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海燕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城南實驗小學,江蘇南通 226600)
眾所周知,隨著我國綜合國力與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對教育領域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并對學校教育教學進行了進一步的改革,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素質教育”的引入。素質教育,從字面上的意思來說就是提升學生的素養,這不僅體現在提高學生書本知識學習方面的能力上,更多的是重視學生綜合實力與能力的發展。傳統的教育理念較為側重于學生智力、能力的提升與發展,往往忽略了對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教育,相對于此,現代的教育有所進步。因為情感教育已經成為目前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們逐漸提高了對情感教育的認識與重視程度,所以為了更好地健全學生人格,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學校要更加注重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作為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不僅要提高學生鍛煉身體的意識,還要在充分認識情感教育重要性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情感感化與教育,使學生能親近教師,促進學生人格發展,師生共同進步。
情感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小學體育教學以及學生個人的綜合素質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面對小學生年級小、性格不穩定、注意力不持久等共性特點,學校教育有義務、有責任去教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品質。體育這門課程對小學生來說是比較有趣味性的課程,因此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在小學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在學習與游戲中習得情感,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心智與健康的情感態度,這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實際社交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提高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1]。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理應在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主動創設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多多健身并將其參與到學習生活中,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創設一個游戲活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個游戲設計,由學生互相幫助完成任務,然后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學習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在遵循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特點以及基本的教學規律的基礎上,有目的、有建設性地創設與教學環境相符合的活動,讓學生們在活動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情感素養[2]。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想要在增強學生的身體素養的同時,融入情感教育,前提就是要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即建設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以此來推進體育教育教學的發展與進程。這主要表現在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活動時,要加大對學生的關心和問候,使學生產生一種親近感和歸屬感。比如,小學生年齡小,對有些活動并不能表現得很完美,此時教師不應直接批評學生或者對學生表現出一種不耐煩的情緒,而是要鼓勵學生,不斷地激勵他們不要放棄,做最好的自己,并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耐力、毅力等優秀的情感品質。另外,在體育教育教學活動中,有很多體育活動是需要學生通過團結協作才能完成好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情感教育,教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與其他學生相處,并在相處的過程中樹立團體的榮譽感與合作意識,在頻繁的交流與互動中產生一種情感上的共鳴,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各方面的快速發展與提高[3]。
體育這門課程的開設是有其重要的積極作用的,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有理由、有義務去學習堅實的基礎教育知識,了解基本的教育教學規律,充分掌握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并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來進行體育教育教學,設置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以此來加強他們的情感素質與各項能力的培養。比如,在進行某一項訓練時,教師應明確這項任務的目的性與任務性,明確要教會學生什么,如何教,怎么教,然后以活動來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增強學生情感方面的培養[4]。

小學生的思想較為單純,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注與表揚。因此,在引導小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鍛煉身體的同時,小學體育教師應該要肯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保護好學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創設體育活動,并在活動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與鼓勵,給予學生積極性的評價。但是這種鼓勵與評價并不是簡單、潦草的,而是具體、明確的,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與差異,對他們進行因材施教,從各個角度、各個層面上對學生進行多元的評價與鼓勵,這樣才可以做到尊重學生個性,多方面考慮學生的特點與差異性,提高他們的自我發展,并由此建立自信心與團結凝聚力。雖然教師在評價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評價不準確的情況,但是教師的評價也可以從整體上反映出學生的具體表現以及師生之間的信任度。這種教學反饋能充分提高體育教育教學效果,為將來的體育教育教學活動提供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與改進的方向[5]。
總而言之,情感教育在我國基礎教育階段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事關學生能否建立積極的情感觀、態度觀,對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在增強自身的基礎教育知識的同時,還應該要學會如何將情感教育引入小學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認真地研究它,并巧妙地設計教育教學活動來提高小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與素養,如鼓勵引導、積極評價、建設和諧師生關系及基于學生的身體發展特點來進行教學等。通過具體的教育教學互動,讓學生在教師的愛護與“栽培”中茁壯成長,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態度,發揮教育真正的價值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