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明

既然有“熱凳子”,自然也就有所謂的“冷凳子”。“冷凳子”人人都有可能坐,都要學會坐。
中國是傳統的禮儀之邦,甚至連舉手投足站立坐臥都有行為規范,就是“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在日常生活中,“站相”和“坐相”從一個側面反映著一個人的基本素質和內在涵養。對于領導干部而言,如果把不同的崗位比作不同的凳子,那么不管坐在什么樣的凳子上,都要“坐有坐相”,時刻保持良好的“坐姿”。
“熱凳子”要坐得正。所謂“熱凳子”,就是指那些權力大、資源多、位置重要的崗位。大多數領導干部坐到這一位置上都能保持清醒頭腦,但也有一些領導干部卻頭腦發熱、膽大妄為,把“熱凳子”當成了謀取私利、撈取好處的工具,最終因違法亂紀從“熱凳子”上滑了下來,為群眾所不齒。
這就告誡我們,領導干部越是坐“熱凳子”,越是要頭腦冷靜、謙虛謹慎,時刻把身子坐正、把手腳擺正,學會以敬畏之心對待權力,以淡泊之心對待名利,自覺做到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努力在“熱凳子”上坐得正、行得直。
“冷凳子”要坐得熱。既然有“熱凳子”,自然也就有所謂的“冷凳子”,人們常把那些權力小、待遇差、關注度低的崗位比喻成“冷凳子”。對于領導干部而言,能夠把“冷凳子”坐成“熱凳子”,往往更能體現其工作能力和領導水平,能夠把“冷”部門變成群眾心中的“熱”部門,才是為民服務、創先爭優的具體體現。
“冷凳子”人人都有可能坐,都要學會坐。一旦坐上了“冷凳子”,領導干部絕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而應“居上位而不驕,居下位而不憂”,把“冷凳子”作為反思不足、磨練意志、提升能力的機遇,竭盡所能在“冷”崗位上能夠有“熱”作為,不斷練就把“冷凳子”坐成“熱凳子”的真本領。
“矮凳子”要坐得住。何謂“矮凳子”?通俗地講,就是指那些普通職位、基層崗位。官不分大小,設一官就有一責;職務不分高低,有一職就有一務。作為一名領導干部,絕不能因凳子“矮”而隨遇而安、甘于平庸、無所作為。在這方面,安徽鳳陽縣小崗村黨支部書記沈浩就堪稱楷模,他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村官,卻將全部心思和精力投入到了小崗村的建設和發展之中,在基層這個小舞臺上演繹出了精彩的人生篇章。
對于領導干部而言,能否在平凡的“矮凳子”上有所作為,往往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態度問題,更是黨性問題。因此,領導干部一定要涵養“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情懷,保持耐心,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努力在“矮凳子”上爭創新業績、展示新作為,這樣才是應有的“坐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