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云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新聯中學,江蘇南通 226363)
當前,師生互動型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到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的師生互動型教學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李庾南老師的“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告訴我們,引導是指教師因勢利導,通過點撥、解惑、釋疑,達到教與學的有機融合和不斷提高,它是學習質量提升的關鍵。那么,如何在“有效引導”下生成“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呢?
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教學活動以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為主,學生處于被動位置,在課堂中缺少獨立思考的過程,欠缺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新課改要求師生之間建立平等互動的新型教學關系,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其良好的思維方式,而當前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尚未完全達到新課改的要求。
1.能夠改變學生原有的學習方式
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基本上是教師作為課堂主體單向進行傳授知識,學生被動聽課,久而久之,會使學生形成被動接受的學習習慣,缺少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向學生提供進行數學活動的機會,引導他們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1]。因此,運用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有助于改變學生完全依賴教師的學習方式,能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2.能夠轉變教師傳統的教學方式
新課程改革提倡師生之間建立平等互動的新型教學關系,教師的角色需要從傳統的課堂主導者轉變為引導者,將單一灌輸知識的教學模式轉變為師生合作互動的新型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方法,力求“教”必須致力于“導”,服務于“學”。
為了避免師生互動式教學流于表面形式,教師應創設合適的探究活動,有效引導,從而構建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定義的運用》一課時,教師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學習小組,讓學生探究:用兩個全等的三角形(單個三角形的三邊長均不相等)紙片可以拼出幾種形狀不同的平行四邊形?由于學生身邊沒有全等的三角形紙片,無法進行探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我們身邊有可以代替三角形紙片的工具嗎?”學生會想到利用三角板對問題進行探究。探究完后進行交流,由小組選派代表到講臺前進行示范講解,這時教師進行追問:“你能說明你所拼的四邊形為什么是平行四邊形嗎?”當學生出現疑惑時,教師及時引導其他學生積極參與議論,從而形成有效的師生互動。通過運用合適的探究活動進行有效引導,形成師生互動,激發學生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興趣,最終有效地完成了課堂學習目標。
教育專家斯特林·g·卡爾漢認為:“提問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發展、評價教學效果以及考查達到預期目標的控制手段。”教師設計的問題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到師生互動的效果。在問題設計階段,常用的策略有多提啟發思維的問題,即推理性、開放性、發散性或參考性問題。例如,在學習《二次根式的性質》一課時,讓學生根據算術平方根的意義填空。

對于第二個算式,學生不太容易得出結果,這時教師及時進行這樣的引導提問:2的算術平方根怎么表示?如果x2=2(x>0),那么x=___ 。根據最近發展區原理,在已有知識基礎上的引導提問,能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具有思維難度的問題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提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生完成了上面的填空后,教師可以追問學生:“對于任意一個正數為什么?”一開始,學生思考有點難度,教師可先通過舉例引導啟發,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和解決問題,最后和學生一起歸納。這樣的師生互動才是真實有效的互動,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實現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教師和學生平等關系的建立,能有效地開展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從被動接受向主動參與轉化,使教師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在課堂上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教師互動交流,從而提高學習能力[2]。例如,教一元二次方程時,筆者設計了下面的選擇題,故意在解答過程中出錯,讓學生發現問題,然后通過與學生平等對話,進行師生互動合作學習。
若方程(k-2)x2-2kx+k+1=0有實數根,則k的值為( )。
A. k<2 B. k≥-2且k≠2 C. k≤2 D. k≥-2
解:∵(k-2)x2-2kx+k+1=0有實數根,
∴ k-2≠0。
△=(-2k)2-4(k-2)(k+1)≥0,
∴k≥-2且k≠2,
所以選B。
師:現在,請大家再看一下老師的解答過程,看看有沒有什么問題?
生:老師,我覺得正確的答案應該是D。
師:為什么?
生:題目中只說方程也就是沒有指明原方程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因此k-2可以為零,k可以等于2。當k=2時,方程為一元一次方程,其根為x=0.75,因此答案為D。
師:大家覺得他說得對不對呢?
其他學生紛紛同意。
師:那如果條件中指明這是一元二次方程,那答案是什么?
生:如果有一元二次方程的條件,答案就應該選B。
師:正確。那大家知道以后解題時要注意什么嗎?
生:要看清條件。
之后筆者追問:“如果條件是方程,要滿足什么?如果是一元二次方程呢?”對于這個追問,學生均能迅速而正確地回答出來。這個實例說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在師生平等、協作的課堂氣氛中引導和啟發學生,就能使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言,提高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改變過去學生被動學習的方式,提高其學習獨立性和自主性。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通過自己的有效引導,讓學生逐步適應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