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欣
(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吉林 132000)
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生產、服務與管理為一體的高技能、專業性人才為主要目標,對社會生產率與生產質量的提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移動互聯網開始進入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展開學習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需求,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深入學習能夠產生重要影響。文章將基于高等職業教育的實際情況加以分析,分析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方式,希望能夠對相關研究活動帶來一定借鑒價值。
傳統的高等職業教育過程中多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教師講解、學生傾聽,學生實際在課堂學習中的參與度不足、話語量較少。移動互聯網技術與高等職業教育的融合,能夠為學生搭建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教師可以借助微信公眾號、QQ或者是教學APP軟件等,構建一個便于學生與教師之間交流的平臺。學生存在任何問題均可以通過軟件實時向教師發出提問,教師也可以基于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動態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學習進度。
教師還可以邀請畢業生、企業管理人員等參與到平臺交流過程中,介紹當前企業中實際工作現狀、專業技術要求先轉高等等。畢業生可以基于自身的工作經驗,為在校生介紹個人的工作經驗等,打造良好的學習與交流氛圍。
互聯網技術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應用,可以基于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分析,融入更多學習資源,創新職業教育的形式,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且可以借助移動終端充分利用個人的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且打破學習時間的限制、學習空間的限制等。比如教師可以采用慕課等方式,融入大量的學習資源,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或者合作學習等,打造開放性的學習環境。
慕課教學期間,可以將教學內容劃分為若干個小版塊,制作成為短小且精美的視頻。課程教學視頻時間控制在5分鐘到15分鐘之間,且課程平臺多基于Android和iOS的移動應用App予以設計,能適配大多數的智能手機屏幕,更有利于學生隨時隨地的移動學習。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借助“微課”、“網易云課堂”等各類在線教育網站開展教學活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搜索各類學習資源,使自身能夠成為學習的主人,基于自身的專業能力、時間安排等靈活開展學習活動,比如可以慢放內容、重放視頻內容等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傳統高等職業教育期間,多比較關注課堂講解,學生學期考試后的成績等,但是對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態度以及價值觀念的關注程度不足。素質教育理念下,需要轉變教育評價的方式,注重動態全程性反饋,構建多元化考評機制。
比如教師可以借助移動互聯網對學生的某個單元、章節學生情況進行測驗,了解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下,能夠使教學考核評價活動更加簡單,且能夠借助互聯網實現是實時測評,在各個單元學習內容結束之后,學生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展開自主測評活動,了解自身的學習現狀,且可以通過互聯網參與各類模擬操作活動等,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互融合。
教學評價期間教師不僅僅需要關注學生的理論課程考核成績,更需要關注學生學習期間的創新想法、合作意識以及探究能力等等,培養學生積極探索、主動研究,增強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能力與職位競爭能力。教師可以通過移動互聯網搭建良好的互動平臺,學生可以借助互聯網向教師提出問題、教學方法的相關建議,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互聯網技術在高等職業院校教育期間的應用,能夠實現“教”與“學”的智能化發展,突破學習期間時間、空間的限制。教師可以通過巧用移動互聯網技術,搭建全方位交流平臺;提供豐富性學習資源,創新職業教育的形式及注重動態全程性反饋,構建多元化考評機制等方式,改善傳統高等職業院校教育期間存在的問題,挖掘學生更多的潛在能力,為高等職業院校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機會,為其專業知識的深入學習及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1]金明.高職院校移動互聯網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以蘇州高博軟件技術職業學院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15,(4):37-39.
[2]胡春森.移動互聯網下的市場營銷高等職業教育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5,(1):54-56.
[3]戴浩.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協同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探討——以移動互聯網專業建設為例[J].軟件,2014,35(3):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