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俊
(山西省交城縣環境監測站,山西 呂梁 033000)
在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指導下,我國環境監測工作進一步發展,成為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人民滿意度提升的重要途徑。對環境監測質量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不斷完善相關體系建設,為環境管理提供更準確的監測信息,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隨著監測技術的進步,相關單位環境監測能力也在隨之提升,尤其是在不同要素的監測項目能力更是穩步推進。但是隨著環境監測任務的加重,也需要不斷對技術規范、監測標準等進行完善,進而針對性地選擇新方法和新標準,并將之應用到環境質量監測之中,進而有效提升環境監測能力和水平。其次在推進各類監測活動實效性時,除了從技術方面進行提升外,也可從管理方面落實。根據監測活動質量,針對性地建立績效考核與評價機制。
在調查中發現影響我國環境監測與治理有效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技術原因也有運行方面的原因。如在運行方面,我國許多地方環境監測面臨著工作量大、人手不足的情況,每個員工都疲于應付繁重的環境監測工作,這必然會導致監測質量的下降。同時許多環境監測人員都是由其他相關部門調任而來,在環境監測數據分析、可疑結果判斷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影響著環境監測質量。針對此就需要強化運行,加強對環境監測薄弱環節的管理作用,例如在人員管理中,要在崗位需求、明確崗位責任的基礎上,建立起人員培訓與考核、環境監測質量監督和獎懲機制。然后在人員培訓、責任意識與獎懲機制等結合起來,將問責制度落實到各個部門及每個員工身上,進而促進環境監測工作有效性的提升。
環境監測與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工作,涉及到環境監測以及治理等多個方面。而環境監測與治理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優秀的環境監測水平可以促進環境治理質量的提升,是環境治理的依據。而環境治理工作又可以促進環境監測技術的進步,推動技術發展。因此建立和健全環境監測管理體系,對于二者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針對此在經過省級以上計量部門對環境監測質量體系文件進行認證后,通過環境監測體系來保障環境監測活動的規范化,進而促進環境監測活動和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代表性的實現。在實際實施過程中,也要將環境監測體系作為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依據和準則,將環境監測管理體系納入到環境監測和管理之中。確保環境監測人員在任何環境和條件下,都能夠有可以依賴的質量監督、管理評審以及內部審核機制開展環境監測工作,對于出現的問題可以根據它來糾正和規范。其次在相關管理體系下,也要鼓勵全體人員參與到環境監測工作之中。
環境監測質量控制貫穿于整個工作之中,是保障環境監測科學進行的有效措施。強化日常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控制,首先要確保室外工作中的采樣質量。涉及到最小取樣量、取樣數以及保存時間等方面,因此日常監測采樣工作中,為提升采樣質量必須要求人員嚴格按照規范采集,并盡可能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樣品,確保實驗室內監測的質量和準確性。其次做好環境監測控制,也要從室內質控工作入手,對采集回的樣品認知的進行分析,對結果數據進行認真審核。而對于出現問題的數據要求試驗與分析人員進一步查找原因,不斷提升環境監測水平。
在我國開展環境監測工作的20年時間中,已經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監測與質量管理系統,對我國環境與生態質量的改善起到積極的作用。但實際工作中面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要求,環境監測工作與“科學監測”還具有一定的差距,還有許多可提升的空間。因此要從管理體系、人員體系等方面入手,不斷強化環境監測自身質量建設,才能提高監測信息的質量,為環保執法和科學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