動知識,讓學生意識到參與休閑體育運動的積極意義,從而自主的去參與休閑體育運動;其次,學校應該投入經費加大休閑體育運動文化建設,從場地上給學生提供便利,增加新興項目投資提升學生參與運動積極性,加強休閑體育運動相關社團活動投入,營造科學健康發展的休閑體育運動氛圍,讓學生在科學有效的指導下參與休閑體育運動;最后,學校應該加強體育學科建設,加大體育教學改革力度,讓更多的新興體育項目進入體育課堂中,從而普及休閑體育運動文化,真正達到學生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增強的效果,讓休閑體育運動在成都市高校更加科學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