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模英
(沿灘區農牧林業局,四川 自貢 643030)
一直以來,農機技術培訓對象都是對于農機的操作和駕駛人員,所培訓的內容主要是針對農機的構造原理、操作技能、日常保養、故障修理等方面,這種傳統的農機教育培訓服務所針對的對象,內容,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于當前現代化農業一體化建設的趨勢。特別是在農廣校教育培訓的師資力量、培訓設施、培訓場地方面,不具備進行其他關于農機技術培訓方面的能力,也限制了農機技術培訓的范圍。個別培訓對象雖然有參加培訓的欲望,但又受到經濟條件和時間上的制約,放棄參加培訓的機會。也有部分機手遵紀守法意識淡薄,不了解參加培訓的重要性,心存僥幸逃避培訓辦證。
農廣校教師大部分都不是專業的培訓教師,對于新農機、新技術的培訓參加也較少,很多先進的農機理念、農機方法無法得到及時的更新,對于學習并且要立即進入到農業生產操作的農戶來說無疑影響巨大。同時,由于我區的農戶文化水平不高,對于農機技術培訓的接受和掌握較慢,并且受法律觀念、傳統農業思想的影響和制約,農戶對于參加農機技術培訓的熱情不高,甚至于抵觸農機技術培訓。因農廣校受資金條件的限制,對教師的知識更新和綜合能力的培養相對滯后,從而造成學校沒有良好的發展基礎。而學校這方面不改革創新,招生還停留于行政手段上,沒有面向社會和市場開展多層次、多渠道辦學。沒有充足資金投入,使辦學條件未能進一步改善。
加強農機培訓,努力改善教學設施和師資結構,建立一支既有專業理論基礎,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師資隊伍,對現有的專職教師進行培訓,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提高教師的綜合技能水平,以便傳授培訓對象專業先進的實用技術。由于各方面原因生源缺失,培訓工作無法展開。生源不足是困擾農廣校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多方面給與支持增加生源。農機培訓工作是農機化事業的基礎,所以要注意改善農業機械化發展環境,農機化良好的發展將直接影響農機駕駛和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加強農機操作的安全性,杜絕無證駕駛現象。新形勢下要拓寬培訓領域,因地制宜開展多種技術和人才的培訓,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要在保證培訓質量的前提下,加大培訓工作的支持力度,縮短培訓時間,讓機手在盡可能在短的時間內真正學會實用操作、維修等技術,以滿足農機飛速發展的需求。
針對于當前農機技術培訓“人浮于事”的現象,要進一步對當前的農機技術培訓的制度進行改革和規范,有序推進農機技術培訓工作的開展和實施。對于農機技術培訓制度來說,特別是農機技術培訓機構要逐步推行競爭上崗的制度,充分調動農機技術培訓的工作的積極性,實行專業嚴格的崗位工作負責制,對于管抓農機技術培訓出現的一系列問題要立即處理,凈化農機技術培訓環境。農廣校、監理站、推廣站及鄉鎮農機管理服務站要互相配合,取長補短,充分發揮農機管理系統整體功能。一方面,農機技術培訓要不斷加強自我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特別是要深入田間,切實了解農戶對于農機使用存在哪些問題和需要學習掌握的技術。另一方面,要經常性組織農廣校教師進行農機方面的技術培訓教研活動,對農戶的操作進行現場觀摩,創造機會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外出培訓和學習。進一步拓展教師的教學思路,通過集中培訓和聯合辦學相結合的理念,對財政資金上的不足進行彌補。
政府部門應加大對專項資金投入力度。動員、吸收社會各方面資金投入,積極拓寬籌集資金的渠道。逐步增加農廣校的資金投入,大力加強學校的基礎建設,完善辦學條件,更新教學設備,提高教師待遇。讓學校有可持續發展的前景。逐步將農廣校建設成集教育培訓、科技普及、推廣服務等多功能一體化的教育培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