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迪
(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吉林 132200)
高職院校隨著社會進步不斷發展,對于高職院校的管理,管理者應結合時代實際需要,轉變和改善管理觀念思想,增加學生主體意識,基于以人為本思想,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增加學生的創新能力,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促進學生的成長發展。
新課改不斷深入,但部分高職院校的改革仍然不夠深入。管理者對學生實行統一的管理方式,對學生生硬地進行制度化的管理。高職院校管理手段較為單一,并未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發展,影響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發展,甚至在部分院校,管理者評價學生的唯一途徑即是考試成績,使得學生發展缺乏活力,降低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適應以后的社會生活。
高職院校的部分教師仍然遵循傳統觀念,教學理念不能跟上時代。教學課堂過程中,教師采用“灌輸式”的教學形式,以教師自己為課堂主體,忽略學生在課堂的主體作用,缺乏對學生的創新性教育,缺乏對學生的管理,自然而然對學生的管理效率較低。教師的素質急需提高,提高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積極探索教師隊伍出現的問題,提高教師對學生的管理水平。
學校的管理主體是學生,需要樹立學生主體地位的思想觀念。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同樣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管理,推動學生的個性化和創造性發展。學校需要給學生提供適合的空間和平臺,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問題進行及時反饋,使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情況,從而更好地管理學生。
管理制度是學校不可缺少的管理工具,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目前部分高職院校的管理制度較為落后,管理權限不明確。同時,學校的自主管理力度降低,管理范圍不斷擴大,在制定制度時未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變化,使得制度限制學生的發展。在制度實施過程中,學校完全死守規章制度,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成長和發展。
高職院校要結合學生實際的需要,完善對學生的管理方向。同時要注重對課改等相關文件的解讀與分析,轉變傳統的管理觀念。要結合學生的見解,對相關的管理制度進行改善。
高職院校需要完善管理模式,注意減少管理層次,增加管理力度。實行這樣的管理模式,減少與學生溝通的管理層次,加快反饋信息流通速度,使信息具有時效性和準確性。使得學生需求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提高教師的素質水平,對于高職院校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要加強學生培訓,增加實踐積累,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生和生活中的情況和問題,以便進行更好的管理。
高職院校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相應的管理制度進行改善,征集學生的意見,使管理制度更加人性化,適合學生的發展需要,規范學生自身的同時促進學生的發展進步,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
綜上,高職院校的管理工作基于以人為本的觀念,要結合時代、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相應的改善,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院校需要改善管理模式、轉變傳統思想觀念、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水平、結合實踐改善管理制度,促進管理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