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濤 花子健
比起“張召忠”這個名字,可能“局座”的名氣更大。如今已經65歲的局座是海軍少將軍銜、國防大學教授兼博士研究生導師,已經退休兩年多了。
局座不是中國軍事歷史上成就最高的將軍,但卻是粉絲最多也是最“紅”的將軍。
他的微信公眾號擁有將近230萬粉絲,微博粉絲將近780萬,在今日頭條上擁有460萬關注者。同時他還是B站的UP主,擁有將近100萬粉絲,加上一點資訊、網易以及蜻蜓FM的粉絲,總數超過2000萬。過去兩年,局座在蜻蜓FM上的累積收聽人次超過6.4億。
在局座的身上,帶著嚴格、神秘標簽的軍事和草根、有趣標簽的網紅有機融合。此前,局座曾被人拍到乘坐北京地鐵四號線,照片被發到知乎、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并引發了熱議。
但是在局座看來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我有配車有司機,但是我就想坐地鐵跟大家一塊交流。”局座說他在地鐵里幾乎全程站著,因為他在自己的評論看到年輕人說上班下班都是站著,剛坐下看到老人上來,又要讓座。
“我站著其實我也很累,回到家里我馬上躺下了。但是我不想麻煩別人,大家都很累。”從局座家里坐地鐵到央視有二三十站,他坐地鐵公交的習慣保持了八年,但是他退休才兩年。
“親民”成為局座的一大標簽,也讓局座更紅了。“我原來覺得網紅是罵人的詞,但是我成為網紅之后,我慢慢體會到這是可以傳播正能量的。”對于局座來說,在65歲的年紀還要保持音頻、視頻節目每周好幾檔的更新頻率,并且在深夜回復粉絲的留言是很累的一件事。“但是作為網紅,我的責任很大,因為這是大家對我的信任。”
我的婚禮、老伴兒
春天一到,結婚的人多起來,我就想起自己和老伴年輕時的事。我極少和人說這些,畢竟60多歲的人了,今天來講一講。我嘛,大家知道,河北滄州鹽山縣一個小村子出來的人;我那老伴兒是城里人,我們在北京認識的。有一次,她請我吃飯,點了兩個饅頭、兩個菜和一碗粥。我三兩下就吃光了,嚇了她一跳。我卻對她說:“別說兩個饅頭,就是再加6個也吃得完。”當時我在北京大學學外語,想攢錢買個收音機,平時都是在食堂喝蔥花醬油湯,餓啊!到她家去的時候,她家人下了一斤半的面條,也被我一掃而光。她家人就琢磨:這人太能吃,養不起啊!
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所有家當加起來估計也不到100塊錢,但她不嫌棄我,還覺得去農村結婚特別浪漫。我們從北京坐火車到滄州,然后坐長途汽車到離我們村十來里地的地方。家里人騎自行車來接我們,這叫坐二等,就是別人騎車,我們坐后面。她害怕,說萬一摔了怎么辦,非要自己騎。當時,農村管她這樣的叫新媳婦,來圍觀的人說:“這個新媳婦挺怪的,怎么自己騎車回來了?”然后就是傳統的農村婚禮,搞三叩九拜那一套,院子里圍了一大堆人。
婚禮后的第二天,新媳婦看什么都新鮮,跑到井邊挑水。人們就說,這個新媳婦不錯,來了第二天就干活。其實,她哪干過什么活啊,覺得好玩而已。在農村待了一陣子,我們就回了北京。
回北京后,我很快接到任務去伊拉克工作。我在國外那段時間,她自己在北京生活,吃了很多苦,孩子出生那天中午還在上班,生完孩子當天就出院了。孩子小的時候一生病就犯難,當時沒有出租車、電話,公交都少。孩子哇哇哭,她到處求鄰居幫忙。我回國的時候,孩子快兩歲了,把我叫叔叔。那時候我還得做學問,就請了個保姆。筒子樓的住房也就十二三平方米,一家三口加個保姆,中間拉個簾子就湊合住。不做飯的時候,煤氣罐、灶臺塞屋里,做飯時再搬到外面樓道里。我們在那個地方一直住到1993年,我都41歲了。
現在的孩子一結婚就要房子,小了還不行,你想想我多大才有正經房子。我當過將軍,說起來也是省部級領導,但從來沒有用過超過13平方米的辦公室。現在有干部違規,辦公室一兩百平方米!你要那么大的辦公室干嗎?后來部隊按級別規定,給我分房子。我就沒出息,住小房子習慣了,住進大房子看哪里都空蕩蕩的,腦子不聚焦,整天在屋里晃悠,結果兩三年什么成果也沒出。
現在呢,生活條件這么好,還有人抱怨。大家想想我們的不容易,那種條件下學問照做不誤,慢慢地、一點點地混到現在。所以啊,年輕人過年回家,好好和父母、親朋相處,別整天抱怨這個抱怨那個的。想要什么靠自己,這才是你的本事。
人生的春天和夏天
我鄰居有個孩子,前不久我遇見他問:“哎呀,小帥哥現在是副營級還是正營級了?”孩子說:“張叔叔,我都正團級了。”我說你提拔得好快,孩子說不是提拔快,是歲數到了。你看,一不留神80后都老了。
春節過完,春天就到了,一年四季春天和夏天最重要。用人生階段類比,秋天和冬天就是我這個年紀,沒意思了。所以就聊聊春天和夏天。
春天生機勃勃,很容易讓人想起童年。童年嘛,像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無憂無慮,看什么都好奇。兒子小的時候,我到瑞士出差,想買點東西做紀念。一狠心買了個會唱歌的瑞士鐘表,那會國家條件還不行,花了幾個月的工資。擺到家里沒幾天,兒子發現了,給拆了個稀爛。鐘表是人家手工做的,怎么也裝不上了。小孩子看什么都好奇,他會想鐘表為什么能唱歌呢,要探個究竟,動手就拆。孩子有好奇心是好事,但類似這樣的事還是需要大人引導的。春天也有春天的煩惱嘛。
夏天是生長的季節。我總覺得一到夏天,仿佛能聽見植物拔節生長的聲音。兒子小的時候,我在墻上給他畫個橫線,過段時間比比長高了沒有。中學那幾年,他個子噌噌躥,轉眼長到一米九還多。這和夏天的樹一樣,樹杈長得快,不修剪就容易擋住視線、影響交通。孩子初中、高中基本上就是這個階段,不引導就成不了材。這個階段孩子們有什么特點呢?他感覺昨天我還是個孩子,今天長這么高,甚至比爸爸媽媽還高,我是個大人了。這就容易出現逆反心理,越不讓干什么越干什么。憑什么你們看電腦,就不讓我看;憑什么你們玩手機,就不讓我玩。家長也著急:“這孩子怎么回事?前兩年還挺聽話的,現在說什么都不聽。”兒子初中時,我帶他出去玩,他堅決不跟我走一塊,躲遠遠的。他感覺我這么高了,是大人了,還和爸爸一起走,丟人。
現在最年長的90后27歲,最年輕的也18歲了,怎么算都是成年人了。不過,這個年齡段也還是夏天,即便身體發育定型了,心理依然在急速成長。90后嘛,要么剛剛步入社會不久,要么還在大學校園。正是青春綻放,充滿了夢想和詩意的年華。而且天天看各種雞湯,很有自信,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可以拯救世界。
這樣呢,就容易眼高手低。我這個小團隊是90后當家,開始的時候我怕他們吃不好,就買菜讓他們自己做飯。有一次我看到他們做的飯,放了好多醬油,根本下不去嘴。生活上的挑戰是小事,工作上的挑戰就是大事了。很多90后到現在還適應不了步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的節奏,還想著家里人捧著我,學校老師也喜歡我。現在怎么領導批評我,同事也覺得我不行?沒辦法,這就是社會。混不好怎么辦?有人就不停地辭職、跳槽,一年好幾個公司。貌似經歷豐富,其實懂行的人一眼就看出來,你這人有問題。但很多年輕人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總怪別人不給自己機會。總的來說,就是浮躁,要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當然了,這并不是90后獨有的問題,每一代人在人生的春天和夏天都會遇到。隨著時代的發展,每代人表現出的具體內容不一樣而已。至于90后的優點,我之前說過很多,就不多說了。
人生的春天和夏天有很多煩惱,但絕對是美好的季節。怎么克服成長的煩惱呢?推薦的方法之一就是沒事的時候多聽局座說說話吧,局座這里都是生動、活潑、真實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