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昌松
(安徽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安徽 合肥 230000)
隨著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高校體育教學的現狀有了顯著改善.從目前高校體育教學的實施情況來看,對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非常關鍵,仍有提升空間.在當前全民健身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的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應當在以往教學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加強對體育教學中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升體育教學的效率,為學生的體育學習創建良好的條件,從而增強學生的體育素養.
高校作為向社會輸送優質體育人才的重要場所,承擔著非常重要的人才輸送任務.高校在體育教學的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中下功夫,其實就是對現代體育觀念的融入,與現代體育產業的發展更加契合,有助于為社會輸送更多優質體育人才,有利于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
在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中,無論是在教學觀念還是在教學方式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加強對體育教學中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對傳統教學模式尋求突破的一種具體做法,這種做法是積極有效的,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體育教學中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不僅是對課程內容的開發與利用,還包括對人力資源、物力資源、信息資源等開發與利用,涉及到教學的方方面面.為學生的體育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有利于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發展,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高校在對體育教學中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時,首先要對體育教學中的課程資源形成正確的認識[1].不可否認的是,高校對于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確實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對于體育教學課程資源在理解上存在不足之處.比如,有的高校認為體育教學的課程資源是課程內容資源(休閑體育、娛樂體育、民族體育等).而真正的體育教學課程資源不僅僅是這些,根據不同的分類有設施資源、人力資源、信息資源等,將體育教學的課程資源局限在課程內容資源顯然是不合理的,將影響體育教學的開展.
在實際的開發與利用過程中,絕大部分的高校出現操之過急的現象,存在方式方法上的問題[2].體育教學的主體是學生,體育教學中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應當以學生為中心,針對學生的實際需求展開,但是在實際中,大部分高校隨波逐流,忽視了對學生實際需求的了解,開發與利用存在一定的問題.
有的高校對體育教學中課程資源的開發重視程度非常高,但是開發之后如何利用卻又成為了一道難題.有的高校干脆為了完成相關規定和要求,直接盲目開發,利用起來就更加毫無方向.比如,為了培養更多的乒乓球人才,修建了大量的乒乓球桌,卻缺少充分利用,造成體育設施資源的大量浪費;而籃球場、足球場等體育場所的修建卻長期處于一種落后狀態,開發與利用不平衡的狀態急需打破.
首先,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對體育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重視程度,糾正對體育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認識偏差.其次,開發與利用應當是一個有機整體,否則沒有實質性的意義[3].同時,從以往的教學經驗和教訓出發,積極地學習其他高校的合理做法,提升體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科學性.最后,加強開發與利用之間的聯系,從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體育設施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運動項目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以及體育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方面著手,不斷解決體育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之間的矛盾,提高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質量,從而為體育教學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高校應當給予體育教師更多的培訓的機會,提高體育教師的課程資源意識和課程資源開發技能,提高教師參與體育課程資源開發的積極性.除了加強對體育教師這一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之外,還應當加強對具有體育特長的其他學科的教師、學生體育骨干、學生家長、社會體育指導員等的開發,以此拓寬體育人力資源的渠道[4].比如,高校可以充分地借助高校附近社區體育特長人員的力量,組織一些民間運動會,引導高校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如舞蹈隊比賽、太極拳比賽、舞龍舞獅大賽等.這些民間運動會趣味性十足,學生參與其中能充分感受到其中的樂趣,體育意識也會隨之增強.
關于體育設施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高校應當積極地向國家相關部門申請經費,根據國家統一規定,購進現代化的體育設施,同時對于購進的以及已有的體育設施應當妥善維護.體育設施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應當注意以下四個方面:首先,充分發揮現有體育設施的功能作用.以跳繩這項體育運動為例,對器材的要求并不是非常嚴格,在只有短繩的情況下,可能無法滿足集體跳繩的需求,此時可以將多根短繩進行拼接,用于各種集體跳法中.其次,制作一些簡單的器材.變廢為寶是當前生態發展理念下非常重要的一個觀念,師生應當共同努力,使得原本無法利用的器材變廢為寶.比如,將廢舊木板制作成三級跳的踏板.再有,提升場地的利用價值.以籃球場為例,打籃球是籃球場的主要作用,高校可以在籃球場上用不同顏色的線劃出一個羽毛球場地,用于羽毛球教學,以此緩解羽毛球場地緊張的現狀.最后,合理布局和使用場地器材,保證體育活動時的使用和師生的安全.
針對一些傳統體育項目,高校應當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適當的改進,既可以是規則上的改進,又可以是場地上的改進.例如,江西農業大學足球場地比較緊缺,南區學生生活區只有一塊足球場地,而這塊足球場地平常很少有人踢全場,為了能夠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足球這項運動中,將南區足球場一分為二,變成兩個小足球場,這就很好地解決了資源浪費的情況.在改進、調整傳統體育項目的同時,高校還應當注重對新興體育項目的開發與利用.有的大學生喜歡一些比較刺激的項目,如攀巖;有的學生比較喜歡民間體育項目,如腰鼓、舞蹈,高校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適當開發這些新興的體育資源,供學生選擇,拓寬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增強學生的體育素養.
現代體育的發展,融入了更多信息科技的內容,體育信息資源的作用早已得到了體育界的認可,加強對體育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現代體育進一步發展的必然要求[5].體育信息資源主要包括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教學變為直觀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播放100米從起跑到終點整個時間段的動態影像,將100米分為多個階段進行全方位展示,使得學生能夠對起跑、加速跑、途中跑、沖刺等100米知識更加了解.另外,網絡技術的利用也同樣不能忽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積極利用網絡技術,引導學生去檢索國內外的體育組織,發現國內外的體育新聞,進而增長學生的體育知識,實現對體育信息資源的充分開發與利用.
參考文獻:
[1]段長波,李頌華,宗繼軍.高校體育課程資源現狀及開發利用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6):61-62.
[2]張敘洪,曾蘭芳.我國高校體育資源開發利用的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3,(4):188-189.
[3]徐澤民.試論民俗體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開發與利用[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3):165-167.
[4]張懷波.淺談學校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教學與管理,2009,(30):44-45.
[5]王紅英,楊再淮.長三角地區高校區域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0,(1):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