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卓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根據數據來看,每年由于計算機安全問題帶來的數據丟失、信息竊取、盜用連鎖問題相當多,造成經濟損失十分大。一方面是計算機本身的技術和防盜系統還不夠健全,計算機運行和保存功能也具有漏洞,會計電算化應用中常常會出現前一天保存的數據,由于非正常關機就導致第二天找不到原始數據。另外一方面就是黑客和非法企業心懷鬼胎對于會計重要數據和信息進行盜取和使用。
由于會計電算化應用的歷史不長,應用過程中又受限于各種各樣的技術和政策,因此會計軟件在設計上就存在了明顯的技術風險。市場上存在各類各樣的軟件卻難以保證能夠同時進行數據分析、處理、保存等操作,也不能夠滿足各個類型的企業和不同的會計需求。根據數據和調查來看,當前的會計操作軟件設計未能考慮各方面因素,具有漏洞和空隙;軟件的安全系數較高和使用配合度較低。最終導致軟件在會計電算化應用中適應性差,操作復雜,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要求過高;同時存在資源浪費和成本過高,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成本壓力。
會計從業人員由于在會計專業學習過程中,基礎功不扎實,計算機軟件操作不熟練導致最后會計電算化在應用中出現各種各樣的人為失誤。當前會計行業進入門檻較低,許多學歷不高,道德覺悟不高的從業人員在使用計算機進行會計工作時,他們會將自己的個人利益,經濟利益放在首位,反而忽視了社會責任和道德法律底線。這些從業人員如果走在違法的邊緣,就會利用軟件和相關系統的漏洞進行非法操作。
會計從業人員應該以專業的識儲備以及熟練的計算機操作經驗作為支撐。會計行業和企業應該加強從業人員在計算機使用和軟件操作的培訓,進修工作;提高各行業從業人員在會計電算化應用時的操作性,這樣會計從業人員對于電算化在各個行業的具體的問題以及技術重點會更加明白,使其業務能力得到較快提升。
企業和計算機及軟件的技術部門都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金在電算化應用軟件硬件上,當然也離不開國家安全信息部門對于網絡安全的管理和運營,提高我國的計算機安全防范能力,建立起信息數據防盜的防火墻。只有一個良好安全的數據分享和保存的網絡環境,才是減少電算化應用風險的根本途徑。當然對于市場上的軟件設計和售賣企業來說,也應該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應該提供高效、安全的軟件和硬件設備,從源頭上減少電算化應用的風險。
首先,監管維護工作是從企業監督出發,企業需要設立監管部門。對于會計從業人員的電算化操作進行監督,也可以通過月末、年度的形式來考核和評估從業人員的操作是否合乎規范,從而給出獎懲。對于計算機和軟件系統的監管工作。監管人員需要對計算機和會計操作軟件進行定期的維護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問題,保證軟件的內存和使用安全。其次,網絡監管部門也應該建立健全計算機網絡監管和懲罰機制,將安全問題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去控制和預防。相關部門必須針對危害網絡安全的行為進行嚴厲的打擊,從辦公人員、技術設備和資金等方面加大投入。多方參與來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會計電算化應用系統,這樣才能夠徹底的杜絕網絡安全隱患的發生,減少電算化操作和運用的風險,確保電算化網絡運行平臺的穩定,最終推動會計電算化運用的專業化、規范化發展。
伴隨著經濟持續發展,人們對會計電算化在應用中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要理性地面對會計電算化在應用中的風險,提高會計專業從業人員的素質,增加信息技術安全的監管和維護工作,多方參與共同致力于攻克電算化應用的難題,來促進會計電算化在應用中的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