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遠 董藝璇 王京焱
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適合我國國情的供應鏈發展新技術和新模式,基本形成覆蓋我國重點產業的智慧供應鏈體系。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成為實現我國經濟轉型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圍繞供應鏈創新應用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促進作用,以及對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影響等問題,《人民周刊》記者專訪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流通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聯泰供應鏈系統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麗華。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供應鏈創新應用在促進降本增效、供需匹配和產業升級中的作用顯著增強,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支撐。陳麗華說,“現在我國的供給側改革主要問題是生產能力過剩、庫存壓力大、融資難與成本高,同時,企業不能有效地、科學地掌控市場行情,盲目加大生產能力,導致產能過剩和庫存冗余,中小微型供應鏈現有的管理水平過低,導致生產能力嚴重過剩。”
陳麗華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供應鏈創新應用要從企業外部來考慮,怎樣解決企業的問題。需要建立與市場對接的供應鏈創新服務體系,通過市場拉動,按需生產,以服務帶動制造業。供應鏈創新服務體系為中小企業節約成本,讓中小企業運作的效率變高,庫存減少,產能變低,從實際上解決2025年制造業服務轉型的問題。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在生產環節和流通環節進行互相分工,保持通力協作。從供應鏈管理的角度來看,生產與流通不僅是供應鏈上下游關系,還是利益共同體關系。陳麗華認為,“當前,在供給側中出現了無效供給和劣質供給,以及產能與庫存等諸多結構性過剩問題,因此,解決供給側問題,需要通過優化和拓展供應鏈體系,實現生產流通均衡發展、流通領域轉型升級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p>
“這場變革是一種技術改革,不是像過去,只是一種理念,而是通過技術帶動理念和觀念更實在的落地?!标慃惾A說。
促進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我國中小微企業創造了80%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貢獻超過60%的GDP,對于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擴大社會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長期以來,中小微企業現有金融機構體系的不健全,造成金融服務供給不足,且由于中小企業信用級別較低、固定資產等抵押品擔保品較少、財務信息不透明等原因,制約了中小微企業的創業和持續發展。供應鏈金融出現之后,通過模式創新,對中小微型企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我國產業特征與美國有極大區別,美國大多是大型企業,供應鏈結構呈樹狀。但在中國85%-90%是中小微型企業,由于中小微企業行業內競爭激烈,對供應鏈知之甚少,同時,供應鏈系統具有復雜性,這決定了我國中小微企業無法建立成本高昂的企業供應鏈。
陳麗華說:“現在我國提出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戰略,這需要產生提供服務的第三方企業,致力于為中小微企業搭建公共服務平臺,提高中小微企業供應鏈管理水平,幫助企業建立新的商業模式?!?/p>
在陳麗華看來,供應鏈創新運用首先應致力于補短板,建立公共服務體系;其次政府應加強引導,幫助中小微企業長遠發展。同時,由于現代服務業的升級,還會產生第三方或第四方公共服務體系聯盟。
供應鏈創新模式是技術帶動的智慧化供應鏈服務體系,任何企業都要遵守優勝劣汰規則。陳麗華認為,由于供應鏈服務體系的使用難度大大降低,簡單化的使用模式能夠高效率地利用資源、實現價值,很容易被中小微企業所接受,從而提高中小微企業管理水平,更好地適應市場發展。
解決農村內置金融問題
在推進農村三產融合的政策背景下,電商、互聯網金融企業、三農服務商等正加速布局農業領域,以供應鏈創新應用為突破口解決“三農”問題。
我國農村供應鏈金融市場的發展相對不成熟,市場體系不健全。陳麗華認為,在農業的供給側方面,根本問題是公共服務體系存在短板。我國農產品的銷售多為分散式,具有相對盲目性,設施利用率低,物流成本過高。農民們又屬于散弱群體,很難與整個流通領域建立對接服務。如果公共服務體系建立起來后,這種對接服務能以最快的速度,將市場需求反應給生產方,讓生產者及時生產,達到產銷平衡的狀態。
現代農業供應鏈管理是基于研究現代農業物流之上的現代農業的先進管理模式,達到供、產、運、加、銷有機銜接,使產前、產中、產后與市場之間聯結成滿意的系統優化運轉狀態。市場需要多少,農民就生產多少,精準對接市場,節約生產和銷售成本。
“供應鏈金融實際上是把銀行金融機構與產業相結合起來,使得金融服務回歸本源,服務于企業,現在通過集約行為將個體企業鏈接,可發揮出群體作用,保障產品質量,克服企業風險?!标慃惾A說。
促進“一帶一路”建設落地
2013年9月和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通過建設與完善全球價值鏈、全球供應鏈、全球產業鏈來重構全球經濟新秩序。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和“一帶一路”建設落地,是引領全球化、提升競爭力的重要載體。
當前,融入了全球發展新理念的供應鏈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具體起了什么樣的作用?陳麗華認為,在過去大多數中國企業走出去,都以失敗告終,主要是因為過去的企業都是單打獨斗,缺少服務體系?,F在供應鏈服務體系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走出去,這不只是有市場和供應商,還有政府、銀行和文化等作為支撐。
“供應鏈創新運用不僅是把我國的產能、技術、人、產品,帶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去,還幫助其他國家建立起公共服務體系。這實際上先走出去的是公共服務系統,國外的企業受這個系統的支撐,發掘中國市場,同時再構建系統?!标慃惾A說。
在她看來,“一帶一路”主要通過價值鏈、供應鏈、產業鏈的創新與完善,在不同國家與地區形成不同特色的集群經濟與特色經濟。通過供應鏈模式整合全球資源,從全球供應鏈的角度看,各國都可以從中獲益,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