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瑞典、韓國、朝鮮特派記者 黃云迪 陳尚文 莽九晨 ●陳欣
16日,造訪斯德哥爾摩的朝鮮外務相李勇浩與瑞典外交大臣瓦爾斯特倫連續第二天舉行會談。據法新社報道,李勇浩當天還拜訪了瑞典首相勒文,但瑞典政府沒有公開上述會談的具體內容。西方媒體稱,瑞典迄今為止曾經在多次朝美接觸中充當中間人,在未來的朝美首腦會談中也想扮演某種角色。對于李勇浩此訪瑞典,韓國輿論認為,雖然會談時間不長,但存在朝方就朝美領導人會談向瑞典傳遞金正恩信息的可能性。韓國SBS電視臺稱,李勇浩在瑞典停留的時間從原本對外公布的16日延長至18日。據了解,在增加的兩天時間里,朝鮮與瑞典官員沒有安排會晤計劃。對于朝美外交官是否會在瑞典接觸,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努爾特15日在華盛頓表示,她知道朝瑞在斯德哥爾摩的會面,但是美國“沒有派任何代表”參與。
法新社稱,瑞典自1975年起在平壤開設使館,是第一個在朝鮮建立外交機構的西方國家,并自此之后逐漸成為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在朝外交利益的代理國。瑞典首相勒文本周四接受瑞典通訊社采訪時回應外界猜測稱,如果談判關鍵參與方希望瑞典在未來的美朝領導人會晤中扮演更為積極的角色,瑞典已經準備好提供談判平臺。
盡管瑞典政府表態積極,但是當地輿論對此并不看好。瑞典安全和發展問題研究所朝鮮問題專家李相洙1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在朝鮮問題上,瑞典有為西方國家代理的傳統,但不應過度夸大此訪的作用。一方面,美國國內正在面臨國務卿等人事更迭問題,即使瑞典此前在會談地點的考慮范圍之內,現在也要經歷重新評估;另一方面,韓朝近期密集互動,美國或不需假借瑞典渠道與朝鮮展開協商”。李相洙認為,本次訪問最有可能討論目前被朝鮮扣留的三名美國公民的釋放問題。
在美國國內,熟悉亞太事務的政界人士對美朝領導人會晤的前景存在分歧。據美國《國會山報》報道,已獲美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提名的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15日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上表示,美國不應該對美朝領導人會晤的結果“過于樂觀”。哈里斯表示,“我們從未面臨過這樣一種局面:現任總統會晤現任朝鮮領導人。我無法預測未來,只是認為我們得瞪大眼睛看”。此外,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聯合參謀部主任麥肯錫中將15日在五角大樓表示,在平昌冬殘奧會結束后,將很快恢復美韓聯合軍演。
本月初剛剛宣布提前退休的美國國務院前朝鮮政策特別代表尹汝尚15日首次針對美朝領導人會面發聲。他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采訪時表示,“坦率地說,我認為,他們(朝鮮)對特朗普爽快地答應與朝鮮最高領導人會面有點意外”。對于峰會結果,尹汝尚表示,希望特朗普和金正恩能夠為兩國關系劃定大框架,達成原則性共識,同意開啟進程,“有進程總比沒有好”。
法新社16日稱,在朝核問題引發數月的緊張局勢和戰爭威脅之后,特朗普在會見韓國特使時,接受了后者轉達的朝鮮有關舉行美朝領導人會晤的提議。雖然截至目前,上述會晤仍沒有確定具體的時間或地點,朝鮮甚至沒有確認它提出過會面要求。
朝中社16日的報道證實了外務相李勇浩一行15日啟程出訪瑞典的消息。報道稱,訪問期間,李勇浩將同瑞典外交大臣瓦爾斯特倫就雙邊關系和互相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朝鮮《勞動新聞》16日發表署名文章稱,帝國主義者為了實現支配主義目的,打著“和平”“安全保障”等欺騙性招牌,公然對別的國家進行內政干涉和侵略活動。文章提到,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者維持和擴大支配權的陰謀,是逆行自主化時代潮流的陳舊而又反動的,注定要失敗。
在朝鮮外務相訪問瑞典的同時,韓國外長康京和啟程訪美,韓聯社16日稱,康京和將于當地時間17日在華盛頓與同期訪美的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舉行會談,有望就解決朝核問題的協作方案交換意見。青瓦臺發言人金宜謙16日表示,文在寅總統當天下午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通電話,雙方一致同意加強韓美日三國緊密合作,推動朝鮮將對半島無核化的承諾落實到具體行動。▲
環球時報201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