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中,在課堂內實驗設備主要利用講授、示范、指導為主的形式,實驗設備利用率不高、訓練成效不明顯是當前高校實驗設備管理當中遇到的較為突出的問題。如何提高實驗設備帶來的教學效果和使用價值,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文章探究了依托學生社團,提高實驗設備效用、增進學生技能掌握程度的途徑,以期給設備效益的提高和學生專業技能的增強帶來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學生社團;高校實驗室;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10-24
基金項目:本文受天津師范大學實驗室改革研究基金資助(TJNUSYS-2017-27)。
作者簡介:劉子銘(1988—),男,助理實驗師,碩士,從事新聞傳播實驗室管理與實驗教學工作。
一、高校實驗管理面臨的問題
1.實踐時間不充足
課堂內,教師需要安排講授內容,留給學生操作設備進行實踐的時間不充足,是各高校普遍面臨的問題。實驗課程設置的初衷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但現狀是學生練習仍不夠充足,以及隨之而來的操作技能不熟練的問題。
2.課程安排沖突
進行實驗教學的場地固定,并且容量有限,這就導致在課程安排方面,既要兼顧學生現有的其他課程,又要考慮實驗室的承載能力。這兩方面的約束導致了實驗課程不得不兼顧場地和時間的安排,做出如增加班級容量、進行大編組實驗教學等安排。這種形式帶來的后果同樣將導致學生的練習機會縮減,實踐效果不佳等。
3.課堂教學內容約束
與上述兩點客觀原因不同,既定教學內容的約束,導致了實踐教學內容的單一性、封閉性,這種情況是必然的,無法通過人為的調整所改變。課堂實驗教學具有變為流程教學的傾向,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和探索精神都是負面的。
4.實踐積極性不高
基于上述幾點,學生的實踐活動被約束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同時實踐內容也被限制。這就導致了學生實踐的積極性偏低,不能很好地發揮創造性,也無法很好地掌握應當習得的技能。
二、學生社團利用校內實驗資源進行專業實踐
1.以社團活動為導向的實踐
與專業相關的社團建立的初衷是提供與專業相關的實踐機會,進行與專業相關的活動,具有使用學校實驗資源開展活動的條件。固有的社團活動內容奠定了使用實驗室進行實驗的目的與課堂內的教學內容有著高度重合的基礎。主要的實踐形式是社團常規性活動開展,如周期性作品、技能交流等,實驗室為其提供場地和設備等資源,支持與專業相關的活動開展。
2.以比賽為導向的實踐
在社團常規性活動以外,與專業相關的學生社團還經常參與或組織相應的比賽,這也是實踐的重要形式,能夠使學生走出閉門造車的困境,將所學知識和掌握的技能靈活運用。
在社團參與比賽的實踐形式下,學校實驗資源主要提供的是場地和設備,支持相關的練習、彩排等;在社團組織比賽的實踐形式下,對社團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專業技能都將帶來更大的實踐鍛煉,實驗室主要提供的是設備支持。在該形式實踐下,相關專業教師應當進行適當的指導和幫助,對實踐的專業性加以保障。
3.以項目為導向的實踐
在以項目為導向的實踐形式下,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學生自主項目,以學生社團這一團體為項目人員主體,在導師的協助下明確方向,在實驗室內進行有針對性的項目。這種形式學生積極性高,能夠發揮專業和社團相結合的優勢,并且在導師的指導下,可以更好地貼合專業內容。
另一種是以教師自身科研項目為主體,學生社團成員參與,利用高校實驗室推進的科研項目。該形式雖然在開放性上稍顯不足,但在專業程度、實踐視野和理論高度上,都有更好的體現,能夠將實踐推向更深入的層面。
三、依托學生社團進行實踐的優勢
1.時間自由
上文提到的課堂實踐時間不足和課程安排沖突問題,在依托學生社團進行的實踐活動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在實驗室沒有課程安排的時段,可以安排學生社團利用實驗設備和場地資源進行活動。這樣便充分利用了實驗資源,同時也使學生的時間得以充分利用,還可以讓其鞏固課堂中的實踐操作技能。
2.學生積極性高
與學生社團的組成人員不同,實驗課程參與人員帶有一定的強制性,除選修課外,實驗教學課程多是規定課程,學生無法進行自主選擇。而在學生社團這種組織形式下,其在吸納人員時,已經進行了篩選,成員對特定活動具有較高的興趣,這也激發了學生參加活動的主動性。在教育理論方面,主動參與更傾向于建構主義理論,有著更適合實驗教學的理論基礎。
3.目標導向型
課堂教學活動顯然是以內容為導向的,按照既定內容推動實踐活動。而依托社團的實踐活動,在確定實踐內容前,應當先確定實踐目標,即要完成的成果和作品等,以此為基礎,確定實踐的流程和內容。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實踐的積極性,并且能將實踐成果具體化,完成既定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反向激勵學生進一步地深入實踐。
4.提高知識技能掌握程度
在課堂教學的前提下,學生進行自主實踐,拓展了學生的實踐時間,并且還能進行建構主義的學習。同時能進一步對實踐內容加以思考,加深操作技能的掌握和知識點記憶。
5.“以學生為中心”和“以教師為中心”的結合
在我國現有形勢下,依托社團進行的實踐教學不失為一種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探索,不僅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同時也是對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有力補充。
學生在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主體教學模式下,獲取基礎知識,再以社團活動的形式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建構主義學習,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達到基礎知識的快速獲取及深層知識的自我構建。通過這種形式,能有效地提高知識的獲取效率和技能的靈活運用程度。
6.提高實驗設備利用率
高校內實驗設備利用率不高,也是當前實驗室管理的一大難題。實驗室開放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而面向學生社團開放,將可以更好地將實驗教學和實驗室開放二者結合起來,發揮設備更好的“為教學服務”的特性,帶來更好的設備利用率和效用。
學生實踐機會不足、高校實驗資源利用不充分,是當前在高校內實驗管理和相關教學活動中面臨的兩大難題。通過依托與專業相關的學生社團這一群體,以高校實驗室為承載,進行社團活動等,可以增加課堂外學生的實踐機會。在實驗室內進行課堂外的實踐,無疑能夠為解決上述問題帶來新的思路。
在解決這兩方面問題的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在知識認知方面,將傳統的知識獲取形式與自主建構知識形式相融合,增強學生自主實踐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技能掌握程度。對增加實踐時長、提高課堂內的教學效果有著積極正面的意義,同時也為規范實驗室管理和提高實驗資源使用效益帶來有益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周子昂,徐 坤.“社團+實驗室”模式的電工電子類開放實驗室管理探索[J].數碼世界,2017(9):54-56.
[2]歐陽杰.淺探針對社團開放的文科實驗室管理模式[J].明日風尚,2017(17).
[3]陸寶萍.積極發揮學生社團作用 ?加強開放性實驗室管理[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4):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