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睿,林 梅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外國語學院,遼寧 大連 116052)
我國經濟飛速發展,這當然離不開對外出口貿易,而出口商品包裝問題又是出口貿易中的關鍵因素,因此出口包裝問題不容忽視。
出口商品包裝是國際貿易流程的一項重要環節,出口商品包裝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商品能否順利進入國際市場。我國出口商品包裝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為打入國際市場而做出了充分的準備。
包裝是商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除去少部分產品可以裸裝(比如鋼材、木材、車輛)和散裝(比如煤、糧食、石油),很多產品都需要進行包裝后才可以進入銷售領域及流通領域。依據在銷售過程中所起的用途不一樣,產品包裝劃分成運送包裝及出售包裝。銷售包裝又稱內包裝,是直接接觸商品并隨商品進入消費者和銷售地區的包裝。運輸包裝又稱外包裝,是以特定的方式成件或成箱的包裝,出口商品包裝也就是指運輸包裝。運送包裝還可以分成單品包裝與批量包裝,要根據不同商品的不同特性來選擇特定的包裝。運輸包裝的作用主要是:(1)保障產品在長途運送過程中不會被損害和遺落,例如,在長途運輸玻璃制品和易碎物品時就需要用到固體泡沫襯墊,每件商品用塑料氣泡膜包裹,商品與商品間用薄紙板相隔;(2)方便貨物搬運、運輸和儲存,例如,運輸櫻桃時要預冷后將裝著櫻桃的小包裝盒裝入大紙箱,再用塑料瓶裝入冰塊放入大紙箱,然后封箱,且最好使用冷藏車,遠銷最好用空運;(3)促進銷售,例如,許多化妝品和護膚品會用精美的包裝來吸引顧客,針對小孩子的玩具包裝更是豐富多彩,用各種各樣卡通人物來點綴,深受孩子們的喜愛;(4)提高商品價值,例如,用來饋贈親朋好友的一些特產都有著精致的包裝,來提升商品的等級;(5)促進使用價值的實現,例如,眼鏡銷售中眼鏡盒也是至關重要的附屬品,在眼鏡質量好的基礎上包裝盒也是顧客參考的重要因素之一。包裝也是另外添加產品的價值與增大銷量的一種獲利方法。出口產品包裝要有技巧、實惠、堅固、好看及利于運輸的需要。為了適應各種流通條件的要求,也為了在流通過程中的安全,商品包裝應針對不同的運輸方式和運輸工具,選擇相對應適合的商品包裝。
隨著國際經濟的迅速發展,出口包裝問題變得日益重要。在國際貿易中,商品包裝問題也是雙方談判中爭論最多的一個方面,商品包裝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了貿易的成敗。我國有許多案例是由于我國對出口商品包裝問題的疏忽,造成了經濟損失,尤其在對外出口時,在商品包裝上要考慮很多因素,例如宗教信仰、風俗文化、運輸標志等,稍有不慎都會引起對方不滿,從而造成談判失敗。
世界各國對出口包裝的重視度都高于我國,商品品質是衡量一個國家生產力水平的重要標志,如果沒有合適的包裝,就無法保證商品的質量和數量能完好無損的到達目的地。如若能解決好以上問題,并協商好交貨時間,就會提高在客戶心中的信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使出口額進一步增加。
在國際貿易中,運輸包裝多種多樣。為了保障商品的完整順利運送到地方,商品的運送包裝需要匹配適合。按包裝方式可分為單件運輸包裝和集合運輸包裝;按包裝類型可以劃分成:紙質包裝、木質包裝、塑料包裝、麻制品包裝、竹、柳、草制品包裝,玻璃包裝及陶瓷包裝等;按包裝質地可分為半硬性包裝和硬性包裝;按包裝程度分為全部包裝和局部包裝。
進出口產品包裝,可以劃分成運送包裝及營銷包裝兩種類型。營銷包裝又分為內包裝或小份包裝。是直接和產品貼合且伴隨產品進入銷售網點與直接面對顧客的包裝。出口營銷包裝除了顧及產品的特性、氣溫等外部環境之外,還應該思考包裝的設計構造、裝飾美學、工藝設計等層面,要充分考慮到不同種族、不同地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風俗、喜好等,并根據國際市場的特點來實施包裝。銷售包裝的形式有:便于陳列展銷的包裝;便于識別商品的包裝;方便稍帶及應用的包裝。
運送包裝又被稱作外部包裝,它的主要用途是保護產品,以防在運送過程中出現損壞,并最大限度避免各種外界條件對商品產生的影響。運輸包裝要符合以下條件:
因為不同商品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要依據不同的商品選擇不同的包裝,防止造成貨物的破損、變質及污染,例如水果要注意保鮮和存儲,鞭炮要注意防潮、防曬、防爆等。
不同運輸方式在運輸過程中的氣候不同,條件不同,所可能遭遇到的狀況也不同,因此不同條件要不同對待。比如海運需要堅固、防止擠堆、防止磕碰等的包裝,鐵路運輸的包裝要求是防止震動,航空運送對包裝的要求是輕巧便攜等。
很多國家對包裝都有其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同地區也有相對應不同的風俗和偏好,有些客戶對包裝也有其特別的要求,因此在運輸前應對其做詳細的了解。例如科威特規定各種產品上標注的生產日期和有效期等,都要用阿拉伯文標明。
為了便于裝卸、運送、存儲、查驗等作業的實施,保障商品準時、平安、精準地送到收貨人手中,應該在運貨單上寫明、印制各色有關的標志,以方便認識及警醒的用途,按其作用可以將其分成嘜頭、標示性標志及警醒性標志。
我國出口商品包裝發展迅速,但與國外先進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存在著技術水平較低、法律法規建設滯后等問題,同時,其伴隨著的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問題也不容忽視。這一連串問題成為限制國內出口產品包裝順達進軍世界市場參加競爭的主要原因。
很多出口商缺乏對商品包裝的整體概念,只重視產品而忽略包裝,因此失去了很多對外貿易的機會,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例如1999年我國向加拿大出口一批杏脯,合同中只規定了用內襯塑料袋的紙袋包裝,對包裝設計并未作任何詳細說明,我方采用了中英文的商品說明,結果對方收到貨物后申請了索賠。因為我方的疏忽,未先了解到加拿大要求產品包裝說明采用英法兩種語言書寫,造成對方過后又要求我方更換商品包裝,給我方帶來了巨大損失。這是由于我方在銷售包裝設計上對進口國的有關規定的忽視所造成的。湖南某出口商向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出口一批膠鞋,運輸嘜頭標識“ANTWERP”被出口商刷成了“AMTWERP”,這次運輸嘜頭的錯印引起外方向我方提起索賠,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由于我方對運輸包裝中的嘜頭印刷的疏忽,導致了聲譽受損和經濟的損失。
我國的包裝標準與國際包裝標準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國際上有的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在20年前就對包裝行業規定了相關法律條文,牽涉的范圍也特別廣。和發達國家比較,我國的包裝法規探究顯著滯后于國際上許多國家。我國當前還沒有一部完備的包裝法規,對于包裝工藝的探究僅僅局限于技術方面,極少牽涉包裝行業中的法規問題。據了解,在包裝行業,對包裝工藝中的法規問題探究的知識著作還超不過15篇。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強大的包裝標準化體系。包裝標準化應借鑒國外的先進成功經驗,建立我國的出口包裝法律法規,積極發展綠色包裝,禁止過度包裝。參考國際先進標準并制定合理的國家標準,國內的產品包裝和國際化標準還差一大截距離。我們在訂立自己的國際包裝標準時,一方面應該盡量使用國際標準,另一方面還要考慮我國的商品交易的特征,規定出合乎我國實際情況的國內標準,這樣也好建設我國自己的法則。同時我們對出口國包裝法律也了解不足,這已成為制約包裝企業進行國際化包裝生產的普遍問題。
我國包裝技術、工藝落后。我國出口產品中大部分貨物是新鮮水果、蔬菜和花卉等,可是出口產品所用包裝大都是傳承的紙質包裝,沒有過多的采取新技術、新技巧、便攜、可分解的環保包裝。包裝物料滯后,不容易處置,再次利用率低,給進口國制造了不少污染。我國的包裝用料比較差,有的出口商品還在采用木質、草料等物料,不但外形粗苯,并且經常由于中間包含病蟲害而導致進口國家一再制約與發難。我國包裝行業所需用的設施、物料等許多還依靠發達國家的大型包裝公司供給。這一連串的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包裝行業順暢進入世界世界參加國際競爭的關鍵要素。并且目前包裝行業專業人才嚴重缺乏,某種程度上限制了產業的發展,并且,因為包裝行業技術研發水平不高力量單薄及力量不集中,相互合作的功效就很難發揮,導致很多科研成就沒有辦法應用到包裝行業中去。尤其是這些年來都越來越關注環保,重視綠色包裝,對包裝工藝的要求也日益增高,這致使我國需要負責包裝工藝技能以便和國際社會接軌。
隨著出口商品包裝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逐漸提升,其對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產生了越來越重要的影響。然而目前我國出口商品包裝問題嚴重,大大影響了我國商品的對外進出口貿易,嚴重阻礙了我國出口包裝進入國家市場,對此提出以下建議:
據有關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包裝產業的專業性科技人才占據比率只有大約2%,這個比例和我國工業平均水平6.8%相比低太多,因此人才因素是包裝行業發展的主要要素之一。伴隨著包裝行業的世界化發展,我國高級包裝業方面的人才嚴重匱乏,和我國包裝行業對人才的需要遠不成比例。目前的包裝行業,特別是那些中小型包裝公司缺失一大批不但熟悉本公司的生產運營過程,也懂得產品包裝工藝的高水平專業人才,并且吸引這種高水平人才的環境及鼓勵制度也不完善,即便那些經營效益特別好的包裝公司,高水平的綜合性跳槽頻率也很高,這也是限制包裝公司發展國際化包裝水平的主要原因。包裝產業的迅猛發展,包裝新工藝新材質的開發及國家化市場的拓展,更多的依靠于包裝教育培育及包裝人才的培養。我國985、211高等院校需要培育包裝產品工藝層面的綜合型專職人才,有條件的大中型公司及實力雄厚的外貿企業可以建設包裝探究部門,情報機構,給公司將來的國際化運營,實現國際化戰略部署積累力量。也可向國外引進先進技術和先進人才,展開教學等傳播工作,促進我國包裝產業的發展。
依據聯合國統計署給出的數據表示:在選擇產品時,90%的美國人,89%的德國人和84%的荷蘭人關注商品的環境標簽。伴隨科技及人們環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生態貿易已經成為和外部進行交流主要標準。為了順應國際環保發展趨勢的需要,我國需要采取綠色包裝,在對外交易中也極容易被外國人認可,生態包裝還是世貿組織及相關貿易合作的需要,也是繞過新的貿易壁壘的重要途徑之一,這是促進包裝行業迅速發展的唯一途徑。
生態包裝也能夠被稱作無毒無害包裝及環保包裝,指的是對自然環境及人體沒有傷害,可以回收再使用,合乎永續發展需要的包裝。它的含義包括:保護環境,以及節約資源。這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我國要實行綠色包裝應采取以下措施:優化包裝材料,選用可重復利用和可再生的包裝材料,可降解材料,盡量使用一種包裝材料,提高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也要避免過度包裝;注意物品的回收利用,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與方法;國家需要完善相關的政策與法律,保障綠色包裝順利的推行。
在國際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中,歐美發達國家正在引領出口產品包裝的主流。我國出口的產品包裝也需要和世界流行同步,便于更好地和世界市場相融合。只有讓市場意識與人們的觀念相融合,才能更符合國際市場的需要,推動包裝產業的發展,使外貿出口更加順利。因此,加強國際市場意識,加強國際交流非常重要。當前,世界出口產品包裝的發展趨勢具有以下特點:產品包裝更加合乎標準、更加規范;包裝技術更加自動化和現代化;包裝材料往往是綠色和安全的。無論是技術方面,法律法規方面,人才培養方面,我國都該向國外學習其長處,改進我國包裝產業。也只有了解并熟悉國外市場,我國才可以與國際潮流步伐一致。注意世界流行及國際同行的包裝發展,訂立出面向國際經濟一體化、世界化的發展策略,在總體生產運營策略及操作中盡快付諸實踐,只有快速適應國際市場對產品銷售和包裝的新需求。
綜上所述,本文介紹了包裝的概念、起源、發展以及包裝的功能,分析了出口商品包裝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對我國出口商品包裝的情況進行了簡介,對其在對外出口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展開探究,并提出了建議,我國應重視人才培養,采用綠色包裝,并強化國際市場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