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3月18日文章,原題:返鄉農民工,中國經濟下一個大希望?雨金村是中國北方一個冷清村莊。一個冬日清晨,兩名年輕男子準備開始工作——銷售當地產的水果蔬菜。今天賣的是鄰村收來的石榴。其中一名“帥哥”對著手機講:“嗨,親們,開始吧。”每天,數以千計觀眾登入直播平臺看帥哥賣水果。許多人會向他的同伴徐鵬飛(音)下單,后者是網店店主。
兩個人做的生意不大,但此類工作對中國經濟而言無疑是前所未有的大希望。他們倆都曾進城打工,后來回鄉創業。他們代表了中國“返鄉創業”這一新出現的群體——北京希望這個群體促進經濟再平衡,減少對繁榮城市的依賴。
多年來,中國農村人到城市尋求新生活。他們成為大城市的建設者,助力中國成為第二大經濟體。但這股移民潮也產生負面效應,造成城市過度擁擠,也讓被遺忘的農村更貧困。隨著返鄉創業者的出現,北京希望農村人口回流加速。根據農業部數字,中國現在有約500萬返鄉創業者,占到中國龐大的內陸地區新工商登記的2/3。從2015年底到2017年9月底,該群體以每天391的速度猛增。
城市生活成本不斷上升,許多務工者不得不回老家。反觀中國農村,新機遇不斷涌現。由于北京投巨資擴大互聯網接入和修建新路,中國農村如今的通信和交通條件好于以往任何時候,農村人更容易創業并抵達遙遠的客戶。
政府統計數字表明,半數返鄉農村務工人員從事電子商務,比如賣農產品或提供相關服務。經濟學家說,中國急需這種新型創業者。他們不僅帶回從城市學到的技能,還創造就業崗位。專家表示,(返鄉務工人員)已成為縮小中國城市與農村、沿海與內陸差距的一大動力。中國未來增長在很大程度上要靠這些欠發達地區。
中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調整時期。分析人士稱,以前的增長引擎出口和投資正逐漸失去勢頭。如今中國尋求新增長源泉,農民工返鄉潮似乎是個好辦法。在河南和四川等省份,該群體已然產生影響,那里的增長率高于國家平均水平。專家表示,返鄉農民工創業激增促進當地增長。他們采用創新的商業模式,利用農村未被充分利用的勞動力資源,與東南亞低成本國家競爭。無數個返鄉農民工正緩慢而穩步地改變中國農村。▲
(作者CocoLiu,陳俊安譯)
環球時報2018-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