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 垠 劉宇初
(1.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武漢 430072;2.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 武漢430072;3.國家圖書館研究院 北京 100081)
“十三五”期間,全球科技創新創業資源流動速度、范圍和規模將達到新的水平,創新創業成為全球經濟再平衡和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作為我國發展動力之源、富民之道、公平之計和強國之策,成為“十三五”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抓手,得到中央和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持,帶動了公共圖書館建設“眾創空間”服務創新創業。圖書館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十分必要且有意義,但由于缺少創新創業服務的經驗積累,使得圖書館拓展服務創新創業面臨“落地難”困境。基于此,本文對圖書館拓展創新創業服務成因、現狀進行系統梳理,發現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境,最后提出圖書館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完善的思路建議。
雙創時代,作為知識情報信息的核心資源節點,圖書館拓展創新創業服務滿足了國家戰略要求,順應了市場供求體系的變動趨勢,也具備開展創新創業服務的資源能力優勢。
推進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是中國發展動力之源、富民之道、公平之計和強國之策,是國家“十三五”改革發展的重大戰略,服務創新創業是圖書館作為創新知識儲藏與推廣核心載體改革發展的應有之義。圖書館對地方創新創意文化、信息知識素養和創新創業氛圍培育都有重要作用[1],圖書館知識服務能提高地區創新水平和創意產業集群發展,圖書館員利用圖書情報資源引導讀者更好地產生創意靈感,為社會創新創業培育源源不斷的創意內容和創意人群。美國法耶特維爾公共圖書館創客空間Fablab的成功,讓全球圖書館界意識到圖書館建設“創客空間”的意義與作用,帶動大量圖書館通過空間改造和服務內容創新進入創客服務行列,為創新創業群體提供空間、信息和咨詢服務[2]。我國圖書館界也逐步展開“創客空間”建設熱潮[3],上海圖書館、長沙圖書館、武漢大學圖書館等都先后建立服務創新創業的“創客空間”。隨著創新型國家建設目標對創新創業型人才需求日益緊迫,圍繞培育創新創業提供知識推廣和教育將成為圖書館界重要的服務拓展方向。據教育部“十三五”時期人才教育規劃,培育創新創業人才成為重要的教育改革目標,圖書館界要不斷強化創新創業文化培育和人才孵化功能,與教育部門加強資源、空間和內容服務合作,全面嵌入學生科學素質、信息素養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育過程,不斷增強圖書館作為社會核心“第三空間”的功能定位[4]。因此,圖書館拓展創新創業服務符合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目標方向,也是雙創時代圖書館實現資源能力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大改革歷史機遇。
互聯網時代的圖書館用戶閱讀習慣發生重大變化,閱讀內容呈現快餐化、碎片化,閱讀活動的針對性、交互性、前沿性和便捷性要求更高,導致圖書館的圖書借閱量、電腦使用率等都在下降[5],數字服務資源訪問量不足[6]。我國數字閱讀率已超過傳統閱讀率,手機閱讀接觸率達60%,日均手機閱讀時長達62.21分鐘,年齡越小則手機閱讀接觸率越高[7]。創新服務內容、載體和模式已成為圖書館強化社會服務功能的必然選擇[8-9]。圖書館要從圖書資源供給中心向以用戶需求服務為中心轉變、從知識查找平臺向支持知識發現工具轉變、從服務員服務角色向企業家經營管理角色轉變,要成為用戶知識信息服務智慧伙伴[10],要成為社區支柱、生活中心、學術中心、科研成果培育基地[11-12]。圖書館需將閱讀推廣、數字流通和數字參考作為核心服務職能,將保存紙質文獻功能退居為次要,將專業圖書情報信息資源開發作為重要衍生功能[13],要強調“能為用戶做什么、與用戶一起做了什么”[14]。同時,新興數字閱讀平臺、商場書店書吧和圖書咖啡館等圖書信息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社團讀書會、網上公開課和公益講座等閱讀活動不斷豐富,專業機構圖書情報信息處理分析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實體企業大舉投資新型書店打造“城市文化公共空間”[15]。圖書情報服務市場化供給體系逐步形成,對傳統圖書館部分常規服務形成替代或補充,帶動圖書館主動或被動服務轉型。在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大力倡導創新創業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社會掀起了一股大眾創新創業熱潮,圖書館創新服務技術或內容滿足創新創業群體需求成為重要的服務拓展方向[16-17]。作為社會科技創新知識和資源的核心載體,圖書館是覆蓋面最廣、受眾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之一,理應成為宣傳教化民眾創新創業的集成社區服務中心、創新創業扶持政策的實驗基地和科技創新成果創業轉化的服務載體[18]。越來越多的用戶希望借助圖書館情報信息系統,高效便捷地獲取前沿科技創新創業情報咨詢,進而科學制定企業戰略規劃。圖書館拓展創新創業服務是應對當前用戶需求轉變和創新創業熱潮的重要戰略性選擇。
圖書館有大量圖書信息情報資源和數據庫儲備、成熟的信息情報處理設備工具、專業的圖書情報服務人才隊伍,能推動創新成果更精準高效地轉化為市場化商品或服務[19-20]。圖書館創業服務的優勢是情報知識等非金融服務,包括知識信息、市場情報、技術進展、戰略咨詢及社交網絡等[21-22]。Chatzilla等指出圖書館通過數據培訓提升創業者數據搜集、資源信息診斷評價、合法使用信息避免侵權抄襲等能力,提升創業團隊信息能力進而優化創業企業經營決策效率和效果[23]。虞志方[24]、謝永平等[25]研究發現圖書情報信息能力與創業企業績效存在相關關系;企業家競爭力源于情報信息處理能力,通過學習或體驗式學習獲取、整合和創新知識信息,提高企業經營決策科學性來提高企業的創新創業績效[26-27],如圖1所示。Franks等指出圖書館情報信息服務對創業企業科學決策異常重要,創業企業家最重要的工作是搜集競爭對手情報信息并做好戰略規劃[28]。Brush指出前期經驗越不足則越需要重視競爭情報信息搜集管理[29]。宋金剛研究發現創業企業信息能力與創業獲利和成長績效顯著正相關,體現為信息需求識別表述能力、檢索獲取能力、信息評價處理能力、信息利用交流能力、信息整合學習能力等[30]。孫琳研究發現創業企業信息能力與創新績效正相關系數由大到小依次是信息運用能力、信息選擇診斷能力、信息意識、設備操作能力、信息檢索能力和信息技術觀念[31]。

圖1 圖書館情報信息服務對創新創業企業績效影響路徑
為更好地服務社會創新創業活動,圖書館領域進行了創新性探索和實踐,特別是通過空間改造和功能優化,建設圖書館“眾創空間”,完善社會化創新創業服務合作網絡。
在創新創業熱潮推動下,世界各國圖書館界開始圍繞服務創新創業建設“眾創空間”,圍繞知識、學習、分享、創新的價值理念提供創業服務[32]。美國法耶特維爾圖書館FabLab空間改造項目,是首家面向社會大眾的圖書館草根創客空間,開辟了社區空間資源開發的新路徑,推動了圖書館創客空間建設的熱潮[33]。美國圖書館協會(ALA)舉辦研討會熱議圖書館創客空間服務的新浪潮。2013年美國有1 000多家圖書館提供公共工作空間[34],在調查的143所美國圖書館中提供創客空間服務占41%,計劃提供占36%[35]。Preddie等指出多倫多大學圖書館提供創業服務幫助技術成果轉化,阿拉巴馬大學圖書館建立創業研究網為農村中小企業提供信息服務[36]。為更好地激發用戶創新創業能力,圖書館基于體驗經濟理論[37]從娛樂、教育、逃避現實和審美等四個方面改造圖書館的服務體驗性水平,激發圖書館用戶的創新靈感和創業熱情。新加坡圖書館增加詩歌閱讀、咖啡、音樂、游戲、電影等元素,融入年輕人工作場景,培育讀者創新靈感[38];美國加州Cerritos公共圖書館利用全息成像技術讓用戶參與夢想實現互動之中,借助虛擬現實技術讓用戶在沉浸中體驗夢想實現過程,從而激發用戶的創業熱情;荷蘭Aarhus圖書館利用互動技術設計新型兒童學習交互圖書館空間,從小培育孩子的創新能力和素養;荷蘭Smallingerland圖書館用黃色、紅色、藍色和綠色分別塑造家庭氛圍、創意氛圍、高科技氛圍和戶外自然氛圍,讓用戶體驗不同藝術場景獲得創新藝術靈感和創業熱情[5]440。

圖2 圖書館“眾創空間”服務體系架構
2015年,中國政府將“創客”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專門部署推動眾創空間建設,帶動圖書館眾創空間發展。深圳市圖書館、成都市圖書館、長沙市圖書館、上海市圖書館、武漢大學圖書館等[39],都先后開設了服務創新創業的眾創空間,但是否真正有效落實創業服務的內容值得做進一步的深入研究討論。邱進友[40]、金淑娟和蔣合領[41]等討論了眾創空間對圖書館服務深化和社會創業生態的重要促進作用。金偉麗等[42]指出圖書館空間建設要突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理念。申曉娟[43]指出國家圖書館十大任務之一是科技創新服務,包括文獻信息服務、評價查新監測服務、創新創業服務。韓曉雪等[44]認為創客空間包括服務資源、表現和支持層(見圖2),指出經費、空間、館員及服務項目是決定創客空間服務好壞的關鍵。劉芳[45]從創客文化宣傳、經費獲取路徑、培訓服務模式、用戶培養、多方合作、創意孵化等方面提出創客空間建設的實施建議。
雙創背景下,圖書館日益注重社會創新創業文化與能力培養,充分挖掘館藏文獻資源、專業人才資源以及網絡信息服務技術,形成集成優勢助力社會創新創業[46]。據2013年美國圖書館協會調查,95%的美國公共圖書館舉辦與經濟和就業相關活動,其中約50%的活動是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項目,涵蓋協助撰寫商業計劃書,提供設備、空間和專業服務以及幫助企業獲得資金支持等,可稱為“企業孵化器”[34]。圖書館與創業服務機構合作完善創業服務資源網絡[47],圖書館提供情報信息搜索、數據搜集培訓、商業情報追蹤、信息篩選推送服務、商業調查分析等服務[48],創業服務機構提供專業孵化服務咨詢和資本對接服務,從而實現圖書館與專業機構合作提升創新創業服務效能[49-50]。圖書館還與政府部門合作,如勞動與小微企業發展部,為小微企業提供信息資源處理能力培訓、利用情報信息處理優勢解決創業企業面臨的市場信息不對稱,圖書館建立口述歷史項目,幫助本地創業者記錄工作與生活經歷,舉行系列專題研討會或企業家交流活動等[36]16。創業教育方面,高校圖書館服務更便捷高效[51-52],與大學教授聯合提供信息搜集和商業信息評價課程,讓學生獲得創業入門教育[53];與授課老師合作提供嵌入式教學服務,提高學生信息搜集分析能力[54];與學生團體合作為地方創業企業提供情報信息服務,學生通過實踐學習獲得真實問題解決經驗,創業者獲得物美價廉情報咨詢服務,圖書館獲得更多用戶參與并提升創業服務品牌[55-56]。
我國圖書館創業服務尚處于初級階段,用戶針對面較窄、創客服務滯后[57],要在海量不規則資源中匹配創業企業信息需求難度很大,現有紙質圖書和電子資源數據庫融合互通、專業情報信息處理技術和人才支持、不同創業階段知識信息需求的研究與經驗等都不充分,導致圖書館資源、人才和技術設備難以滿足要求,很難落實創新創業服務內容,更多是輿論宣傳而落地薄弱[58-59]。
創業者所需信息大多難以通過圖書館傳統資源庫便捷獲取,現有創業服務難以匹配創業企業實際需求[60]。創業企業希望獲得創業思路評價、市場需求預測、商業策劃書制定、企業注冊、融資、管理模型、成功經驗分享等,而圖書館缺少創業、產品、市場等經驗,無法提供專業有效的服務內容[61]。創新創業團隊的創新技術成果或產品服務要獲得市場空間預測和前沿性診斷,這些需要大量的市場和技術診斷數據支撐,創業者需要圖書館能從海量的冗余數據信息中找出所需要的關鍵信息和資源,這就需要圖書館員不僅提供靜態圖書或信息數據庫指導目錄,更需要圖書館員能針對創業者個性化需要提供精準內容服務支撐,要有圖書館與用戶交流互動的信息共享平臺,能及時追蹤和跟進創新創業者的難點,進而整合資源能力提供有效的創業服務[62]。可見,傳統的圖書館資源與服務模式難以滿足創新創業者對專業精準化創新信息服務的要求。
服務創新創業要求館員具備創業綜合服務能力,通過情報搜集和咨詢提升創新轉化效率,助力社會創新創業更好發展,傳統圖書館館員缺少系統的創新創業理論學習與創業管理實踐檢驗,難以提供有效可行的創業市場或技術診斷咨詢[19]73。創新創業服務中的圖書館員要發揮創業咨詢角色,需要具備實際創業或管理經驗;發揮信息專家角色要具備數據信息處理分析能力,幫助企業理清信息需求和獲取策略,明確信息價值評估和提煉轉化方法,提高創業信息決策效率并降低經營風險;資源調配角色要具備社交網絡協作能力,要實現按需高效調配社會資源[63-65]。傳統圖書館館員大多是圖書情報領域專業或文科類專業,對前沿科技創新和市場化創業等活動缺少理論學習和實踐經驗,無法解決創新創業者新技術創新或商業模式創新的市場前景診斷服務難題。
圖書館主要服務轄區內創新創業群體,需要圖書館提供更多關于本地市場的情報信息咨詢服務,包括工商登記注冊信息、產品或服務市場競爭數據、本地化市場營銷渠道與成本、本地電子商務溝通載體、本地政策性或創新型融資資源服務、知識產權運行與管理保護等[61]。紐約公共圖書館建立科學產業與商業分館、大英圖書館與倫敦市政府合作建立商業與知識產權服務中心,從而更多更好地提供數據信息和創新創業咨詢服務[66]。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普遍沒有涉及針對本地市場的商業信息挖掘和開發工作,常規手段儲存的地方志、年鑒或公報材料也難以滿足數字精準提取的時效需求和針對性內容需要。圖書館缺少本地化的資源服務合作載體網絡,尚未通過實地調研和機構合作構建本地化市場經濟統計數據庫,難以針對本地創新創業企業提供商品或服務開發、營銷、評價等專業咨詢服務[67]。
圖書館創新創業服務屬于新興服務領域,圖書館長期以來未涉獵創新創業服務領域,缺少創新創業服務的經驗、資源和能力,無法在短期內實現建立起專業高效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要從社會創新創業服務資源協同互補角度,與已有專業創業孵化服務機構進行資源服務融合形成優勢互補,提高全社會創新創業服務效能。而目前我國圖書館行業與創業服務機構間跨界服務融合創新的案例很少[68]。以專業服務創新創業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為例,其經過三十年的探索發展,已形成政府投資與民間投資競爭融合的繁榮業態,累積了豐富的創新創業資源網絡和商業模式,但目前雙方服務融合的案例幾乎沒有。圖書館知識情報服務與孵化器創業孵化資源能力創新融合,既能彌補圖書館創業服務能力短板,又能提升孵化器創新服務能力,還可以實現全社會的創新創業資源服務優勢互補和效能提升。從服務創新創業的資源建設角度來看,不同主體對服務能力資源建設的思路差異很大,創業者、創業導師和圖書館員對創新創業服務所需圖書情報資源購置標準的差異很大,創業導師非常強調資源服務的內容針對性和戰略方向性,創業者更關注創業情報資源能否落地可用于實際操作,圖書館館員更多會從圖書館整體的情報知識體系完備角度去評價,若三方缺少充足的交流互動合作,會導致圖書館創新創業服務資源能力建設出現偏差,與創新創業者實際的創業服務需求嚴重不匹配。
目前圍繞圖書館創新創業服務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成果日益豐富,既有專家學者的前沿理論建構與剖析,也有圖書館事業工作者的精彩案例分享與點評,為雙創背景下的圖書館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支撐。圖書館服務創新創業符合自身轉型升級目標和國家戰略發展的大政方針,既有圖書情報信息資源與服務能力的優勢,也有缺少創新創業服務經驗積累的劣勢。要解決圖書館創新創業服務困境的思路包括“自建自營”和“跨界融合”。“自建自營”強調圖書館憑借自身資源能力打造自己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和內容,“跨界融合”強調與社會專業服務機構進行資源互補對接,從而實現合作共贏。兩種方式各有利弊,基于圖書館自身資源能力和外部條件,本研究建議圖書館采取“跨界融合”的服務優化策略,更加符合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中提出的“促進各類科技服務機構優勢互補和信息共享,提升面向創新主體的協同服務能力”的政策方向。因此,“十三五”期間,圖書館創新創業服務的理論與實踐探索重點方向應該是與專業創業服務機構跨界融合,研究如何實現創新創業服務的專業分工和功能協同。
圖書館與專業創業服務機構跨界融合,可聚焦推進與作為國家創新創業孵化核心載體的創業孵化器的跨界服務融合。創業孵化器是國家創新創業孵化的核心載體,但正遭遇重規模場地擴張而輕服務內容完善、重爭取政策優惠而輕知識服務問題,制約了創業企業市場與技術能力提升,陷入形式與實質、數量與質量、投入與產出不匹配等困境,甚至面臨生存危機。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專業信息評價診斷能力,導致孵化服務強調業績、融資規模或不破產數而非創新能力,通過與圖書館合作能彌補信息短板、緩解信息不對稱并提高創業績效。但是,由于圖書館與孵化器分別隸屬于不同的專業領域,缺少互動和關聯研究的歷史條件和復合型研究力量,圖書館服務創新創業才剛興起,孵化器知識信息服務緊迫性剛剛提升,交叉互動的地理空間條件也受限,這些暫時制約二者創業服務的融合探索,但隨著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壓力不斷加大,二者交叉融合的需求與動力會不斷增強。未來應當加強對圖書館和孵化器創新創業服務融合的研究,拓展圖書館創業服務跨界融合新領域,在實地訪談調研的基礎上,理清不同組織開展創新創業服務的功能定位、資源能力、體制機制及投入產出模型,設計創新創業服務融合路徑和合作模式,最后提出不同創新創業服務組織資源能力協同創新的政策建議。
(來稿時間:2017年6月)
1. Florida, Richard.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M].NY: Basic Books, 2002.
2. Knight, J. Challenging the status quo of Caribbean libraries:a call for a new business model [J], Caribbean Library Journal,2014, 2(1):85-109.
3.程翔,黃培標.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圖書館知識服務體系構建[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5,24(12):38-41.
4.吳建中.新常態新指標新方向——吳建中在2012年中國圖書館學會上的報告[EB/OL]. [2017-02-08]. http://blog.sina.com.cn/doctorwu11.
5. Nijboer J. 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in libraries[J].New Library World, 2006, 107(9/10):435.
6.李東黎.當前公共圖書館閱讀人數下降的因素分析[J].圖書館學刊,2011, 33(3):32-34.
7.王鶴瑾.2016年國民閱讀調查成果:手機閱讀達六成微信成首選[EB/OL]. [2016-04-18]. 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6/0418/c87423-28285336.html.
8.吳一舟.關于公共圖書館邊緣化傾向及對策的探討[J].圖書情報工作,2012, 56(13):64-68.
9.吳藝飚.圖書館邊緣化成因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5):180-182.
10.楊瑞,羅春有,向宇.高校圖書館紙質圖書借閱量下降原因分析及對策[J].圖書情報,2016(1):37-39.
11.林濱.圖書館未來發展及功能的變遷[J].河南圖書館學刊,2003, 23(5):18-21.
12.宋姬芳,焦皎.機遇與挑戰并存:大學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策略及實踐——2016年中國高校圖書館發展論壇會議綜述[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6, 34(5):8-15.
13.朱小燕.“跨界,浙思享”在杭烹調思想盛宴專家熱議“互聯網+圖書館發展”路徑[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5,(3):22-25.
14.方小蘇.美國的圖書館“邊緣化”了嗎?——以ALA發布的美國圖書館狀況年度報告為視點[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 1(9):18-22.
15.邱玥,陳晨,劉坤.告別2015 文化消費持續發力[N],光明日報,2016-01-14.
16.金小璞,畢新.基于用戶體驗的移動圖書館服務質量影響因素分析[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6, 39(6):99-103.
17.曾群,陳鑫,程曉.基于情景的圖書館動態嵌入式服務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6, 39(2):78-81.
18.吳英梅,浦燕妮,趙榮.國外高校圖書館嵌入式教學研究現狀與啟示[J].圖書館建設,2016(6):33-38.
19. Schopfel, J., Roche, J. and Hubert, R. Co-working and innovation: new concepts for academic libraries and learning centres[J]. New Library World, 2015,116(1/2):67-78.
20.任俊霞,趙寧,季瑩.創新創業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專利服務模式研究[J].現代情報,2016, 36(8):27-31.
21. Lumley, R.M. A coworking project in the campus library:supporting and modeling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in the academic library [J], New Review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14, 20(1):49-65.
22. Hoppenfeld, J. and Malafi, E. Engaging with entrepreneurs in academic and public libraries [J], 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2015, 43(3):379-399.
23. Chatzilla, M. and Sylaiou, S. Assess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skills amo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t the Alexander Technological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Thessaloniki, in Kurbanoglu, S., Grassian,E., Mizrachi, D., Catts, R. and Spiranec, S.(Eds), Worldwide Commonalities and Challenges in Information Literacy Research and Practice, Springer, Berlin, 2013:250-257.
24.虞志方.人的情報能力芻議[J].情報雜志,1988(2):25-27.
25.謝永平,鄭倩林.信息多樣化與創業團隊績效關系研究——以共享領導為中介變量[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6,33(12):8-15.
26.黃菊屏,劉炳延.企業家的信息意識[J].冶金信息導刊,2000(6):42-45.
27.張萌萌,呂鯤,李建華,等.社會網絡信息對創業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J].情報科學,2016, 36(3):155-160.
28. Franks, J.E. and Johns, C. Entrepreneur assista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Florida libraries [J]. 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 2015, 43(3):400-418.
29. Brush C G. Marketplace Information Scanning Activities of New Manufacturing Ventures[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1992, 30(October).
30.宋金剛.農村微型企業創業:創業者信息能力與創業績效[D].華中農業大學,2010.
31.孫琳.國民信息能力素質與基礎素質評價研究[D].吉林大學,2006.
32.張亞君,唐鵬,等.美國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實踐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15(4):88-91.
33.陳藝.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的構建[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5(2):56-58.
34.曹磊.美國公共圖書館助力中小企業發展[N],中國文化報,2016-08-10.
35.陳林.美國圖書館創客空間調查報告解讀[J].圖書館學研究,2015(6):85-88.
36. Preddie, Martha Ingrid. Towards Academic Library Support for Entrepreneurship: A Blueprint for Reinventing our Role[J]. Caribbean Library Journal, 2013(1):10.
37. Pine, J.B. and Gilmore, J.H. The Experience Economy:Work Is Theatre and Every Business a Stag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ston, MA, 1999.
38.孫慧明.新加坡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觀察與思考[J].圖書館界,2016(3):47-50.
39.梁娜.成都圖書館·閱創空間:孵化創意的平臺[N].中國文化報,2015-09-30(02).
40.邱進友.眾創空間:圖書館未來空間設置的方向[J].圖書與情報,2015(5):78-80.
41.金淑娟,蔣合領.創新驅動的圖書館創客空間生態系統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 1(4):92-95.
42.金偉麗,劉佳,張建華.基于“互聯網+”思維的高校圖書館五大信息空間建設[J].上海高校圖書情報工作研究,2016(1):29-31.
43.申曉娟.國家圖書館“十三五”發展規劃概要[J].數字圖書館論壇,2016(11).
44.韓曉雪,宋甫.我國圖書館MakerSpace構建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6(12):60-64.
45.劉芳.“互聯網+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與轉型發展[J].圖書館雜志,2016, 35(8):42-48.
46.任玉梅,吳秀玲.基于創業教育視閾下高校圖書館優勢服務建設[J].晉圖學刊,2011(2):54-58.
47. Pike, Lee, Karen Chapman, Paul Brothers, and Todd Hines. Library Outreach to the Alabama Black Belt: The Alabama Entrepreneurial Research Network[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Librarianship, 2010(15):197-207.
48. MacDonald, K. I. Supporting 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 initiatives: A new role for the academic business library. Paper presented at College and University Business Libraries Section, Business & Finance Division at the SLA2007 Annual Conference, Denver, CO.
49. Kirkwood, Hal. Guest Editorial: Challenges in Collection Development for Entrepreneurship[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Librarianship, 2010(15):220.
50. Macdonald K I, Vanduinkerken W. Libraries surviving as entrepreneurial organizations: a creative destruction perspective[J].New Library World, 2015, 116(7/8):406-419.
51.楊瑩.高校圖書館“眾創空間”構建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6(4):25-28.
52.王方.眾創空間與高校圖書館服務的融合創新發展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 1(4):96-99.
53. Mc Innis Bowers, Cecilia, Byron Chew, Michael R. Bowers,Charlotte E. Forde, Caroline Smith, and Christopher Herrington.Interdisciplinary Synergy: A Partnership Between Business and Library Faculty and Its Effects on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J].Journal of Business & Finance Librarianship, 2009, 14(2):110-127.
54. Campbell, Diane. K., and Ronald G. Cook. An Experiential Market Research Analysis: A Partner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ibrary Faculty[J]. Journal of Business & Finance Librarianship,2010(15):171-178.
55. Chung, Hyun-Duck. Relationship Building in Entrepreneurship Liaison Work: One Business Librarian’s Experience at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J]. Journal of Business & Finance Librarianship, 2010(15):161-170.
56. Martin, Julia. A Case Study of Academic Librar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enter Collabor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Toledo [J]. Journal of Business & Finance Librarianship, 2010(15):237-252.
57.唐曉陽.中美圖書館創客空間建設比較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5(24):72-77.
58.張曉樺.國內外圖書館創客空間研究綜述[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6(1):30-38.
59.黃艷華.國內圖書館創客空間建設及服務研究述評[J].圖書館學研究,2016(8):14-17.
60. Scanlon M G, Crumpton M A. Re-conceiving Entrepreneurship for Libraries: Collaboration and the Anatomy of a Conference[J]. Collaborative Librarianship, 2015.
61. Karen Resch Mckeown.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for Libraries in Serving Entrepreneurship Needs: Findings from ProQuest Research[J]. Journal of Business & Finance Librarianship,2010, 15(3):253-260.
62. Pries, K. and Dunnigam, R. Big Data Analytics: A Practical Guide for Managers, Taylor and Francis, New York, NY, 2015.
63. Olayinka A T, Asafe Y N. Multilingual Web-Based Entrepreneurship Library: An Approach in Enhancing Library System to Entrepreneurship Processes and Development, Job Cre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J]. Asian Journal of Business & Management, 2014.
64. Paulus, P. Electronic brainstorming research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plann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lanning Process, 2015, 4(1):42-53.
65. Diane K. Campbell, Ronald G. Cook. An Experiential Market Research Analysis: A Partner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ibrary Faculty[J]. Journal of Business & Finance Librarianship,2010, 15(3-4):171-178.
66. Kavoura, A. Applying Delphi method for strategic design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J]. Library Review, 2016, 65(3):185-205.
67. Kavoura, A. Social media, online imagined communities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J]. Library Review, 2014, 63(6/7):490-504.
68.周長強,白萬英.運用跨界服務理念,促進高校圖書館資源的活化與轉化——以大學生就業創業信息服務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2(10):21-24.
69.寇垠.創業孵化器產業的內涵界定、效率評價與轉型對策 [J].江漢學術,2017(1):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