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慢阻肺疾病在全球范圍內因較高的死亡率和致殘率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支氣管熱蒸汽肺消融術作為一項新興的內科肺減容技術在治療重度肺氣腫方面越來越受到關注。該技術主要針對慢阻肺中的非均質性肺氣腫患者,年齡在45~75歲之間,靶向性地針對病變最嚴重的部位。對于部分嚴重肺氣腫患者,通過傳統的外科肺減容手術(LVRS)切除部分嚴重充氣損毀的肺組織,可以改善患者相對正常肺組織的通氣功能,提高活動耐力,但由于圍手術期死亡率較高和術后并發癥多,該技術目前臨床應用較少。因此,尋找新的方法來減少肺容量,改善肺通氣功能十分重要。
經支氣管鏡肺減容術(BLVR)是一種在支氣管鏡介導下通過多種非手術切除的微創技術,使靶肺組織萎陷和纖維化從而減少肺氣腫的一種方法。目前常用的BLVR技術包括:支氣管內活瓣放置、氣道旁路支架、生物膠肺減容、彈簧圈肺減容以及熱蒸汽消融等,這些技術已經成為支氣管介入技術發展的前沿。支氣管熱蒸汽消融術因具有較好療效和安全性而受到推崇。與傳統外科LVRS相比,BLVR操作更簡便安全,死亡率和致殘率更低,并發癥相對較少,療效確切,且大大降低了醫療成本。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內鏡中心成功為一名慢阻肺患者施行了電子氣管鏡下熱蒸汽肺消融術,在梁宗安教授和羅鳳鳴教授帶領下,將適當能量的水蒸汽輸送到慢阻肺患者病變的肺段,使膨脹的肺組織逐漸收縮,提高通氣功能,從而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病情。
該患者是一名65歲男性,受慢阻肺疾病困擾10余年,病情逐年加重,生活質量嚴重下降,輾轉來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就診。經過反復研究,羅鳳鳴教授團隊決定引進歐洲新技術為患者實施肺氣腫熱蒸汽消融術。為了保證手術順利進行,還專門邀請到來自美國的熱蒸汽肺消融術創始人Robert以及來自澳洲的工程師Matt為呼吸內鏡中心全體醫護人員講授相關知識。
手術過程中,羅鳳鳴教授團隊配合默契,在電子氣管鏡的輔助下,將一定體積的熱蒸汽輸送到患者的肺部病灶,在熱力刺激下,病變嚴重的肺組織產生炎癥反應,隨著炎癥反應消散所伴隨的纖維化,膨大的肺部組織逐漸萎縮,從而有效改善了患者肺部通氣功能,手術過程僅15分鐘。術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恢復良好。
(本刊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