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丹丹
(江蘇省南京市西善橋中心小學,江蘇南京 210000)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提出,我國教師的教學目標也發生了改變。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素質教育就成為教師們關注的重點。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游戲化教學方式一直都是深受學生們追捧的教學方式。音樂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打造出最符合學生特點的游戲化音樂課堂,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學生的素質教育,實現教學目標。
有一位著名教育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孩的工作就是玩耍。”由于小學生正處于智力和各項能力高速發展的時期,他們的注意力難以保持長久的集中。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應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選擇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音樂游戲化教學是一種有效的音樂教學方式,教師通過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游戲,能夠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參與性,進而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氛圍。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采用枯燥乏味的“填鴨式”教育,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會讓學生的注意力難以保持長久的集中,而且還會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當摒除傳統的教學模式,選擇高效的游戲化教學模式。游戲化教學模式能夠將枯燥乏味的文字與符號轉化為生動活潑的游戲,有利于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實現音樂水平的提高[1]。
在傳統的音樂教學課堂中,課堂氣氛往往較為沉悶,這是由傳統教學方式的特質所導致的。在傳統課堂中,音樂教師往往機械地對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學生只能被動地接收教師傳輸的知識,課堂氛圍沉重而枯燥,這種教學方式嚴重忽視了音樂的特點。教師應當明確,音樂是一門藝術學科,開展音樂教學工作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進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為此,教師應當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它能夠將學生帶入教學過程中,并營造出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活躍課堂氣氛。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游戲的方式進行課堂開始前的熱身活動,通過“擊鼓傳花”的方式,讓被選中的學生唱歌,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全身心投入教學過程中,而且能充分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2]。
節奏教學作為音樂教學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應當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在音樂中,節奏感是較為重要的感覺。若是一個學生缺乏節奏感,那么他在唱歌時就會遇到種種困擾,無法按照音樂節拍唱出歌曲,因此,教師應當加強培養學生的節奏。教師在開展節奏教學的工作時,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段音頻,讓學生自行分辨其中的節奏,加強他們的感官認知。當學生正確分辨出這些聲音后,教師就可以為他們播放節奏感較強的音頻,然后詢問學生的具體感受。同時,教師還應當讓學生在分辨聲音的過程中擺動雙手,跟隨節拍做動作。例如,音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人教版音樂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四課《郊游》時,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遍歌曲,讓學生感受歌曲中的節奏,然后再讓學生根據歌曲中的“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進行雙手的擺動,以此培養他們的節奏感。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能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教學的內容,形成強烈的節奏感[3]。
對于音樂而言,識譜是較為重要的內容。樂譜是音樂的靈魂,通過識別樂譜,人們能演奏或者歌唱出動聽的曲調。然而,在我國應試制度教育的影響下,大多數的學生仍舊不會識別樂譜,他們只能通過別人的演唱來加以模仿。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應當全面發展,因此,教師應當給予識譜教學高度的重視。為了實現更高效的識譜教學,教師也應當將游戲化的教學引入識譜教學的過程中。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卡片的方式來實現識譜教學,即在卡片上分別寫上音樂符號,然后讓學生抽卡,說出自己抽出卡片的符號含義,教師再對學生的答案進行表揚或糾正。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將學生融入音樂課堂中,并且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實現提升他們音樂素養的目標[4]。
在傳統的音樂課堂中,教師通常都會采用練耳訓練來提升學生對音階的分辨能力,并且加強他們的音高能力。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智力與各項能力還不夠完善,注意力也無法保持長久的集中,所以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得不到很好的利用,這就使得教學工作舉步維艱。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來開展練耳訓練,讓學生以更加積極熱情的心態展開訓練,實現音高教學。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完音階知識后,可以讓學生畫出關于音階形象的卡片。有的學生會將音階畫成貓,有的學生會將音階畫成狗,不同的音階有不同的形象。當學生畫完音階后,教師就可以彈奏鋼琴,再讓學生舉出對應的卡片。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將學生帶入音樂課堂中,讓他們以積極熱情的態度面對音階的學習,實現音樂水平的提高。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課堂氣氛沉重枯燥,不僅學生與教師之間缺乏交流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也難以進行交流互動,這就使課堂較為松散,不利于學生高效地學習。音樂教師若是在課堂中應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顯著提升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而且還能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實現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完一首歌曲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合唱歌曲。學生在合唱歌曲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培養自己的語感與歌唱能力,而且還能夠增加他們的協作意識,有利于他們在未來的團體協作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
小學音樂教師在選擇教學方式時,應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盡量選擇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教學方式。同時,教師還應當注意學生的全面發展,不斷改進游戲化教學方式中的不足之處。學校也應當給予音樂教學高度的關注,不斷支持和推動音樂教學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游戲化教學模式的高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