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成虎
在省城舉辦的一次表彰大會上,77歲的大同市名中醫郭騰,獲得第二批“山西名老中醫”榮譽。這次表彰會,共有104人名列“山西名老中醫”,郭騰是其中年齡最長者。
郭騰從醫50多年,這次獲“山西名老中醫”稱號,讓他十分興奮。領獎后,他現場寫詩表達喜悅之情:“欣逢盛世沐春風,政通人和百業興。喜看杏園新枝勁,岐黃事業繼有人。
雖已年近八旬,郭騰一點也不服老。堅持在社區行醫,到老年大學辦養生講座,到縣城中醫院給鄉親們看病……他退休十多年,沒有一天離開過他熱愛的中醫事業。
發揮余熱 堅持行醫
最近七八年,郭騰每個月都要前往靈丘住幾天,在靈丘中醫院坐診,給當地老鄉們看病。因為擔心他的身子骨受不了顛簸和勞累,他的老伴和家人對他到外地行醫都不支持,卻絲毫沒能阻擋住他的腳步。“我的事情我做主。”郭騰說。
早些年,因病源不足,靈丘縣當地中醫醫療服務出現嚴重滑坡。最近幾年,在當地政府支持下,靈丘中醫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振興地方中醫服務事業,極力改善該院患者就醫體驗。為了提升醫院醫療技術水平,該院邀請多位外地名中醫坐診,郭騰是其中名望最高的。該院邀請郭騰坐診,有著讓他給醫院“坐鎮”的想法。“醫院的設想與我不謀而合。中醫曾經不景氣,我一直期望能為地方中醫發展盡綿薄之力。到靈丘坐診,幫我完成了心愿。”郭騰笑著說。
郭騰退休時的職務是單位正處級調研員,他享受的退休待遇完全可以讓他過上愜意的老年生活。然而,郭騰退休后,并沒有加入“廣場舞”隊伍行列。
郭騰還是社區各類養生保健講座的常客。退休后,他根據中醫學理論總結老年人養生經驗,并且身體力行,堅持多年。十多年來,他的身體一直不錯。接受記者采訪時,老人思路嚴謹,吐字清晰,一點也不像七八十歲的老人。
他愿意把自己的養老經驗同他人分享。他主持的養生講座內容豐富多彩,從老年人心理健康到飲食、調理、身體鍛煉等。因為他講座有事例、有真實體驗,他的講座深受社區居民歡迎。
隨父學醫 勤奮不已
郭騰的父親早年曾在學校任教,后自學中醫在靈丘掛牌行醫。父親的醫德醫風,至今仍令郭騰懷念不已。“父親給人看病從不嫌貧愛富。因為醫術醫德好,每天找他看病的人很多。”郭騰介紹,他的父親后來離開靈丘到大同、太原等地工作,多年后,老人回靈丘養老,重新開門行醫,服務鄉鄰。在靈丘,父親診治過的患者成千上萬,在當地享受很高的聲望。他多年來堅持到靈丘坐診,也飽含著一份紀念父親的心緒。
受父親影響,郭騰15歲開始隨父行醫,18歲獨立應診,此后進入雁北地區供銷社診所擔任醫生。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因為佩服三晉名醫門純德教授的醫德醫術,曾時常登門向門教授求教,受益匪淺。至今,他仍將門純德視為個人中醫事業的引路良師,并引以為豪。
1984年,雁北中醫院成立,郭騰作為主要創建人任該院院長。雖此后在醫療機構從事行政工作多年,郭騰卻從未因此放棄醫療臨床。也許因為個人價值取向的原因,他更喜歡做一個貼近患者的醫生,并不很在意行政職位,一直沒有脫離臨床。
臨床工作多年,胃病的中醫診療,是郭騰用心最多的領域。他經過多年臨床實踐,總結出治胃七法,并擬治了“呵胃丹”“協中丸”“雙和丸”等藥,治療包括胃潰瘍、糜爛性胃炎、慢性胃病等多種胃病。他經手治療的胃病患者達萬余人。
郭騰治療胃病的中醫方劑、方法,曾得到中國著名中醫學家、經方泰斗劉渡舟先生的贊揚和肯定。
家學有承 四代行醫
自退休后,郭騰在街道開門診行醫,他的小兒子一直隨他學醫。今年高考,郭騰的一個孫子考取山西中醫藥大學。家族連續四代,都有人從事中醫事業的人,令郭騰為之驕傲。
郭騰開的小門診,處在樓房林立的街道邊,面積120平方米,對外提供中醫內科診治、針灸診療服務。十幾年來,這個小門診,是他發揮余熱的陣地,也是他向兒子傳承醫術的地方。他主要在上午坐診,平均每次診治患者人數20多人。患者中,有大同城區本地患者,也有來自懷仁、左云等縣郊患者,甚至還有來自太原等外地患者。
因為郭騰醫術好,對待患者態度和藹,診所附近的街坊們身體不舒服了,都愿意來他這里把把脈。一些經他手治愈的居民,還在網上發帖幫他“揚名”,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行醫之余,郭騰開始著述。他行醫50余年,積累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心得,他一直想把其中的體會寫成書,與他人分享。2014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發行了郭騰著作《醫林問道》。在這本中醫學專著中,郭騰總結了個人行醫50多年來經驗,內容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等各科典型醫案及對癥方法。
“今將余平生業醫生涯中所見所聞,所思所悟,所得者錄之成冊,名日《醫林問道》。病患苦多,醫道幽深,問而求解,學海無涯,問之不懈!”郭騰在書中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