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衛
摘 要:本文首先闡述了綠色酒店的相關概念和發展現狀,接著分析了當前我國綠色酒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措施,旨在說明綠色管理在我國酒店未來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酒店管理的綠色化發展提供相關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綠色酒店;管理;問題;對策
一、綠色酒店概述
所謂綠色酒店,就是在提倡環保的前提下,為消費者提供綠色、舒適、安全的住宿環境的酒店。而綠色酒店的管理模式則是指將酒店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理念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與傳統的酒店過于重視經濟效益相比,綠色酒店在發展過程中則是把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有效結合,更加注重安全、環保和健康的服務,從而實現酒店的可持續發展。
在綠色酒店管理模式中,具體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在酒店的經營管理過程中,融入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二是在酒店的生產服務中,有效節約資源,提高對資源的利用率;三是在衛生處理上,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通過這樣的細化管理,從而有效實現酒店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的共同發展。
隨著綠色管理的理念的深入,我國許多酒店紛紛展開綠色管理模式,以國外豐富的管理經驗作為藍本,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逐步開始了中國特色的綠色酒店管理模式。由于我國綠色酒店起步較晚,當前的綠色酒店管理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大管理力度,提升管理質量,以促進酒店綠色管理的長足發展。
二、我國綠色酒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認知度不高
1. 酒店方面
由于酒店綠色管理是新興的管理模式,國內許多酒店的管理者和員工對綠色管理沒有清晰的認識,使得在開展綠色管理的過程中,不知如何正確實施。許多酒店的管理者對綠色管理的認知只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入去探究,加上國內缺乏綠色酒店管理知識的培訓機構,因此雖然一方面在積極地宣傳綠色酒店的管理模式,但另一方面是不能得以真正的實施,從而導致很多酒店并未真正開展綠色管理模式。
一些酒店為了順應綠色管理的倡導,沒有真正了解綠色酒店管理的內涵,就盲目地開展所謂的“綠色”管理模式。比如在提倡環境保護時,就在房間內放置一些綠色植物;在提出資源節約時,就對方面設施進行減少,或對消費者的日常用品進行減少。這些錯誤的方式不僅滿足不了綠色酒店的發展要求,還可能造成消費者的不滿情緒,給酒店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同時也與綠色發展理念背道而馳。
2. 消費者方面
除了酒店方面缺乏對綠色管理的認識外,消費者方面同樣缺乏。部分酒店根據綠色管理的要求,配置了性能較好的綠色管理設備,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由于綠色環保產品價格相對較高,酒店付出的成本也就有所增加,因此在消費者住宿時就需要支付更高的住宿費用。對于消費者而言,絕大多數人都不愿意花費更高價格去居住綠色酒店,而只愿意花費較低價格居住傳統酒店,這也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綠色酒店的發展。由于經濟利益的沖突,消費者缺乏對綠色酒店的整體認識,導致消費者沒有從實際行動中支持綠色酒店的發展,我國目前的綠色酒店發展依然緩慢。
(二)資源條件制約
對酒店而言,綠色管理的發展意味著酒店需要做出巨大的改變。無論是管理設施還是經營策略的轉變,都需要大量的技術和經濟支撐。在管理設施上,則面臨著對酒店整體結構的改造和升級、酒店內部設施的改進以及綠色產品的引入;在經營策略上,則是要對管理模式、經營理念等方面的轉變,意味著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金錢去培訓酒店員工。也就是說,要真正實現酒店的綠色化管理,就必須付出許多的時間和金錢,這就造成了酒店管理者思想上的動搖。此外,由于綠色酒店在我國仍處于新興狀態,許多地方還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盲目開展綠色管理則很可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許多酒店保持觀望狀態,不愿意花費高額的資金去促進綠色酒店的規劃和改造,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綠色酒店的發展。
(三)管理秩序混亂
1. 企業內部
對于人員流動性很大的酒店企業而言,實現短時間內經濟效益最大化是酒店的經營管理目標。而綠色酒店的管理理念則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酒店的總體目標的實現,主要體現在綠色酒店需要的酒店成本較傳統酒店要高出許多。而酒店經營者要想通過綠色酒店實現短期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則必然要提高消費者的消費價格,這很有可能造成客流量的減少。
此外,部分酒店管理者對綠色管理認識不夠,缺乏環保意識和責任意識。為了順應綠色管理的口號,弄虛作假,將價格低廉的非綠色產品投入到酒店生產經營中,造成了酒店綠色管理秩序的混亂,達不到想要的管理效果。
2. 市場環境
由于酒店能夠實現短時間較高的經濟收益,我國酒店行業之間存在很大的競爭性。部分酒店為了獲取更多的客源,刻意進行降價消費。與此同時,綠色酒店在市場中并沒有規范的管理秩序,酒店之間存在管理、服務等方面的差異性,從而導致了市場環境的混亂,不利于綠色酒店的發展。
(四)監管力度不夠
1. 企業方面
由于綠色酒店理念發展緩慢,許多酒店人員對綠色管理沒有清晰的認識,導致酒店的綠色管理執行力度不夠。在酒店企業內部,缺乏相關的綠色管理監管制度,從而造成對酒店員工行為監管的缺失。員工在日常的生產經營中,沒有將環保要求進行落實,長此以往,則會導致酒店管理的松弛,不利于綠色化發展。
2. 政府方面
隨著綠色酒店的發展,政府部門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出臺了系列的法律法規文件,然而在執行過程中卻沒有做到對綠色管理的有效監管。主要原因是一些政府部門還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錯誤思想,沒有從根本上做到對環境污染的控制和監管,導致很多酒店仍然存在污染嚴重和資源浪費的現象,不利于綠色酒店的發展。
(五)營銷方式落后
在綠色酒店的發展中,許多酒店企業仍然沿用傳統的經營管理方式和營銷手段,并沒有隨著市場經濟的變化而變化。而這樣的理念是以實現短期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的,與綠色酒店的管理目標并不相符,部分理念甚至有很大的沖突。通過這樣的理念來對綠色酒店進行宣傳,不僅達不到想要的效果,還有可能適得其反,不利于酒店的綠色化發展。
三、酒店管理綠色化發展的對策
(一)提高對綠色酒店的認識
隨著綠色酒店的發展,酒店應該逐步轉變思想,提高對酒店綠色管理的認識。對酒店的管理者而言,要充分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綠色酒店管理經驗,再結合酒店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形成符合酒店發展要求的綠色管理辦法,并注重對綠色管理的落實,營造綠色環保的管理氛圍。此外,還要注重對酒店員工的綠色管理培訓工作,增強員工對綠色環保的認識,提高員工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在培訓過程中,要對員工的工作進行細化,融入節能減排和資源節約的管理理念。還可以采取有獎激勵的方式,對表現優秀的員工給予獎勵,從而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二)完善酒店管理制度
由于目前國內的綠色酒店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酒店管理制度很不完善,而綠色酒店又是未來酒店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具有前瞻性的。因此,酒店管理者要從長遠出發,制定綠色酒店的長遠發展計劃。在綠色酒店的發展初期,則是需要加強對酒店的人力、物力和技術上的投入,切實做好酒店由傳統管理模式向綠色管理模式的轉變工作。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則是要在借鑒國外成熟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國情,最終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酒店企業綠色管理模式。
(三)加強酒店監管力度
針對酒店企業內部監管不力的問題,則需要在酒店內部建立專門的環保監管部門,全面開展綠色管理的監督工作,提高酒店人員對綠色管理的執行力。該部門的成員具備全權監督酒店內部管理的權利,一方面,能夠對酒店生產經營的全過程進行監督。比如:對生產原料的監督,主要檢查原料的健康和安全,同時保證原料的環保性能;對生產設備的監督,主要是檢查設備生產過程中是否會造成污染,對資源的利用率如何。另一方面,還要對酒店員工進行監督,檢查是否將綠色環保的理念落實執行。在這一點上,為了更好地調動員工的環保積極性,酒店還有設立獎懲制度,對于認真負責、踐行環保的優秀員工要進行物質和精神獎勵,對于偷懶耍滑、故意破壞的員工則要給予相應的處罰,切實保證綠色管理的順利實施。
(四)制定新的營銷策略
1. 開發和生產綠色健康的產品
將酒店設計成綠色環保的形式,能夠有效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促進酒店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的共同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酒店整體的設計上,選擇健康的環保型材料進行建設,同時加強客房的舒適化設計,保證客房的自然光照和通風;二是房間內部的設計,在客房的合適位置擺放綠色植被,還可以在書桌等位置擺放一些雜志、書籍或圖冊,滿足住客的不同需求;三是飲食方面,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為食客提供新鮮的綠色食品,同時注重對食品的多樣化設計,在這一點上,酒店可以與附近的綠色生產基地建立合作關系,專門為綠色酒店輸送健康綠色的蔬果。
2. 制定合理的產品價格
由于綠色酒店的建設和生產經營成本都較傳統酒店更高,因此可以適當提高產品的價格,但是不能過高甚至超過顧客的消費能力。在產品價格的制定上,要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和大眾的消費水平,合理制定符合綠色酒店的產品價格,從而實現經濟收益和環境保護的雙贏。
3. 選擇最節約最綠色的營銷方式
在綠色酒店的宣傳營銷方面,則是要圍繞綠色酒店的發展宗旨,即健康、環保、節約、節能和低碳,充分宣傳綠色酒店的優勢。可以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建立綠色酒店的官方網站,擴大綠色酒店的知名度和推廣力度,向觀眾展示綠色酒店的發展情況;同時,建立相關的營銷網絡平臺,可以通過網絡銷售的方式拓寬銷售渠道,促進酒店的綠色化發展。
四、總結
綜上所述,綠色酒店在我國酒店的發展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健康、環保、節約的發展理念是未來酒店的主要發展方向,因此加強對綠色酒店的管理尤為重要。由于國內的綠色酒店還處于發展初期,很多方面都不完善,因此需要國內酒店齊心協力,投入到綠色酒店的建設中,大力推動綠色酒店的發展,為我國未來的酒店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樊平.我國綠色酒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12):50-51.
[2]吳剛.酒店綠色管理理念的內涵闡釋與實踐方式研究[J].現代商業,2016(02):90-91.
[3]李莉.社會責任視角下的綠色酒店管理[J].WTO經濟導刊,2012(09):66-68.
[4]楊芳.節約型酒店管理探析[J].旅游縱覽(行業版),2011(10):20.
[5]張陽.論現代酒店的綠色管理[J].經濟研究導刊,2011(17):200-201.
[6]陳的非.綠色酒店——我國酒店業永恒的選擇[J].當代經理人,2006(0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