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
摘要:王維詩于佛,陶潛傾于態。王維擅長寫清幽靜美的自然山水,而且精煉優美的詩句中往往還帶著奧妙的禪意。而陶淵明擅長寫農村居民生活,描寫的景物也更加淳樸平凡,平凡的景物中充斥著自己的人生態度。王維一生寫過很多題材的詩,而其晚年半官半隱時期創造的山水詩最為精彩,令人更感清幽主要源于其詩空靈而又靜美的優美意境。陶淵明的詩歌意境更偏于恬淡、宜人,以詩人自身經歷來描繪出一幅幅悠閑、平淡而又醇美的圖景。
關鍵詞:意境;山水田園詩對比
偶讀王維的《鳥鳴澗》其中“月初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化靜為動,一輪明月破云而出將皎潔的月光灑進山間,使疲勞如夢的鳥兒徒然驚醒的情景初讀便閃入眼前,只覺朗朗上口,字字相應,再讀,又覺意味無窮。不由想到了兒時背過王維的《鹿柴》《謂城曲》,心中泛起好奇,于是上網搜查了一番。原來是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人物,怪不得覺其詩意境形象優美,再看,其詩竟還暗含禪意,怪不得素有詩佛之稱,叫人回味無窮。又不禁想到了山水田園詩大家陶淵明,十分困惑。同為山水田園詩人,兩人的詩內容又有何異同呢?其詩均意境迷人差別又在哪里呢?王維的詩賦有禪意,陶淵明的詩又有何特色呢?故特此查詢,以立此文。
一、王維詩于佛,陶潛傾于態
山水田園詩,古代漢族詩歌之一。這類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多用白描手法。
王維擅長寫清幽靜美的自然山水,而且精煉優美的詩句中往往還帶著奧妙的禪意。如王維的《山居秋暝》,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并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其中首聯“空山”兩字點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氣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見。頷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淙淙流瀉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條潔白無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光,多么幽清明凈的自然美啊!泉水、青松、翠竹、青蓮,可以說都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都是詩人理想境界的環境烘托。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有幽靜之境界的山水詩還有《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詩中所描繪的周圍世界是:靜謐的夜色,空曠的山谷,桂花紛紛飄落,其境是何等空寂,而“月出驚山鳥”更是襯托了夜中山谷的幽靜,以動態烘托靜景,詩人閑適心態與周圍幽靜環境渾然一體,那種超脫塵世之外,意態高逸的情懷躍然紙上。
而陶淵明擅長寫農村居民生活,描寫的景物也更加淳樸平凡,平凡的景物中充斥著自己的人生態度。他后半身更是長期生活在農村,接觸的大多是田野農夫,談論的也是瓜果蔬菜,所有這些為他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如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三》這首詩用語十分平白自然。“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詩人將自己農耕、勞作生活寫入詩中。“種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帶月荷鋤歸”,樸素如隨口而出,不見絲毫粉飾,自然平白描寫著農民日常生活特色,形成了陶詩平淡醇美的藝術特色。而年少時的農村環境,家鄉故園風光為他的創作提供了養分與佐料。
二、空寂靜美自王維,悠閑平淡于陶潛
王維一生寫過很多題材的詩,而其晚年半官半隱時期創造的山水詩最為精彩,令人更感清幽主要源于其詩空靈而又靜美的優美意境。而這種空靈與靜美的意境又由虛實結合,動靜結合的手法烘托而出。如“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山居秋瞑》),“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酬張少府》)俯拾皆是,不勝枚舉,足可見其詩的“空寂靈動”。而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如一幅淡雅寧秀的水墨畫,讀之品其芬芳,賞之可觀其神韻,何其靜美?
陶淵明的詩歌意境更偏于恬淡、宜人,以詩人自身經歷來描繪出一幅幅悠閑、平淡而又醇美的圖景。如《飲酒》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兩句,南山下,東籬旁,陶醉在盛開的野菊花中,夕陽西下霧氣繚繞,成群結隊的飛鳥相伴返巢,生動的表現了詩人悠閑的心和大自然的無限美好。《歸園田居(其一)》中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村落相隔很遠,炊煙輕柔而緩慢地向上飄升,這兩句詩中的意象,給人以平靜安詳的感覺,好像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擾平淡而美好。
三、結語
王維濃而雅的山水之情,陶潛悠閑樂觀的處世之態,無一不令人贊嘆,令我深深折服,感悟良多。無論是經典詩句中的韻律還是幽雅的美好意境都陶冶了我的情操,更有簡單語句下的樂觀之態和微妙禪意令我感悟到了生活的美好,萬物和諧渾天一氣的天地之正。此次研究真是受益良多。
參考文獻:
[1]金智心.空靈綺麗韻味悠長——論王維山水詩的空靈意境[J].新產經,2017,11.
[2]凌從桂.淺析陶淵明與王維田園詩的不同[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7,12.
[3]李亮偉.王維的山水審美情致[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4):23-2.
[4]關愛萍.略論陶淵明詩歌意象及其人格凸現[J].康定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4.
[5]楊紫薇.試論王維山水詩中的禪趣和禪意[J].雞西大學學報,2015,01.
(作者單位:河北保定市二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