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東省紡織品在國際貿易中保持著順差,在21世紀的最初十年期間更是發展迅猛,影響著國民經濟發展。雖然廣東省紡織品出口貿易取得了如此優異的成績,但是如今隨著經濟一體化、經濟全球化的到來,國際市場環境的變化風起云涌,導致國內紡織品貿易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以致于廣東省紡織品出口貿易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增長速度連年放緩、貿易份額一降再降。本文從廣東省紡織品出口貿易現狀、紡織品出口貿易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紡織出口貿易問題解決對策這三方面進行討論,旨在希望廣東省紡織品行業能夠更加健康快速的發展。
[關鍵詞]紡織品;出口貿易;廣東省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8)01-0031-03
Abstract:Textile trade in Guangdong Province has enjoyed a surplu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It has also witnessed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1st century,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lthough the textile export trade in Guangdong Province has achieved such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with the advent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environment has surged and the domestic textile trade has suffered unprecedented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As a result, Guangdong Province Textile export trade in the fier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he growth rate year after year slowdown, the share of trade dropped lower and lower.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xtile export trade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xport trade of textil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of the textile export trade. It is hoped that the textile industry in Guangdong will be able to develop more healthily and rapidly.
Keywords: Textiles; Development Status Quo; Problems; Solutions
[作者簡介]符婷珊(1995-),女,海南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
紡織品在國際貿易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主要特點為銷售額大、市場份額多等。紡織品作為廣東省最為重要的出口產品之一,長久以來持續迅速發展,廣東省紡織品出口對世界紡織品的供求平衡和貿易格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值得我們關注的是近些年來以廣東省為主的紡織品對外貿易增長逐漸放緩,而且貿易摩擦的數量和種類也在不斷增加,鑒于越來越復雜的貿易環境,如何妥善解決好這些問題對廣東省紡織品發展乃至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廣東省紡織品出口貿易現狀
(一)增長速度放緩
2017年1—9月,廣東省紡織品出口額達到9128億美元,僅比上年同期增加399%。2003—2015年,廣東省紡織品每年的出口額同比增長率均在20%以上,占國際紡織品出口的份額也一直居高不下。2003年,在非典、反傾銷等多重壓力和負面影響下,廣東省紡織品出口仍然增長迅猛,2003年同比增長了277%。但在2012年雖然廣東省紡織品出口額達到468億美元,但是比上年同期僅增加80%,成為自2003年以來首次漲幅低于20%的一年。在之后的幾年間,雖然廣東省政府和企業均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廣東省紡織品出口年增長率始終在05%—1%之間徘徊,2017年9月份更是跌至399%,這意味著廣東省紡織品出口持續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長時代一去不復返,從而進入了增速緩慢的調整期。
(二)貿易持續順差
雖然近些年來廣東省紡織品出口貿易增速緩慢,但紡織品貿易仍舊處于持續順差。近四年廣東省紡織品貿易數據顯示,2013年出口額為2164億美元,進口額為234億美元,貿易順差為193億美元;2014年出口額為248億美元,進口額為25億美元,貿易順差為223億美元;2015年出口額為330億美元,進口額為231億美元,貿易順差為99億美元;2016年紡織品出口額達到456億美元,進口額為349億美元,對外貿易順差達到107億美元。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廣東省紡織品出口貿易仍然保持順差。
(三)紡織品出口經營企業多樣化,民營企業發展迅猛
近年來紡織品公司更加趨于多樣化發展,且出口份額逐漸增加,而民營企業的紡織品出口占很大份額。據調查,2016年廣東省約有1510個集團做紡織品進出口業務,其中國有公司188個,集體公司203個,私營公司1100個。根據廣東統計局官網顯示,廣東省2016年紡織品出口共計456億美元,其中國有公司出口301億美元,集體公司出口37億美元,私營公司100億美元。 無論出口紡織品企業的數量,還是紡織品出口額的增長速度,都顯示出其出口紡織品的強勁發展勢頭。
(四)紡織品原輔材料仍有較強競爭力,一般貿易仍占主導地位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廣東省紡織品出口同比上升12%,占輸出總額64%左右。廣東省進料加工貿易出口額為8208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漲幅達7%,占輸出總額度的18%,而來料加工貿易輸出5472億美元,同比增長16%, 占總出口額的12%。這表明廣東省紡織品原材料仍然有著較強的競爭力,并且一般貿易在廣東省紡織品的出口貿易中仍占主導地位。
二、廣東省紡織品出口貿易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優勢消失
廣東省紡織品出口貿易之所以近年來增長緩慢,其主要原因是我國在21世紀以來在紡織出口行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些成績受到了周邊一些發展中國家的關注,如巴基斯坦、越南和印度等國,這些國家看到了紡織品出口的巨大利益,于是紛紛發展本國的紡織產業,導致我國的市場份額占有率失去了優勢。其中,印度是廣東省紡織品出口貿易中最主要的競爭對象。眾所周知,印度棉產量在全球排名第三,它擁有面積廣闊且能力較強的紡織行業,紡織品是印度的重要行業,從業人員多,占全國制造業比重大,出口額度高,所占份額大。而巴基斯坦的紡織業占出口的比重也很大,已經超過50%,同樣有著從業人員多、所占比重高等特點。這些國家占美國、歐盟、日本市場的出口份額連年遞增,大有趕超我國之勢。
除了巴基斯坦和印度之外,越南、孟加拉等國也在紡織產品上與我國廣東省搶占市場,它們的優勢是具有更為廉價的勞動力,而我國出口地區多為沿海城市,勞動力成本高,同時土地、水和電等一系列資源的成本也在不斷增長。由此可見,在紡織品出口貿易方面,周邊國家紛紛搶占市場,而隨著工業的發展以及產品質量和交貨期的優化,廣東省在紡織品出口市場中競爭力逐步減弱。
(二)生產規模增長過快導致產業鏈失衡
數據顯示,僅2015年前兩個季度廣東紡織工業固定投資就超過150億元,同比增長70%。很多企業對紡織品生產投資過快,導致廣東省紡織類產品工廠數量極速增加,產業鏈供需嚴重失衡,嚴重影響廣東省紡織品的平衡發展和出口競爭力。
(三)出口市場過于集中,極易引起貿易摩擦
廣東省紡織品出口貿易的主要問題是出口目標市場過于單一且集中,主要為歐盟、日本和美國這三大地區,而這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對于紡織品的質量要求較高,并且競爭十分激烈,導致貿易摩擦頻發。雖然近些年廣東省紡織產業逐漸開發了非洲、獨聯體國家等新興目標市場,但是所占比例依然很低,無法同主要目標市場相比。
(四)面料生產水平一般,紡織品品牌開發意識欠缺
目前,廣東省紡織品技術含量較低,主要為中低檔產品,無法滿足廣大客戶的實際需求。目前廣東省紡織品出口貿易更多還是以來料加工等模式為主,對于企業品牌設計開發的理念嚴重缺失。這也使得廣東省紡織品出口貿易仍舊處于初級加工階段,在國際市場中缺少有影響力的品牌。
三、廣東省紡織品出口貿易問題解決對策
(一)加強政府對市場的調控力度
1加大政府宏觀調控力度。加大當地政府宏觀調控力度,使廣東省紡織品出口貿易發展更加具有方向性和指向性。加強廣東省紡織品的中長期戰略研究,根據國際紡織市場的走向和變化積極主動地修訂現有的產業政策和進出口管理規則,引導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2創建公平競爭、和諧發展、雙方共贏的市場環境。首先,加強廣東省當地貿易公司和生產企業的聯合,進行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在雙方認可的基礎上推行出口代理制,形成長期、穩定的關系,雙方取長補短以降低出口的綜合費用,使雙方獲取最大的利潤空間,增強產品在市場上的綜合優勢。為高端紡織品出口創建公平競爭、和諧發展、雙方共贏的市場環境,鼓勵支持發展先進的紡織品生產技術,在環保、加工、稅收等方面要依法監督。
3加強原料存儲和市場調控能力。對紡織品初始原材料,如棉花和原油進行適當的調控,提高原材料的存儲力度和市場調控能力,避免由于過多進口原材料而造成資金浪費。
(二)加強行業協會的協調能力,避免產業鏈供需失衡現象發生
廣東省紡織工業協會以及紡織品協會要起到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對于本行業的基本情況和問題要做好調查、分析和未來走勢的預測,同時相關協會要與政府、企業和個人一同努力,建立健全完善的紡織行業標準(主要為檢測標準和質量認證標準),使其能夠盡快與國際標準對接。同時在當前“互聯網+”的背景下,紡織品要與信息網絡行業相結合,加強信息化管理,做到軟硬件相結合,使得各個出口企業的生產、管理、服務一條龍,同時也能及時提供國際市場的變化和走勢預測信息,避免盲目生產和投資。
(三)密切關注國際市場變化,積極應對貿易摩擦
1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紡織平臺。隨著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在跨境電商發展方面,廣東省傳統紡織品發展相對緩慢,活力、創新力不足。建議廣東省紡織品創建獨立自主的跨境電商隊伍,積極引進優秀人才。在平臺運作前期,廣東省政府可給予一定金融扶持、稅收優惠政策。并結合發展實際來推出紡織品跨境電商監督、管理制度,加強質檢力度。此外,跨境電商紡織企業可依照統計信息來打造海外倉,從而減少運輸、報關、清關等流程的繁瑣,降低運輸成本,實現對訂單的自動化批量處理,有助于推進廣東省紡織出口貿易健康發展。
2積極推進市場多元化戰略。當前廣東省紡織品出口最重要的三大目標市場分別為美國、日本和歐盟市場,與其之間一直維持著相對和諧的貿易往來,但是近些年由于這三個地區經濟的下滑,導致失業率大幅上升,由此本國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也使得廣東紡織業出口遇到了層層難題,如貿易壁壘和涉嫌調查等。面對這一問題,應積極開辟新的市場。全面優化市場結構,積極推進市場多元化戰略。首先,紡織企業可通過產業集群優勢來實現信息、資源的高效共享,全面提升廣東省紡織品在國際市場中的份額。結合各目標市場展開針對性的市場分析,結合目標市場需求合理調整產品結構,進一步拓展市場。其次,針對貿易壁壘問題,要積極吸收國際前沿質量監管及技術,加快國際環保與質量認證力度,以確保紡織品在各目標市場均可以獲取出口競爭優勢。此外,還要堅持“走出去”戰略,密切關注國際市場變化趨勢,依托建立合作聯系、海外投資設廠等手段,不斷努力開發新的出口目標市場,達到分散風險,增加突變情況下的適應能力。
(四)實施品牌戰略,提高產品檔次,增強產品的持續競爭力
首先,建立自有品牌,創造出屬于本國知識產權的優質紡織品。其次,廣東省紡織企業須將發展重心放在調整產業結構方面,致力于研發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紡織品。自主品牌的創建離不開豐富、優秀的文化、科技含量,做到科技創新,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檔次,優化資源配置,為品牌在國際市場的推廣提供有力支撐。
綜上所述,廣東省目前的紡織品出口的發展處于瓶頸階段,一時之間難以突破,為了維護廣東紡織品對外貿易的國際競爭優勢,為了盡早能讓廣東由紡織大省變為紡織強省,需要在政府的領導上不斷解決現存的問題,還需要加強當地政府的宏觀調控力度,加強行業協會的協調組織能力,避免產業鏈供需失衡現象發生,密切關注國際市場變化趨勢,積極應對貿易摩擦,實施品牌戰略,提高產品檔次,增強產品持續競爭力,維護自身權益。只要不斷開拓進取,轉變發展模式,廣東省紡織行業必將在未來發展得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董雯雯.我國紡織業出口現狀與可持續發展對策[J].對外經貿,2013(7):11-12.
[2]閆建勍,何燕嵐.金融危機對中國紡織業出口影響比較分析[J].經濟問題,2010(12):113-117.
[3]曲寧寧,王萍.我國紡織業出口競爭秩序現狀分析與對策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4(4):236-237.
[4]黃健松.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浙江紡織業出口的影響及對策[J].青年時代,2014(12):141-143.
[5]羅俊.試談嘉興紡織業出口現狀及對策[J].科技經濟市場,2014(2):57-58.
[6]張軍,李雅麗.紡織業出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東方文化周刊,2014(18):84-84.
指導教師:王強
(責任編輯:喬虹梁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