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圣鈺 吳英偉
[提要] 本文基于當前產業調整、環境保護等發展背景,結合地區旅游產業發展實際,對地區旅游經濟發展相關保障措施進行探究。指出地區旅游經濟的增長能夠實現外部效應的擴大、地區環境的改善以及區域人均收入水平增長等多方面的促進作用,繼而綜合促進經濟的增長。為推進旅游經濟的發展,相關部門既要完善旅游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又要完善旅游產業發展基礎,同時在完善產業環境的同時推進產業聯動發展,實現旅游經濟正外部效應的擴大,從而從多個方面為地區旅游經濟的發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旅游經濟;區域經濟增長;產業保障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8年1月9日
隨著地區文化資源、生態資源的開發與保護,地區旅游經濟逐步發展,旅游產業不斷建立并顯著擴張,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并成為服務業發展中的重點產業。由于旅游經濟產業的發展具有附加值高、產業外部性強等特點,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其不僅能夠發揮傳統產業經濟增長的助推作用,實現地區經濟的進一步增長;同時還能夠帶動地區整體商業體系的構建,促進消費產業、交通運輸、住宿商旅等協調發展,所以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愈發受到廣泛關注。因此,在當前地區發展旅游產業的過程中,相關部門要重點關注好旅游資源開發、利用以及附屬產業發展的相關保障措施,以推動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升旅游產業對地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從經濟增長的經驗來看,發展符合地方特色的產業往往都會對區域內經濟增長起到推動作用,并產生一定的正外部性,帶動區域經濟、環境的整體發展。而比較來看,旅游經濟發展的同時又具備其自身獨有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對社會人文環境的直接優化作用、正外部性的大范圍輻射作用以及帶動家庭個體經營的發展三個方面。
(一)旅游經濟發展優化社會人文環境。旅游產業的建設往往是建立在地區獨有的生態環境或者文化資源的基礎上的,產業建立的前提是保護完整的生態環境或者完善的人文環境,因此產業本身就具備優化地區生態與人文環境的特點,尤其是基于資源環境所形成的特色旅游產業,對生態資源、風景資源的依賴性高,發展過程中資源的保護與產業的發展高度相關。從產業整個發展階段來看,產業發展初期,地方首先要對現有的生態及文化資源進行有力的保護,保障資源的完整性,并根據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修正和開發,從而在產業發展之際便開始了生態及人文環境的保護。而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文化旅游、文明出行等概念,又促使地區進一步提升對環境、文化的保護力度,提升城市的文明形象,從而在產業發展的整個過程中又推動了地區生態環境及人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從這一點來看,不同于其他產業,保障旅游經濟的發展往往能夠進一步優化社會人文環境。
(二)旅游經濟正外部性所帶來的大范圍輻射作用。現代產業尤其是高科技產業、服務業的發展都會產生一定的正外部性,促進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提升區域內產業生產水平、優化社會環境等。而由于旅游產業的服務業特點,與相關產業的融合性強,所產生的外部輻射作用也更廣,尤其是產業的輻射、就業的帶動以及推動居民收入水平等方面表現更為明顯。從現有的旅游城市來看,旅游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商業消費、住宿餐飲、交通運輸、工藝品制造等多個產業的聯動發展,并為地區招商引資合作開發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此,地區在旅游產業發展的前提下,不僅可以建設起完整的商業體系,實現經濟的循環持續發展,更可以以此來帶動各行各業的就業,提升居民的人均收入,縮小地區收入的差距。因此,從產業發展的實踐來看,旅游經濟所帶來輻射作用往往具備范圍廣、影響深等特點,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應當受到高度關注。
(三)旅游經濟帶動家庭個體經營的發展。家庭個體經營的發展不僅可以有效解決當前部分就業矛盾,而且還能提高家庭收入,進一步縮小地區貧富差距。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少小規模企業、消費行業都為家庭個體經營的發展提供了優質的平臺,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相關行業經營的門檻不斷提升,家庭個體經營的環境愈發需要完善。建設旅游經濟的過程中,觀光游客的增長使得地區消費市場不斷擴大,民宿、農家餐飲業隨即發展起來,而這些產業的建設相對來說門檻低、投入成本小,適合家庭式經營。有效發展旅游產業,帶動家庭個體經營產業的發展,能夠進一步提升地區居民年均收入,促進區域的綜合發展。
如前所述,地區旅游經濟的發展能夠從外部效應的擴大、地區環境的改善以及區域人均收入水平等多個方面促進區域發展,保障旅游經濟的發展不僅對產業自身的建設有顯著的意義,對地區商業體系的構建、人均收入的提升都有著明顯的重要性。因此,當前區域經濟增長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應當積極探索旅游經濟發展的保障措施,促進旅游產業的可持續增長。
(一)落實產業指導方案,完善旅游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產業發展指導以及子產業政策環境的完善是一個地區產業發展壯大的前提保障,基于基本的產業規劃與政策保證,旅游經濟的發展才能有明確的方向,旅游產業的進一步擴張才能有明確的保障,繼而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實現正外部性的擴大。當前,在建設旅游經濟的過程中,相關部門首先要落實產業指導方案,明確規劃好地區發展的前景,并以政策、制度規章等形式確定,為旅游產業提供切實的前景保障,從而推動區域內旅游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已有旅游產業的進一步擴大。
(二)加強生態人文資源的保護,完善旅游產業發展基礎。生態環境、人文資源是區域內旅游產業發展基礎,雖然旅游產業發展的前提是完整的生態或人文環境,旅游產業自身的發展也能夠有效地推動生態及人文環境的進一步完善,但在旅游產業以及其他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地區生態環境、人文資源也曾經遭受過一定程度的破壞,尤其是一次性過度開發問題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而旅游自身發展過程中管理的疏忽也會造成旅游資源的過度消耗,阻礙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發展旅游經濟的過程中,除了完善政策保障以外,還要積極落實管理制度,積極保護現有的生態人文資源,為資源的進一步開發,旅游產業的進一步完善提供基礎,保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推進產業聯動發展,實現旅游經濟正外部效應的擴大。旅游產業發展可以帶來顯著的正外部性,促進商業消費等多方面產業的發展,帶動家庭個體經營產業的建設,促進地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而由于社會信息的不對稱,以及市場環境的不完善,各地區相關產業發展的水平往往參差不齊,即使在旅游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相關產業發展的滯后,產業之間仍然無法有效的實現對接和融合,旅游產業發展所帶來的正外部性無法得到完整實現。在現有條件下,積極完善金融、信息服務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為相關產業的建設、發展以及擴大提供商業保障,同時優化政府服務,完善營商環境,才能進一步推動產業的聯動發展,構建起地方完整的商業產業體系,實現旅游經濟正外部效應的擴大。
本文結合經濟發展實際,對地區旅游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以及進一步發展旅游經濟的相關保障措施探究。從探究結果來看,地區旅游經濟的增長能夠從外部效應的擴大、地區環境的改善以及區域人均收入水平等多個方面促進區域的綜合發展,對地區經濟的增長以及商業體系的構建有著顯著的現實意義。為了推進旅游經濟的發展,相關部門要積極落實產業指導方案,完善旅游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同時要加強生態人文資源的保護,完善旅游產業發展基礎;最后在完善產業環境的同時推進產業聯動發展,實現旅游經濟正外部效應的擴大,從而從多個方面為地區旅游經濟的發展提供保障。
[1]朱元秀.蘇北地區旅游經濟發展水平與提升[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4.3.
[2]張錦,王健,張澤光.環京津落后地區旅游經濟發展戰略研究[J].特區經濟,2010.5.
[3]盛毅,盛祖添.基于地區經濟專業化視角的全域旅游解析與定位[J].區域經濟評論,2017.6.
[4]張貴華,石青輝.經濟新常態下中部地區農村居民旅游影響因素及營銷對策研究——以湖南農村為例[J].商學研究,2017.24.5.
[5]周文,黃學彬,朱佳,張鯤.旅游產業經濟視角下的張家界地區旅游經濟現狀及發展與對策研究[J].現代商業,2017.18.
[6]李志勇,于萌.旅游產業融合視角下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路徑探索[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