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波 于榮娟 陳紅紅
【摘 要】大學生創新能力是近幾年高校教育過程中比較重 視的一種能力,本文通過對創新能力的介紹,高等學校數學課程的特點分析,簡述了高校數學課程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大學生;高校數學課程;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42;O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35-008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5.036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in College Mathematics Courses
YANG Hai-bo YU Rong-juan CHEN Hong-hong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109, China)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s a kind of ability tha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thematics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briefly describes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n mathematics course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mathematics courses; The innovation ability
1 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內涵
“創新”概念是由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他的著作《經濟發展理論》中首次提出,他的創新理論的一些重要思想,在后來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并產生很大影響。如今,創新已是一個相當廣泛的概念,在不同領域有著不同的含義。一般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于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包括產品、方法、元素、路徑、環境),并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創新能力是技術和各種實踐活動領域中不斷提供具有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和新發明的能力。2004年蔡景華在《論當代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中,指出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是適應知識經濟對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是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潮流和趨勢,同時指出創新能力的內涵是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情感、人格、創新思維、創新操作技能、創新技能和方法;2009年,陳龍健等在《淺談當代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出,創新能力是人們革舊布新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創新能力是對人類大腦思維功能和會實踐能力的綜合體現;2013年,林嵐峰在《高校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與學習方法的實踐研究》指出高校大學生創新能力內涵是指高校大學生通過科學知識的積累和創新性思維不僅能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系,而且能夠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它是一種開創性的探索未知的心理活動,是人類智慧升華的表示。
“創新是人類獨有的潛能,是與生俱來的遺傳基因,只有多少高低之分,而沒有有無之別,只是由于后天的原因,有的人被開發了,有的人被抑制了。”教育的本質之一就是將這種潛能加以開發、激勵和放大,從而形成人類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
2 高校數學課程的特點
高校的數學課程一般在大學一年級開設,根據專業需求不同及本專科設置相應的學時,以專業需求為基礎,講解相關數學知識。主要涉及函數極限,一元微積分,空間解析幾何,多元微積分,級數和微分方程幾部分知識,當然,根據不同專業和本專科設置講解內容不同。這門課高校大多作為公共基礎課開設。這門課程以微積分為及微積分的關系為主體內容,概念性內容較多,理論性強,對邏輯思維要求較高,同時應用性內容較多,且靈活多變。
3 高校數學課程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依據高校數學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專業需求及就業需求,高等數學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良好效果。針對概念性內容,由于它的形成過程本身就體現了一種創新思維,如果在講解過程中采用發現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啟發學生積極主動的研究事物客觀屬性,發現事物發展的起因及內部聯系,找出規律,進而掌握概念及原理。學生可以全程親身參與概念產生的創新思維全過程,學會通過現象了解本質,讓他們的思維真正與這些重要概念所蘊含的數學思想融合,這樣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數學課程理論性較強,講課過程中,與學生一起邊講課邊探究,學生可以親自體驗定理產生的創新思維全過程,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學會使用比較分析、演繹、歸納、等研究方法。同時在發現探索的過程中,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利用學生產生的新奇困惑,激起他們的大膽猜測,從而促進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有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高等數學課程應用性比較強,有很多靈活多變解法多樣的計算題和應用題,在解題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討論,各抒己見,再共同總結歸納出解決問題的一般性方法,能讓學生學會從多角度多途徑思考問題,善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這樣能讓學生的思維活躍,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很大幫助。
總之,高校數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如果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孫小禮.數學·科學·哲學[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
[2]許鎮輝,陳翰林.論高等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開發[J].教育教學研究,2009.
[3]陳愛清,王勝利,葉留青.高等數學教學模式創新及內容與方法改革研究[J].課程與教材,2010.
[4]謝曉默.注重個性發展,堅持因材施教[J].高等理科教育,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