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瑋
摘 要:市場經濟體制是指以市場機制作為配置社會資源基本手段的一種經濟體制。它是高度發達的、與社會化大生產相聯系的大商品經濟,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經濟資源商品化、經濟關系貨幣化、市場價格自由化和經濟系統開放化。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政府只能作為經濟運行的調節者,對經濟運行所起的作用只是宏觀調控。
關鍵詞:市場經濟;重要性;對策
一、市場經濟體制下質量技術監督工作的重要性
質量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提高產品質量必須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加強政府宏觀指導和監督管理,動員全社會各方面力量,形成企業、政府、社會綜合治理的合力。我國質量工作現狀需要加強質量技術監督工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既是重要的行政執法部門,又是重要的經濟管理部門。目前我國質量工作雖已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績,但同時由于各地以及企業認識的不盡一致,使質量工作呈現出發展不平衡的狀況。提高產品質量,既要靠市場機制,也要靠政府進行宏觀調控和嚴格的依法監督。在質量效益型企業逐步成為我國經濟主流的同時,產品淺層與深層次質量問題逐步暴露出來,我國產品質量存在產品檔次偏低、可靠性差、質量不穩定等問題。并且與國際慣例接軌多數企業已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仍有一部分企業消極觀望。有不少企業質量意識淡薄,質量管理滑坡,產品長期“一貫制”;有的企業片面追求產值和短期效益,缺乏長遠觀念,后果必然是產品無市場,成為市場競爭的犧牲品。同時假冒偽劣雖然受到嚴厲打擊,但其肆虐狀況仍在一些地方嚴重存在。
二、做好質量技術監督工作的對策
1.嚴格質量監督管理
圍繞貧困地區制酒、建材、農畜產品加工等重點產品和小型企業、鄉鎮私營企業,要強化產品質量跟蹤,確保其得到有效監控,使重點產品可比性跟蹤監督抽查合格率達80%以上。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一是強化對標準化工作的宏觀管理,推動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制定一批服務標準規劃,來提高城市的服務質量水平。二是進一步強化法制計量監督,進一步加強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的監督管理工作;開展企業計量檢測體系與企業產品質量、經濟效益關系的調研工作。三是積極推進名牌發展戰略。要根據當地的實際,保護一批老名牌,擴張一批大企業集團,培育發展一批以農畜產品為主的新名牌,力爭使本地70%以上的重點企業、名牌企業通過質量體系認證。
2.堅持打假工作的進行
打假工作是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一號”工程。要進一步完善質量技術監督系統與其他行政執法部門的橫向聯合執法機制,實現各部門的優勢互補。緊緊圍繞貧困地區制假售假問題嚴重的特點,要主動與農資、工商等相關部門配合,堅持深入到農牧業生產第一線,加大農用產業中的材料,原料的抽查力度,徹底解決坑農、害農事件的發生。
3.加大激勵和違法失信懲戒力度
企業要建立和完善鼓勵質量改進的激勵機制。加大執法監督,做好質量投訴的調處,打擊、懲戒違法、失信行為。幫助消費者解決消費中的質量投訴,充分借助新聞媒體,對質量問題嚴重的產品進行公開曝光,建立引導消費的機制。通過監督、查處、完善制度建設,在質量監督中推動整個社會誠信程度的提升,營造以人為本、充滿關愛、相互信任的良好的消費環境和發展環境。
4.加強技術質量監督隊伍建設
技術質量監督需要有一支高素質的監督隊伍,因此需進一步加強質檢隊伍建設。要正確處理好監督管理與主動服務的關系,去找到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要加強對熱點、重點產品的監督抽查,正確引導消費。要把監督檢查,正確引導消費。要把監督檢查工作作為“取信于民,為民服務”的民心工程來抓。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堅決治理和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從而為質量技術監督各項工作的落實提供隊伍保證。
總之,質監工作只有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服從服務這個大局,才能更好地發揮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職能作用,在結構調整、產品升級、經濟增長中有所作為,才能促進當地產品質量穩定提高和本系統各項事業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