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俊,梁紅霞
(菏澤市定陶區林業局,山東 定陶 274100)
黃河故道地區,屬黃泛沖積平原,土壤深厚,光熱充足,非常適于梨樹的生長,是梨樹的適宜栽培區,梨樹在該地區栽培歷史悠久。上世紀80年代以前,梨樹在該地區栽培,多采用稀植大冠主干疏散分層形或三主枝開心形整枝,該栽培模式梨樹結果晚、修剪技術復雜、用工量大、結果部位外移、果實品質差、不利于機械化管理等。隨著果園用工成本提高以及消費者對果品質量要求的提升,梨樹栽培制度改革也勢在必行。梨樹高仿錘形整枝栽培技術,它具有冠形小、成形快、易豐產、果品質量高、修剪技術簡單易于掌握、便于機器化作業等特點。梨樹高仿錘形栽培,為黃河故道地區梨樹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及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但在實際應用中,由于受到以往傳統整形修剪技術的影響,在高仿錘整形修剪過程中易出現一些不盡人意的問題:如骨干枝級次多而大、大枝開張角度過小、分枝與基枝的粗度比不適宜等,致使梨樹高仿錘形密植園,產量和果實應有的品質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為此,根據梨樹高仿錘形整枝的要求和梨樹的生長特性在仿錘形整枝中運用技術要點總結如下,供共生產者參考。
采用高仿錘形樹形,適合行株距4m×1m或3.5m×1m(667m2栽 167~190株)栽植密度。全樹要求有一個生長勢強而直立的主干,成形后樹高控制在3.5m以內,在主干80cm處開始直接著生單軸延伸的小主枝,以后每隔20~25cm再留一個小主枝,全樹在主干上呈螺旋狀排列小主枝10~13個,下部小主枝大些,一般枝軸長不超過70cm,開張角度70°為宜;上部的小主枝小些,枝軸長不超過50cm,開張角度50~60°為宜;全樹小主枝的基部粗度不大于著生基枝粗度1/2~1/3(小主枝基部粗度與著生處主干相比)。
主要任務是保成活,促主干快速生長。(1)定干。采取矮定干,定干高度40~50cm,剪口下留一個飽滿芽,剪口距飽滿芽0.5cm。矮定干的好處是提高成活率,同時剪口芽生長優勢明顯。(2)摘心、抹芽。春天發枝后選留長勢最強旺的枝作為中心干,其它分枝長到30cm時摘心控長,作為營養枝,此后反復摘心,并及時抹除嫁接口以下的萌孽芽,使營養集中供給中心干生長。在中心干當年枝長到50cm時,及時插竹桿,將中心干綁束在竹桿上,保持中心干直立生長。當年管理重點是施肥澆水,5月下旬至7月下旬,每15天追一次尿素,每株每次25g,施肥后根據天氣情況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這樣當年中心干可長到2m左右。(3)冬剪。冬季修剪時,營養枝全部從基部疏除,主干在頂部飽滿芽處短截。
主要任務是多發枝,促長勢。(1)刻芽。梨樹萌芽前,以柳樹返青為標志,對主干上距地面80cm以上的飽滿芽全部進行刻芽,直至干粗直徑小于1cm不再進行刻芽處理。刻芽的工具為小鋼鋸條。刻芽要做到距芽0.5cm處,深度達到木質部,傷口長度超過芽體寬度的1倍左右。(2)抹芽。萌芽后主干距地面80cm以下萌發的芽全部抹除,主干頂端剪口只保留第1芽,剪口下第2、3芽抹除,以保持中心干的生長優勢。(3)撐枝開角。當刻芽所發的枝條長到30cm時,對于枝條與中心干的夾角小于70°的枝條,應及時用牙簽撐至70°。(4)冬季修剪。當中心干長到 3~3.5m時,中心干不再短截修剪,若中心干生長高度還沒有達到3m,應在飽滿芽處短截修剪。對于中心干上生長的小主枝,小主枝基部粗度大于著生處主干粗度1/2時,若主干上小主枝密,可以從基部將小主枝疏除,否則剪口留外芽進行短截處理,促發小枝。
主要任務是多萌芽,成短枝,促成花。(1)刻芽。按照第2年刻芽的方法,繼續對中心領導干上缺枝的地方及第2年新抽生的中心干進行刻芽處理。(2)抹芽。萌芽后,對剪口芽萌發較多的及時抹除,保留單芽生長。(3)撐枝開角。按照第2年的方法,對主干上當年生長的小主枝及時進行開角處理,以確保小主枝角度開張合理。(4)冬季修剪。按照第2年的方法進行。
這樣經過3年的技術操作,高仿錘形樹體結構就會基本形成,樹體比較合理,并能達到3年結果,4年進入豐產期。
此特點對高紡錘形整枝培養強而直立的中心干十分有利,當中心干延長枝不如競爭枝時可以用競爭枝換頭作為中心干延長枝;在樹體生長較弱時,應控制競爭枝的生長,對競爭枝采取重短截,使其發出較大的中庸枝或弱枝,不僅能輔養中干,還可以培養成中小結果枝。
在高紡錘形整枝中,著生在中干上的主枝分枝角度,對于紡錘整枝十分關鍵。為培養主枝較大的分枝角度,對于梨樹來講,首先應從夏季入手,對枝條通過拿、拉、撐等方法開張角度。其次是在冬季修剪時,采用“里芽外蹬”的方法(即用里芽發出枝擋推外芽),加大枝條的開張角度。
這一特點利于梨樹高仿錘形整枝,1年生的枝條甩放后,極易形成花芽,結果后枝條易于衰弱,為使結果枝保持健壯的生長,需要在結果后或發現生長勢衰弱苗頭時,應及時回縮,刺激萌發較強的果臺枝,以延緩內堂枝衰退和結果部位外移。在幼樹整形時,為使中心干上一年能發出較多的小主枝,必需進行刻芽,才能達到成形快的目的。
這一特點即第6芽的方位角與第1芽的方位角一致,芽與芽之間的方位角為144°。在高紡錘整形中,為使著生在中心領導干上的主枝均勻螺旋排列,可利用這一特性,先在中干上最下面選擇一個芽(枝條)發出的枝條作主枝,然后隔5芽(枝條)再選留一個芽(枝條)發出的枝條作主枝,正好與下面已選的芽(枝條)的夾角為144°。由于梨樹中干一般生長較旺,芽與芽間距一般4cm左右,用此法安排主干上的小主枝,能確保小主枝均勻螺旋分布且間距不小于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