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從根本上改變高校思政課的處境,進一步提高高校思政課的實效,必須對高校思政課進行科學準確的課程定位。文章力求從課程的性質、地位和功能三個方面再次對高校思政課進行實事求是的梳理和總結。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政治性;思想性;德育性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09-28
基金項目:本文系華北科技學院教研基金資助項目“網絡時代高校思政課微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HKJYZD201547)與“‘需要視閾下高校思政課實效性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汪永芝(1974—),女,江蘇徐州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高校思政課教學與研究。
復旦大學一位思政課教師曾經問學生“如果你是復旦校長,你想做什么?”一位學生的“我想取消思政課”這句簡短的回答道出了高校思政課在大學生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尷尬。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政教育,始終將思政課擺在突出位置,但仍然沒有徹底改變思政課在高校中的尷尬,從根本上來說是部分高校師生對思政課的認識不足造成的。因此,為了從根本上改變高校思政課的處境,進一步提高高校思政課的實效,必須科學把握和深刻認識高校思政課的性質及其在整個高等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必須對高校思政課進行科學準確的課程定位。
一、高校思政課的性質
高校思政課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原理課)、“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概論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綱要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基礎課)四門主干課程構成。這四門課程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原理課”基礎性、理論性最強,“概論課”的實踐性、民族性和時代性最鮮明,“綱要課”以歷史的深度和厚重見長,“基礎課”則注重應用性和實踐性。
“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當今世界錯綜復雜的形勢,把握國際局勢的發展變化和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國情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規律,增強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肩負的歷史使命,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必須認真研究解決的重大而緊迫的課題。”[1]
經過學者們和廣大教育工作者長期大量的理論探索和教學實踐,人們對高校思政課程性質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在許多方面逐步形成了共識,歸納起來,高校思政課的性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政治性
思政課是中國社會主義大學特有的課程,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即意識形態性。高校思政課程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史和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知識為主體內容,不僅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教育,進行社會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而且引導大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以及堅定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可以說,高校思政課是幫助和引導大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觀點、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場的主要渠道。
2.思想性
思想性是高校思政課的另一重要性質。高校思政課不僅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且也培養大學生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與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此外,高校思政課本身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完整的理論體系也引導著大學生以正確的價值取向對待學習、生活和工作,使大學生學會正確處理自己與集體、國家和他人的關系,樹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思想觀念。
3.德育性
科技越發達,社會越發展,就越是需要人的智力、個性、品質和精神狀態全面和諧的發展。大學期間是一個人理想、信念和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思政課在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以及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方面的功能已成為世界范圍內的廣泛共識,重視德育已成為世界各國教育發展的主流趨勢,因此,德育性是我國高校思政課的又一重要性質。思政課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注重培養和發展他們的個性品質。
二、高校思政課的地位
1.是馬克思主義傳播的主陣地
馬克思主義是我黨的指導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高校的思政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體現了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要求。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指出,高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是一項戰略工程、固本工程和鑄魂工程[2]。高校思政課是這一工程的主陣地。充分發揮思政課的作用,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當代大學生,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體現,是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的根本保證。
2.是大學生思政工作的主渠道
高校思政課的政治性決定了其成為提升大學生政治素質的主渠道。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21世紀,科技越發達,社會越發展,就越需要人的智力、品質和精神狀態全面和諧的發展。要使大學生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不僅要大力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更要大力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大學期間是一個人理想、信念和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通過開設思政課,對大學生進行系統深入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造就具有較高政治素質和優秀政治品質的合格大學生,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3.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課程
大學生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政課教育教學全過程是適時而且有必要的。習近平總書記在五四青年節與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強調:“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作為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的主陣地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政課在培育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三、我國高校思政課的功能
“一個有遠見的民族,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個有遠見的政黨,總是把青年看作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高校思政課在高校課程體系中地位特殊,作用重大,它承擔著“培養什么樣的人”的歷史重任。思政課的實際教學效果如何,直接關系到能否培養出大批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關系到黨的事業能否后繼有人,國家能否長治久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目標能否實現。具體說來,高校思政課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
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來源于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認識。江澤民說過,我們黨之所以堅強有力,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大學生是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是我國寶貴的人才資源,即將成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和中流砥柱。只有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認識客觀世界,從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高度來認識當今世界的變化和發展,才能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這就需要大學生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夯實理論基礎。高校思政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用馬克思主義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當代大學生,是高校思政課的重要職責。
2.用先進的思想引領人
推進素質教育,是黨中央和國務院為加快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在人的素質結構中,思想政治素質處于首要地位。以理想、信念、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核心內容的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是素質教育的根本,它對于人的成長成才起著激勵和保證作用。在思想多元、觀念碰撞和文化交融的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大學生群體思想狀況復雜多樣,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理想信念缺失、價值取向矛盾、功利主義和自我意識突出,因此,加強對大學生思想素質教育迫在眉睫。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是高校思政課的主要任務之一。
3.用高尚的道德培育人
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以高尚的道德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曾說:“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
這充分說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是衡量一個人的標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是從小培養,并在后天的生活中逐漸形成、完善的。大學生是國家的寶貴人才,其道德品質直接關系著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對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高校思政課對大學生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響,在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認識、堅定大學生道德信念、陶冶大學生道德情操、培養大學生道德品質,提高道德修養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4.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培養人
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當今世界,創新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的原動力和民族興旺的助推器。大學生即將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其創新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能否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對立統一規律為大學生提供了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聯系、發展和全面的觀點又為大學生提供了辯證法這樣一個分析問題的科學方法,幫助學生通過辯證思維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此外,在學習一脈相承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過程中,大學生也必定能夠體會到馬克思主義者那種求實、探索和創新的精神,而且這種體會所帶來的影響是深刻的,也是潛移默化的。
總之,高校思政課作為高校必修課和公共基礎課,在我國人才培養工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過程中發揮著特殊的作用。因此,高校思政課理應受到全國上下的重視,在高等教育體系中絕對不能輕視甚至忽略它。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傳部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政課的意見〉實施方案》的通知[Z].2005-03-01.
[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Z].201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