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璞
電視劇《急診科醫生》中有一個小男孩因為經常虐貓,被貓抓傷,得了貓抓病。貓抓病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有嗎?答案是肯定的。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外科黃子慧主任表示,毛茸茸的寵物受很多人喜愛,尤其是兒童和中老年人,常常忍不住親密接觸,然而不少人卻因為過度“吸貓”付出了健康的代價。
〇 腋下肘部出現不明膿腫,原來得了“貓抓病”
前不久,河北的一位小姑娘琦琦被家人發現腋下和肘部出現了不明原因的膿腫,這個4歲的小姑娘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在家附近的醫院沒有查出病因,懷疑是淋巴結核感染,但治療后病情一直沒有好轉。后來到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外科就診,黃子慧主任接診時發現,琦琦右手肘部的腫塊已經開始出現微紅的癥狀,腋下和肘部的膿腫已經有雞蛋大小,觸診的時候一碰就會疼得直哭。
外科檢查之后排除了淋巴結核感染的可能,那琦琦到底得了什么病呢?黃主任為琦琦檢查時,發現琦琦的手腕內側有像被貓抓過的痕跡。憑借職業敏感性和豐富的臨床經驗,黃主任意識到,琦琦可能患上了“貓抓病”,之后的進一步檢查結果也證實了這一判斷。
“貓抓病”,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琦琦養了只小貓,兩個月前被貓抓了一下,被抓的部位在被發現的時候有類似過敏的癥狀,家人感覺問題不大,也沒有太在意,導致病情加重。由于琦琦太小,中西醫結合醫院對其進行了西醫局部手術與中醫外治保守治療,經過十幾天的精心治療和護理,琦琦終于順利康復出院了。此前由于病因不明,她已經被這兩個膿腫折磨了二十多天,如果第一時間準確治療,會康復得更快。
〇 “貓抓病”不容忽視,即使被舔也可能中招
據了解,“貓抓病”是一種細菌感染性疾病,人被貓抓咬傷后可致感染。引起“貓抓病”的病菌名為漢賽巴通體,常生存在感染該病菌的貓的唾液中,但貓本身不生病。貓可攜帶該病菌數月之久,漢賽巴通體病菌傳染源主要為貓和狗,尤其是幼貓。跳蚤和扁虱感染了漢賽巴通體的病菌后,叮咬貓會讓貓感染,病貓抓傷人,又會讓“吸貓族”中招。不僅如此,被貓舔到眼睛也有感染風險。
“貓抓病”臨床表現多變,以局部皮損及引流區域淋巴結腫大為主要特征。由于該病一般的潛伏期為2~6周,很多人不會把發病原因和貓咬聯系起來。但這種病如果不及時就診,可能會引發肝功能障礙、視覺障礙等癥狀。
據了解,“貓抓病”預后良好,除并發嚴重腦病者,很少致死,病死率不足1%。淋巴結腫大大于5厘米時,腫大常可持續1~2年。對于大部分患者來說,患上“貓抓病”會很快痊愈,但是一些抵抗力比較差的患者,或是細菌侵犯了其他器官,如中樞神經,會出現腦炎、腦膜炎、脊神經根炎、視神經網膜炎、多發性神經炎或截癱性脊髓炎。
〇 被狗抓咬也可能患“貓抓病”,打完狂犬疫苗要多加觀察
“貓抓病”患者如果及時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一般預后相對良好。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這種病叫作“貓抓病”,但是被狗抓過也可能患病,90%以上的“貓抓病”患者與貓或狗有接觸史,75%的病例有被貓或狗抓傷、咬傷的歷史,貓口腔、咽部的病原體經傷口或通過其污染的毛皮、腳爪侵入而傳播。該病多發于學齡前兒童及青少年。
預防方法為:注意所養寵物的衛生,慢性病者與免疫力低下者、有幼兒的家庭,最好不要養寵物;不要和寵物過分親密接觸,盡量少刺激貓狗等,以免被咬或抓傷;如果不慎被貓狗抓咬,除了注射狂犬疫苗,還需多加觀察,如果發現身上出現不明原因的腫塊或者膿腫要及時就診,并告知醫生曾被貓狗抓傷過。
(編輯 宋 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