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仲明
2018年10月18日,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五屆年會“2018中醫藥文化發展高峰論壇暨故宮研究院中醫藥文化研究所揭牌儀式”在京舉行。阿塞拜疆共和國副總理阿利·阿赫梅多夫,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太湖世界文化論壇名譽主席張梅穎,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研究院院長鄭欣淼,太湖世界文化論壇主席、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研究局原局長嚴昭柱等重要嘉賓出席了本次會議。
由太湖世界文化論壇、人民網旗下金輝文化、Discovery探索頻道共同打造的大型中醫藥文化紀錄片《大道本草》先導預告片首次發布,為論壇預熱。
隨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及“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關注中國,關注中國的傳統醫藥。阿利·阿赫梅多夫副總理在致辭時表示,中國醫學包含了中國古老的哲學智慧和中國人民的世界觀,應充分與現代醫學開展各層次的交流、融合發展。他將積極推進中國傳統醫學在阿塞拜疆民眾中的普及,鼓勵相關醫療器械和藥品進入阿塞拜疆市場,深化兩國將康醫療部門的合作。
論壇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王永炎作了題為《重視醫德教育——加強臨床研究與時俱進》的學術報告。來自中國香港、歐洲、韓國、巴西的嘉賓圍繞著大會主題進行了熱烈的探討與交流。
論壇舉辦的同時舉行了故宮研究院中醫藥文化研究所的揭牌儀式,研究所由故宮研究院和太湖世界文化論壇共同建設,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為技術支持單位,是集故宮博物院和太湖世界文化論壇優勢資源打造,將共同致力于向世界傳播中醫藥文化,探索中醫藥的文化創新。
單霽翔院長在致辭時表示,故宮研究院中醫藥文化研究所是為文化傳承所設立的,“故宮”和“中醫藥”這兩個中華傳統文化符號相互融合會產生什么化學或物理反應,讓人充滿期待。故宮博物院收藏有醫學文物3000多件,大致可分為藥物、藥具、檔案、藥方、仿單等五大類別。就學術研究而言,清宮醫學文物是研究醫學史、宮廷史,乃至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第一手資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宮博物院將通過故宮研究院中醫藥文化研究所這個平臺,更好地弘揚祖國傳統醫學,共同譜寫樹立文化自信、復興中華文化的新篇章。
在張梅潁主席和與會嘉賓的共同見證下,單霽翔、鄭欣淼院長等嘉賓共同為故宮研究院中醫藥文化研究所揭牌。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曹洪欣,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關雪玲受聘為故宮研究院中醫藥文化研究所所長。國醫大師路志正,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王永炎,國醫大師金世元,國醫大師、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國醫大師晁恩祥,國醫大師張大寧受聘為故宮研究院中醫藥文化研究所顧問。
中醫藥文化應在堅定本源、傳承及弘揚民族智慧結晶的基礎上,堅守發展必立足于民的本心,對內加速融匯貫通各地域各民族的優秀醫藥經驗,對外博采眾長各大洲各國家的有益多元文化,豐富中醫藥文化內涵、拓展中醫藥文化外延,增強中醫藥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推動中醫藥文化的新發展。故宮研究院中醫藥文化研究所的成立,將為我國中醫藥研究與發揮在那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