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環境重視度逐漸提高。景觀設計能夠為人們營造良好城市環境,使環境得到美化、提高生態保護能力。植物在景觀規劃中占有重要地位,對景觀設計美化程度有極大影響,使景觀規劃性能得到提升。因此要重視景觀設計中植物的應用,深入探討植物空間構成方式,為景觀設計合理性提供參考。
關鍵詞:植物空間構成;景觀設計;優化策略
景觀設計是城市化進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有重要作用。植物作為景觀設計中主要構成因素,不僅能夠美化環境,還能緩解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間矛盾,使城市建設水平提升,為人們提供良好生活環境。植物功能特性的實現需要在合理空間構成條件下實現,因此在進行城市景觀設計時,設計人員要重視植物空間構成因素,使其融入城市整體景觀設計規劃中,提高城市景觀規劃質量。
1 影響植物空間構成的主要因素
1.1 植物大小
植物空間構成形式以及具體范圍受植物大小影響較大,若所使用的植物體積較大,則在景觀設計中需要較大空間,使植物具體空間構成得到確定。例如,采用大中型喬木進行設計,其樹干與樹冠構成了整個空間的垂直面與頂平面,其空間范圍已經固定;若使用高灌木或者小喬木等進行設計,則在空間垂直面能夠形成圍合局面,實現空間的劃分或聯通;而地被植物和矮灌木質地、顏色等的不同可以對地平面的構成提供條件。根據植物大小的不同,可以實現不同空間的營造,使植物應用效果更加突出。
1.2 植物色彩
植物有著豐富的色彩,雖然色彩不會對空間構成產生實際的影響,但能通過空間氛圍的營造表達不同情感,使空間構成質量得到提升。將色調存在差異的植物進行合理配置,通過顏色反差營造不同視覺感受,增加空間層次,提高觀賞性,使空間規劃與景觀設計間更加和諧。色調不同,帶給人們的感受也有所不同。例如,顏色較深的植物會使人情緒低落,并且在視覺上產生壓迫感,有空間縮小的錯覺;而淺顏色植物給人的感覺更加舒適,甚至感覺空間擴大了。
1.3 植物質地
根據植物葉子形狀、大小、樹干形狀等的不同,植物的質地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植物質地同樣很豐富,可以與植物色彩相配合,實現對景觀設計水平的提升。質地的不同同樣會帶給人們不同感受,例如,纖細的樹干使人產生柔和安靜的感受,而粗壯的樹木使人感覺安全、可靠。
2 植物空間構成與景觀設計和諧策略
2.1 劃分、完善空間
在景觀設計中,植物作為天然的自然因素,不僅為用戶提供了極好的視覺享受,而且還美化了空間。植物憑借其生態和觀賞功能,能夠獨立構成空間,還可以與其他設計要素共同構成空間。比如,為了強化或者削弱地形高低起伏給地表空間所構成的影響,可以通過將植物栽種在地形表面頂端、山脊或者高地處,給人一種虛擬的地形空間效果,從而大大增強了地形表面的空間效果;再如,為了使得低洼地區給人一種更加通透的視覺感受,在這些地方種植一些低矮的植物,可以讓觀看者看起來更加透空。除了地形要素,植物還可以與山、水、道路以及周邊建筑等要素構建出多種多樣的空間類型。植物在與其他設計要素共同構成空間時,植物還能根據地形地勢的起伏狀況、水文特征、周邊道路曲折狀況以及場地使用功能等因素,采用似連似分、多分少連等等多種多樣的配置方式,為空間增添不少色彩。此時,植物在空間構成和景觀設計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與大空間分割,然后實現了小模塊空間之間的重組,完成了一系列和諧全新次空間的建設。這樣的空間劃分設計思想,同樣可以適用在建筑方面。比如,當一個空間的兩面或者三面是圍墻或者建筑的時候,那么剩下的空間就可以用植物來填充。在利用植物對剩余空間進行完善或者“圍合”時,通過運用線型的植物種植方式,將植物與周邊孤立的要素有機的聯系起來,組合出合理的圍合面。
2.2 聯系空間
植物除了具有獨特的觀賞功能和生態功能以及能夠與周邊的設計要素構建出完美的空間等作用外,還可以通過植物構建出相對和諧完整的空間聯系。所謂的“聯系空間”,也就是說植物在空間中起著引導游客等人一步一步走向目的地的功能,這時候,植物就好似像是一扇扇門、一堵堵墻,引導游客在植物所聯系的空間中,不停的轉換和超越。植物在聯系空間時候,既可以通過樹冠來改變空間的頂平面,更可以有選擇性、有目的性的組建一系列的空間序列。植物可以通過有效地“擴大”和“縮小”空間,進而改變游客的視線,構建出欲揚先抑的空間序列。在這個過程中,植物通過變動地形,將空間范圍調整成多個方面,從而營造出豐富多彩的空間序列。
2.3屏蔽視線
植物在實現空間構成與景觀設計和諧的過程中,不僅具有劃分、完善以及聯系空間的功能,而且還具有屏蔽視線的功能。而在這一功能中,又具體分為障景和控制性私密性兩方面。所謂的障景,就是指那些可以同時起到抑制視線、引導視線轉移的的功能的屏障植物。最為常見的是直立的屏障,有效地控制了景色進入游客的視線,一方面將美景收入到游客的眼底;另一方面,將障物擋在視線之外。實際的景觀直接決定了障景的效果,比如使用不通透的植物,能夠完全屏蔽視線的通過;而使用封閉視線不同的植物,則能夠起到漏景的效果。為了使得植物障景達到良好的視線效果,需要設計者從觀賞者的角度出發,充分考慮被障景的高度以及觀賞者與被障景物的距離等各種要素,再進一步決定植物屏障的高度、位置以及配置。
控制私密性是屏蔽視線的另外一種作用。控制私密性的原理在于利用能夠阻擋住人們視線的植物,對所要保護的區域進行空間圍合。這種做法的目的在于將空間和在周邊環境完全隔離。控制私密,與障景相比,最大的區別在于利用景色對空間進行重新整合、圍合,從而構建出獨立的空間,封閉了所有出入空間的視線;而后者,則是有選擇的屏障視線,并且允許游客的視線可以在自由屏障內自由穿行。植物的品種、大小以及觀賞者所處的位置等等要素將會直接決定植物所起到的控制私密的程度。從植物高度來看,假如植物高為1.2米,那么,會給觀賞者一種安全感,但是如果高度達到了1.5米,那么,空間的私密性提高,當植物變得更高時,控制私密性將變得更強。
結束語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市景觀設計成為關注重點。提高景觀設計水平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為人們營造良好生活氛圍,使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植物在景觀設計中有重要作用,利用植物進行空間建設,能夠使景觀規劃構成更加合理,為人們帶來美的感受,使景觀設計質量得到提高。因此要提高設計人員專業水平,提高空間聯系水平,靈活運用植物顏色、大小以及質地等不同特性,使景觀設計與植物空間融合,實現二者的和諧統一。
參考文獻:
[1]張雪.中國古典園林植物景觀空間構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6(8).
[2]李鵬程.淺析景觀設計中植物空間的營造[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4).
[3]陳文麗.淺談園林景觀中植物空間的構成與營造[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7).
作者簡介:李艷彬,23023019900519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