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衛平
(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農機安全監理站,陜西 西安 710500)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從古至今,在社會的發展歷程中,其首要解決的問題便是人民的溫飽問題,其農業的發展事關我國人民的生活,因此解決農業所遇到的問題一直是我們國家所關注的。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產量低,且在古代土地不屬于人民,大多的耕種及收割全靠人力完成,人民吃不飽飯。隨著時間的遷移,我國發展迎來了一個新時代,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尤其工業,機械的制造及應用范圍逐漸擴大,其在農業中可使用的機械種類逐漸變多,如各種類型的耕種機,收割機等,加快了播種及收割的速度,降低了我國農民的勞動強度,其合理的機械設計增多了土地的產量。現今我國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農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國家提倡的因地制宜增加了土地的產量,現今農民除了解決了溫飽問題外,還可以以農業作為主要的經濟來源,將農作物進行變賣,如此促進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民以食為天,要發展必先解決的便是人民的溫飽問題,我國人口眾多,在發展初期解決溫飽是一個大難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迅速發展,借鑒歐洲國家的耕種模式,將農業與機械相結合,加快了我國的農業生產。其現今,農業生產主要靠機械完成,在提高產量的同時,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強度。
(1)耕種機,收割機的使用。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在發展工業的同時,我國重視農業生產,創新性的將機械與農業相結合,在研制種子,農藥等的同時,研制不同的播種方式,將其結合起來,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進行種植,加快了我國農業的生產。現今最常使用的便是收割機,旋耕機,拖拉機。
(2)自動化灌溉技術的應用。現今自動化的灌溉技術的投入使用獲得了一致好評。將雨季的水進行儲存,當旱季來臨時再對農作物進行灌溉,改善了氣候對農作物的影響,保障了農業的產量,促進農業的發展。此外,自動化灌溉技術的改進也并未停止,先后采用了孔口滴頭、微噴灌溉設備、流量滴灌設備等多種先進設備與自動化灌溉技術融合,創建了新型試驗示范基地。
(1)農業機械設備落后。我國的農業機械設備相較于發達國家,其機械設備較落后,且對機械設備的保養及維修不重視,導致機械損耗嚴重,農業生產還是比較緩慢。我國地形多樣,有的區域現在大型的機械不能使用,難以達到規模化。現今我國的農業生產很難達到全面機械化,人力仍舊占主要的部分,其灌溉方式也比較單一,會對水資源造成浪費。
(2)科技含量較低,自我創新意識低。我國的農業機械的設計大多是參考國外的設計,并沒有將我國的地形地貌與機械親切的結合起來,導致土地利用率低,難以達到市場的要求,制約了我國農業機械自動化的發展。
(3)地形地貌多樣,農業發展不平衡。現今我國農業的發展不平衡,一些地形地貌良好的地區農業發展迅速,但地形復雜的地區卻仍停留在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中。其土地質量好的區域生產量已經達到了極致,很難再向前發展。但地形復雜的地區,有的土地甚至還未開發出來,導致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1)提高對機械維修保養的意識。機械化生產加快了農業的發展,但對機械經常使用不加以保養會降低機械的使用年限,增加農業生產成本,因此注重對機械的維修與保養尤為重要。
(2)提高創新意識。在借鑒國外的設計的同時,也應與我國的現狀相結合,我國地形地貌多樣,對于地型復雜的區域應注重開放,設計符合該區域的機械設備進行使用,提高該區域的經濟發展,改善其土地的產量。
(3)完善管理制度。我國農業的工作人員大多專業素質不高,應對其進行適當的培訓,同時應杜絕管理人員濫用職權,避免降低產量。
機械自動化的加入提高了我國農作物的產量,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強度,但我國農業機械自動化同時存在著一些問題,如:缺乏創新性,區域發展不平衡等,應對這些問題提高意識,盡快解決,以改善我國的農業生產,促進我國的經濟增長。
[1]潘思辰. 農業機械自動化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與發展分析[J]. 農業科技與裝備, 2016, (4):45-46.
[2]周晨龍. 我國農業機械自動化發展現狀及其制約因素研究[J]. 企業導報, 2015, (12):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