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智華
摘要:本文運用安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將風險管理理念引入索道運營管理中。運用風險識別、風險評價的流程方法,找出索道運行及維護中存在的風險,并對各種風險及其危險程度進行評價,在此基礎上,提出風險控制的具體措施。運用風險管理有利于控制或減少索道運營中存在的風險,防范事故發生,提高安全管理的精確度,促進決策的科學化。
關鍵詞:索道;風險管理;風險識別;風險評價;風險控制。
一、風險管理理念的引入
風險管理涉及各個行業,每個行業都有其自身的特點。索道企業風險管理是指運營維護過程中,對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因素進行識別、分析、評估,以最低成本實現最大安全保障的過程。風險管理的主體是管理人員,客體是生產活動中的風險或不確定性。
索道作為特種設備,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為了有效地提高索道運行的安全可靠性,并且盡可能地控制或減少風險,避免事故的發生,必須對風險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管理。
二、風險管理的流程
運用安全系統工程的方法進行索道運營工作中的風險管理,可以將風險管理看成是一個完整的系統,通過對存在風險的各個環節進行分析,找出風險管理的薄弱環節,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出管理措施,實現風險管理的目標。
(一)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第一步,即識別索道運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危險源和風險因素,對它們的特性進行判斷、歸類,并鑒定風險性質。風險識別的目的是減少系統的不確定性,亦即發現引起風險的主要因素,并對其影響后果做出定性的估計。該步驟的要點是:明確風險來自何方,并對風險事項進行分類量化。
(二)風險評價
風險分析和評價是在對風險進行識別的基礎上,對識別出的風險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估計風險發生的概率、風險范圍、風險嚴重程度、變化幅度、分布情況、持續時間和頻度,從而找到影響安全的主要風險源和關鍵風險因素,確定風險區域、風險排序和可接受的風險基準。在分析和評價風險時,既要考慮風險所致損失的大小,又要考慮風險發生的概率,由此衡量風險的嚴重性。風險分析和評價我們采用風險影響圖分析法,考慮到復雜性和可操作性,在此我僅從頻率和后果嚴重度兩個因素著手。
1、 頻率
頻率指的是特定的事故、傷害或其他損失可能出現的程度。在風險辨識的過程中,可以獲取一些相關的信息。對歷史損失、傷害和事故數據的分析中也有助于確定頻率。但是,使用頻率對風險來進行評價,沒有一個通用的量化標準,不能用確切的數字來表示,而只能使用高、中、低來衡量。
2、 后果嚴重度
后果嚴重度是對損失的衡量,同頻率一樣,仍需通過個人的判斷來確定,可以用高、中、低來表示。也可以部分用量化指標通過成本來表示,風險的成本可分為直接或間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醫療費用、設備維修以及設備更換的費用等。間接成本則難于衡量,例如生產力損失、設備損耗、給同事帶來的壓力、道德以及人員培訓及可能的替換成本等。
(三)風險監控
風險監控就是通過對風險識別、估計、評價、處理進行全過程的監視和控制,從而保證風險管理能達到預期的目標。監控風險實際上是監控生產活動的進展和環境的變化,其目的是:核對風險管理策略和措施的實際效果是否與預見的相同;尋找機會改善和細化風險控制計劃,獲取反饋信息,以便將來的決策更符合實際。風險監控還沒有一套公認的技術可供使用,由于風險具有復雜性、變動性、突發性、超前性等特點,風險監控應該圍繞風險的基本問題,制定科學的風險監控標準,采用系統的管理方法,建立有效的風險預警系統,做好應急計劃,實施高效的風險監控。
風險控制是全部風險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方面。風險控制的主要方法有三種:一是風險歸避;二是風險控制;三是風險轉移。有些風險則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加強控制措施來減少或控制所面臨的風險,防止出現傷亡事故。
1、風險規避
風險規避是指不從事可產生風險的任何作業,這也是控制風險的最有效的方法。在索道運營維護過程中,有些風險是可以避免的。例如,由于防護意識不強,對設備缺乏必要的保養和維護、錯誤的使用安全防護及救援設備、不進行安全檢查、違反操作規程等。有些風險則需要現場管理人員根據對風險的知識經驗,判斷是否應該采取某種行動。
2、風險控制
在索道運營過程中,有許多風險是必然存在的。對于這些風險,只有通過制定相應的措施,盡可能地控制或減少風險。制定風險控制措施,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1)加強教育培訓,提高風險意識與應急處理水平。經過良好的教育與培訓,可以提升員工的知識素質,增強總結經驗的能力,從而提高他們在處置風險中的獨立判斷能力,高效地完成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在工作中受到的傷害。
(2)遵守操作規程或預案程序。對于特定的設備、防護裝備以及救援工具,都有一套特定的操作規程;對于特定的各類緊急情況,也制定了相應的預案。這些操作規程與預案為工作人員的行動與程序提供了指南,根據這些指南,可以有條不紊地執行工作。
(3)加強設備檢查維護的力度與頻度。對設備的日常運行管理和維護嚴格按照日檢表進行日常的定期巡視檢查,對發現的隱患積極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嚴格執行設備早晚巡檢制度;制定詳細的月檢工作計劃,精心組織實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檢修工作,有效的保證設備持續高效運轉;對重點部位加強檢查、維護管理,制定針對性的檢查維護制度。切實做好設備定期檢驗檢測。
(4)制定和完善各類應急處理預案,提高突發情況的應對處置能力。結合索道實際情況,制定《緊急驅動程序》、《緊急救護程序和預案》、《緊急事件處理預案》、《防火預案》、《防汛預案》、《防雷預案》、《防臺風預案》等各類應急處理預案,并組織員工學習、演練、總結,增強對突發情況的應對處置能力,以確保有效地保障游客的生命財產安全。
(5)加強與氣象部門的聯系與溝通,建立長效的互動機制。及時了解天氣變化情況,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做好超前防范工作。
(6)案例分析。通過案例分析,可以明確哪些工作程序是卓有成效的,哪些工作程序是不科學的,以及事故發生的原因,從中吸取有益的經驗和教訓,明確自己的行為的優勢與不足,并加以改進與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強針對性,避免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
3、風險分散和轉移
風險分散轉移即將風險結果與他人共同分擔或轉移到其他人,此處所述的風險分散與轉移,是一種經濟風險轉移,主要是指將索道運營的風險納入保險機制的保護之下,降低企業的經濟損失。風險分散與轉移的主要方法有:工傷保險、設備保險等。
三、應用小結
風險管理是一個動態過程,與日常管理密切結合,滲透在運營的全過程之中。在索道企業有效開展風險管理能夠提高安全管理的時效性與精確度,促進決策的科學化、合理化,減少決策的風險性,為企業提供安全的經營環境,保障企業經營目標的順利實現,促進企業經營效益的提高。無論從理論還是從實踐的角度來說,大膽創新、探索性地恰當運用風險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已成為關注的一個熱點,對于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加強安全保障、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