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君
摘 要:圖書館是搜集、整理、收藏各類文獻資源供人閱覽、參考的機構,而古籍是一種不可再生且珍貴稀缺的文獻資源,故而圖書館中的古籍文獻一直存在著藏與用的深刻矛盾。文章試從文獻資源管理與利用的最基本層面即規章制度層面,論述基層圖書館應從基礎做起,通過建立適宜本館的健全的規章制度來緩解古籍文獻中的藏用矛盾。
關鍵詞:基層圖書館;古籍文獻資源;規章制度
?中圖分類號:G252?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10-19
作者簡介:馬 君(1990—),女,安徽五河人,江蘇省儀征市圖書館館員,本科,研究方向:古典文獻。
一、基層圖書館古籍管理與利用現狀
在古籍保護方面,許多基層圖書館的古籍保護工作僅停留在最原始的技術層面,即制作紙質書單和目錄,而后將其常年封存在古籍書庫中,僅僅依靠最簡單的除塵、防潮、通風等方法進行保護,對殘舊破損的古籍則只能盡可能保持原樣而無力修補,導致部分破損古籍生蟲、霉潮;在古籍管理方面,多數基層圖書館的古籍仍然只能通過卡片目錄進行查詢,且館藏古籍的詳細情況并未完全掌握,仍需進一步核對,如古籍的版本、年代、作者、卷數等大多存在缺漏或錯誤,進而導致圖書館自身并不完全清楚所藏古籍的真實情況,也就無法向大眾提供準確的古籍查閱信息。在古籍利用方面,多數基層圖書館工作空白。現今對古籍利用的一大趨勢是古籍的數字化,即古籍目錄數字化、古籍特色數據庫建設、古籍全文數字化、古籍專業數據庫建設等[1]。這就需要對圖書館館藏古籍文獻資源進行數字化掃描加工,并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業古籍數據庫與古籍特色數據庫建設,進而向讀者提供圖書館古籍資源查閱服務,同時通過鏈接古籍免費網絡資源有效補充本館館藏資源。但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目前基層圖書館很難在此方面有所建樹。
二、建立和完善古籍規章制度的重要性
目前古籍文獻已經成為基層圖書館文獻資源管理與利用中的難題,在平衡古籍保護責任和服務責任時常常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無論是社會大眾、古籍利用者還是圖書館自身,對古籍的管理和利用都存在著不同的立場,有著不同的聲音,在這種情境下,基層圖書館又缺乏可供參考的相關法律和行業規范,導致各館自行其是,同時在執行圖書館規章制度的過程中又深感底氣不足,不得不背負用戶的不理解和責難[2]。這種狀況就制約了基層圖書館的古籍保護與服務,同時會對整個圖書館的職業聲望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首先,部分基層圖書館沒有成文的古籍規章制度,古籍的管理與利用僅僅停留在領導的口頭批示上,或是古籍規章制度已經成文但不健全,對古籍管理與利用中的一些關鍵點沒有作出規定,從而導致工作人員在面對讀者提出的某些需求時不能作出迅速和準確的回應。其次,部分基層圖書館在規章制度框架基本健全的情況下缺少細節上的規定,例如,對古籍使用者的年齡、學歷、職稱、身份及使用許可的規定,對讀者在使用古籍過程中關于閱覽空間、閱覽方式、閱覽費用、禁止攜帶的物品、用戶保管責任、使用條件、使用方法和使用工具的要求,對古籍的復制、抄錄、善本借閱、版本授權等方面的細致規定。再次,作為以人為本、開放創新為服務理念的現代圖書館,部分基層圖書館至今仍然殘留著“重藏輕用”的思想,在“保護古籍”的名義下制訂了過于嚴苛的使用限定,例如,提取閱覽古籍需過多道煩瑣程序,需領導同意,讀者如要閱覽所求古籍從申請到閱覽需等待較長時間,帶來諸多不便。最后,由于工作理念落后,部分圖書館未將有關古籍的規章制度和服務項目在館內和本館網站上公布,導致讀者無法獲悉古籍文獻具體的借閱規則、服務項目、標準和程序,增加了讀者的查閱負擔。
因此,在缺乏相關法律規定和正式的行業規范的背景下,基層圖書館只有參考其他優秀圖書館和古籍收藏單位的規章制度,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適宜圖書館的古籍管理規章制度,才是緩解基層圖書館古籍管理壓力、完善古籍保護與利用的有效途徑。
三、圖書館古籍規章制度的制訂和完善
圖書館古籍規章制度的制訂應依據圖書館的實際概況,參考其他館較為成熟的規章制度,結合所服務對象的需求特點,細致完善地起草,具體應做到如下幾點。
第一,圖書館規章制度需要涵蓋古籍管理與利用的各個方面,避免存在政策盲點,同時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細化規則和服務項目,并通過多種途徑對外公布,以利于圖書館工作人員在開展古籍服務時能夠針對讀者的各類需求提供合理有效的服務,在不能提供服務或暫時不能提供服務的項目上也可有理有據地向讀者明確說明。
第二,圖書館的規章制度是其立館的服務政策和服務理念的體現,古籍的規章制度應當能夠體現當今圖書館的服務理念和職業精神,能夠體現古籍保護的責任與要求。實事求是來說,圖書館在古籍文獻資源保護與利用方面的確存在相對其他類型的文獻資源更加深刻的藏用矛盾,且這一矛盾在短期內無法找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故而,在圖書館古籍規章制度的制訂中,應摒棄“重藏輕用”的陳腐的觀念,將古籍的保護和利用考慮在內并做出規定,兩者不可偏廢,應當堅持在管理的主導下實現古籍保護與利用中的平衡。
第三,圖書館規章制度的制訂還應借鑒國內優秀圖書館和國外相關機構的經驗。例如,蘇州大學圖書館古籍特藏部閱覽規則規定“本室讀者主要為本校教師與研究生,畢業班本科生因撰寫論文需要,請持院系資料室介紹信,酌情接待。外單位讀者按規定憑有效證件辦理相關手續入室閱覽。本室所有書籍限在室內閱覽,一律不得攜帶出館” 。
第四,圖書館規章制度的制訂應清晰、透徹地說明提供服務的項目、標準和程序,特別是收費項目。由于古籍文獻的特殊性,對其實行完全開放利用的政策并不實際,因此只能是有限度地利用和保護性利用。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基層圖書館可以利用館藏古籍資源進行古籍修繕、古籍出版和古籍數字化建設,利用古籍文獻的替代品(紙質書籍和電子書籍)來緩解古籍的藏用矛盾。而古籍的出版和數字化并非易事,它需要充足的經費和多家機構的協作,基層圖書館可以通過與其他機構合作,借助社會力量來完成,或是利用國家牽頭的一些大型數字化或整理出版項目,使本館古籍文獻得到“重生”。故而,在圖書館對外提供古籍文獻資源的某些服務項目時,可適當設立收費項目,收取文獻資源服務的成本費。
基層圖書館在古籍文獻資源的管理與利用方面存在較多不足之處,而這些不足一方面是來自圖書館本身的不重視和理念的落后,而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經費、人員等客觀條件的限制。面對基層圖書館的現實境況和古籍的特殊屬性,建立健全完善的古籍規章制度將對基層圖書館的古籍工作產生現實并深遠的影響,既可以實現當前古籍資源的有序利用,又將對未來發展產生指引作用。與此同時,圖書館界亟須制訂圖書館古籍管理與利用的職業規范,例如,有關古籍收集、分編、日常保管、出版、展覽、網上傳播、出售等眾多方面的指導意見。完善的規章制度是圖書館古籍文獻資源管理與利用順利運行的基礎,是指導館員日常行為和減少讀者對古籍管理工作質疑的前提。作為面向基層服務的公益機構,基層圖書館應多方面吸取經驗制訂適宜的規章制度,為圖書館古籍文獻建設打好基礎,為保存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作出更多貢獻。
參考文獻:
[1]孫 琴.古籍文獻資源服務調查研究——以第一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為例[J].情報資料工作,2012(6):20.
[2]許曉霞.我國圖書館古籍收藏與管理規章調查[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4):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