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怡,韓 琳,余朝閣
(1.沈陽工學院 生命工程學院,遼寧 撫順 113122;2.沈陽農業大學 園藝學院,遼寧 沈陽 110866)
為了解新生對專業及就業的認知和規劃,筆者對一學院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大一學生做了實證調查,以實際調查數據為基礎,分析他們的職業觀現狀以及對實踐教學的一些建議和要求,希望給當前的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教育帶來幫助。
(1)調查關于學生上大學的目的。調查統計顯示:把學習知識看成是提高和武裝自己,增大就業率的學生比率為90%,認為只是為了學歷的學生比率為1%,認為只是想體驗大學生活的學生比率為4%,認為上大學只是為考研做準備的學生比率為5%。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同學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學到真正實用的知識和技能。因此,高校專業課程的設置要切合實際,要真正滿足學生的求知所需。使學生具備現代園區規劃設計、現代設施工程設計和設施企業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2)調查關于學生是否制定了自己的職業規劃。調查統計顯示:對自己有詳細的職業規劃并會為此而努力的學生約占30%;表示沒有想過做職業規劃的學生比率為3%;而那些表示想過職業規劃但不知道能否實現的學生比率為62%; 5%的學生表示順其自然。因此,高校可以引導學生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和實施方案,并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以提高學生實用的知識技能,為學生畢業的就業提供保障。
(3)調查關于學生選擇何種理想的就業單位。調查結果顯示:選擇國家公務員或事業單位的學生比率為53%,選擇設施相關企業的學生比率為38%,選擇自己創業的學生比率為10%,選擇到農村基層的學生比率為0。由此可以看出,如今的大學畢業生難就業并非是市場供大于求,根本原因是個人的就業意愿和市場實際需求脫節。要把握當前人才培養新的趨勢,企業人士積極參與高校的教學中,有利于企業人士把人才需求信息反饋給高校,促使高校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計劃,培養出更多適應企業需求的專業農業人才。
(1)關于學生希望在實習單位實習時間的長短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希望實習期為半年的學生比率為45%,選擇3個月的學生比率為35%,選擇1個月的學生比率為16%,選擇半個月的學生比率為4%。從統計中看出有80%的學生希望實習期在三個月以上,充分說明多數學生希望獲得更長的實習期,充實自己的實踐技能,以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工作。因此高校應該適當延長學生的畢業實習時間,使學生能夠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
(2)調查學生寫畢業論文的時間。調查結果顯示:希望從大二下半年開始寫畢業論文的學生比率為3%,32%的學生選擇在大三上半年開始寫畢業論文,35%的學生選擇在大三下半年開始寫畢業論文,29%的學生選擇在大四上半年開始寫畢業論文。希望在大三下半年開始寫畢業論文的學生比例最大,說明大多數同學希望在大一和大二兩年學好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然后大三再開始論文。高校應將重要專業課程安排在大三的下學期之前學完,這樣就不會在時間上與畢業實習相沖突,方便大三學生寫論文。
(3)調查學生希望通過什么方法來提高設施專業技能。調查統計顯示:希望通過參加學校的教學實習來提高設施專業技能的學生比率為46%;希望在放假期間到企業實習的學生比率為22%;希望自己能夠深入設施基地去實踐的學生比率為32%;表示通過查閱資料獲取技能知識的學生僅比率為1%。因此,高校應該在教學中引進企業管理,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設施專業技能。
(1)對學生希望在專業上學到哪方面的技能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希望學到關于農業設施等相關領域的設施設計與建造知識的學生比率為45%,學到設施栽培與管理技術的學生比率為23%,學到農業設施等相關領域管理技能的學生比率為27%,學到設施生產技術推廣的比率為5%。從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多數學生對農業設施設計與建造、管理技能和設施栽培與管理技術知識較感興趣。而設施農業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科學,它涉及生物、工程、環境等。我國目前設施農業生產水平和科技偏低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設施農業專門人才。
(2)對學生認為專業中農、工課程的合適比率的調查。調查顯示:21%的學生認為農、工課程的合適比率應該各占50%;認為農業應該比工程占更大比率的學生占15%;認為工程應比農業占更大的比率的學生占46%;認為可以按生產需求確定的學生占18%。設施農業是多學科的綜合發展與應用,農、工課程所占比率一定要體現專業設置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