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建寧
(廣西崇左市寧明縣亭亮鎮農機服務站,廣西 寧明 532502)
隨著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提出,我國進一步加強對農村和農業的建設,并且在這方面做出了相應的努力和探索,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力水平的提升,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活動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而在發展農村和農業經濟的過程中,提高農業生產科學技術水平是較為重要的內容,只有借助科學技術的支持積極推進農機化建設和管理,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才能為我國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持。所以新時期應該積極結合農機化管理進行系統的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議,為農機化建設和管理創造良好條件。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新時期我國應該認識到農業建設的重要性,并提出要貫徹落實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全面改善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讓農民群眾共享社會建設的成果。因此在新時期加強農機化建設管理開始受到廣泛關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就組織開展了“省市縣農業部門負責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專題輪訓班深入學習中央1號文件精神”活動,提出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要認識到農業機械化建設的重要性,并且希望各地區農業部門和農業機械化管理部門應該認識到農業機械化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價值,真正適應新形勢和新要求探索農業機械化建設方案,爭取能夠全面提高農村地區的生產力水平,為我國農村地區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相應的支持和保障。
隨著我國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提出,國家高度重視我國農業建設,并且在振興鄉村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實踐探索,為農業機械化建設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創造了良好的農機化管理環境,農業機械化建設也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果。但是必須注意的是,由于農業機械化建設方面缺乏完善的理論指導,造成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還遇到了相應的問題,農機化管理存在障礙,無法促進農村生產力水平的全面提升。
(1)管理弱化,優秀的管理人才匱乏。基層農機單位優秀人才相對較少,在推動農機化建設的過程中人才不足的問題相對較為嚴重,難以引入更加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案,也不能支撐農機化管理工作的深入發展,會對管理工作的系統優化造成阻礙,不利于農機化建設工作的順利推進。
(2)農機技術的推廣存在障礙。雖然新時期我國農民群眾的基本素質已經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是在推廣農機技術的過程中,由于農機的操作要求相對較高,農機技術成本高,導致在實際推廣過程中農民群眾對農機的接受度偏低,特別是在售后維修不到位的情況下,農民群眾難以參與到農機推廣工作中,對農機化管理工作的優化創新造成相應的阻礙。
(3)農機投入方面的需求差距相對較為明顯。雖然我國政府部門已經認識到農機化建設和管理的重要性,也加大投入為農機化建設提供了相應的支持,但是政府部門的支持與農機化建設管理方面的實際人才和技術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無法促進農機化管理工作的系統推進,也會對農機管理工作產生消極影響,嚴重制約了農機化管理的建設和發展進程。
所以新時期應該發揮基層農機管理部門的重要作用,爭取在政府部門的支持和社會的配合下全面推進農機管理工作的優化開展,為我國農業生產力水平的穩步提升奠定基礎。
基層農機管理單位在推進農機化管理方面應該認識到自身工作責任,并在充分利用地區資源優勢的基礎上加快農機化建設和管理進程,爭取可以構建更加完善的建設體系。下面就結合新時期的實際情況,針對鄉鎮農機站農機化管理進行分析,提出優化農機化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1)挖掘自身優勢,提高服務“三農”水平。鄉鎮農機站在推進農機化建設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優勢,因此在對農村地區農機化建設活動進行優化管理的過程中,鄉鎮農機站應該積極挖掘自身優勢,對本地區農機化管理需求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進而深入基層調查農民群眾對農機化建設和管理的看法,在綜合考察農民群眾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農機化建設和管理方案,爭取能夠發揮鄉鎮農機站的紐帶優勢,促進農機化管理與農民群眾的有效對接,促進服務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提升,為服務“三農”工作的優化開展奠定基礎,在農村地區內打造良好的農機化管理環境,確保在農民群眾的積極支持和配合下對農機化管理工作效果進行全面優化。
(2)以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為核心,調動農戶積極性。在推進農村農機化建設的過程中,鄉鎮農機站應緊密圍繞黨委政府部門的中心工作開展各項農機化管理工作,確保各項管理工作始終保持正確的方向,能夠獲得黨委政府部門的支持,確保新時期農村地區的農機化建設可以取得更為顯著的成果,為農機化建設和管理工作的優化開展奠定群眾基礎。
(3)充分利用惠農政策,鼓勵農民購買新型農機。農民購買新型農機是推動農機化建設的重要手段,鄉鎮農機站在農機化管理和服務“三農”的過程中應認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政府部門的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農民群眾購買新型農機。在實際工作中,為吸引農民的注意力,增強農民對政府工作的認同感,確保各項管理和推廣工作的開展能夠獲得農民群眾的支持,就應盡量設置靈活多變的惠農政策,保證結合不同地區的情況制定政策,真正發揮出惠農政策的有效作用。如針對經濟落后、農民群眾購買農機能力不足的地區可以設置資金補貼政策;對農戶技術水平偏低,無法合理推進農機化建設的地區可以為農戶提供免費的教育和培訓活動等,在農機化管理工作中創造良好的環境,讓更多的農民群眾參與到農機化建設過程中。此外,也可以借助信息平臺積極開展惠農政策的宣傳教育工作,讓農民群眾加深對各項惠農政策措施的了解,進而能夠在購買農機方面做出合理化選擇。如此才能真正發揮出惠農政策的優勢,確保農機化建設在新時期背景下可以取得更為顯著的成果,切實加快農村地區的農業現代化建設和發展進程。
綜上所述,農村地區基層農機管理部門在當前社會背景下要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加強對農機化管理的探索,爭取逐步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農機管理方案,促進各項管理工作的全面貫徹落實,為農機化管理措施的優化創新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