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霞
【摘要】 目的 探討在無痛胃鏡下行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后患者麻醉蘇醒期應用護理干預的臨床價值。方法 160例無痛胃鏡下行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對所有患者麻醉蘇醒期實施護理干預措施, 觀察其護理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160例患者中, 低氧血癥13例, 占比8.13%, 通過托起患者下頜, 其血氧飽和度(SpO2)很快恢復到正常水平;返流2例, 占比1.25%, 通過及時處理未發生誤吸;并發癥總發生率為9.38%。其余145例患者未出現任何并發癥, 生命體征均較為穩定。
結論 護理干預應用于無痛胃鏡下行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后患者麻醉蘇醒期的臨床價值較高, 可以有效降低無痛胃鏡下行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后患者出現并發癥的幾率。
【關鍵詞】 護理干預;無痛胃鏡;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麻醉蘇醒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7.098
食管靜脈曲張患者在無痛胃鏡下接受套扎術治療后, 在麻醉蘇醒期極易出現低氧血癥、返流、誤吸、低血壓、躁動、出血、墜床等情況, 為了避免患者出現術后并發癥, 護理人員須做好患者術后麻醉蘇醒期護理干預工作[1]。本文將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60例無痛胃鏡下行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后患者作為實驗對象, 觀察并分析護理干預對食管靜脈曲張患者的臨床價值, 探討護理干預對無痛胃鏡下行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60例無痛胃鏡下行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女77例, 男83例;年齡30~67歲, 平均年齡(48.56±6.15)歲;104例(65.00%)為肝炎后肝硬化, 40例(25.00%)為膽汁性肝硬化, 16例(10.00%)為酒精性肝硬化。160例患者均符合美國麻醉學醫師協會(ASA)分級Ⅱ~Ⅲ級, 其中59例為Ⅲ級, 病情較重, 可以進行日常活動, 但難以進行重體力活動;101例為Ⅱ級, 在功能代償方面均表現健全。
1. 2 方法
1. 2. 1 麻醉、套扎及術后護理 讓食管靜脈曲張患者在檢查車上保持左側臥位, 對食管靜脈曲張患者實施常規監測, 于食管靜脈曲張患者右上肢建立靜脈通路, 并通過面罩進行吸氧(6~8 L/min)。選取丙泊酚, 對食管靜脈曲張患者實施靜脈推注, 直至食管靜脈曲張患者睫毛反射消失且說話不回應, 對其實施Olympus電子胃鏡檢查。讓1名內鏡醫師采用六環連發套扎器為食管靜脈曲張患者實施套扎術。160例患者曲張靜脈術后未見出血現象。術后, 將其推往麻醉恢復室, 保持左側臥位, 通過面罩進行吸氧(3~5 L/min), 對患者術后體征進行監測, 待其恢復正常, 由護理人員將其送回病房[2-4]。
1. 2. 2 低氧血癥預防護理 無痛胃鏡下行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后患者在麻醉蘇醒期容易出現舌頭后墜的情況, 這種情況極易引發低氧血癥。因此, 需要對無痛胃鏡下行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后患者的SpO2指標進行監測, 若<90%, 則須立刻將患者的下頜托起, 將其氣道打開, 確保無痛胃鏡下行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后患者能夠正常呼吸。針對病情嚴重的患者, 須采用呼吸囊面罩, 對患者實施加壓給氧措施, 并立刻向麻醉醫師匯報[5-7]。
1. 2. 3 返流誤吸預防護理 無痛胃鏡下行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患者術后容易發生返流的情況, 這是因為患者的食管括約肌在麻醉藥物的殘留作用下, 出現松弛現象, 加上患者處于昏迷狀態, 呼吸道保護性反射受到影響出現障礙, 進而引發誤吸。對此, 護理人員需要將患者口腔及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清理干凈, 保證其呼吸順暢, 預防窒息情況的發生。
1. 2. 4 低血壓預防護理 因為在做無痛胃鏡檢查前, 患者須禁食禁水, 所以多數患者術后處于脫水狀態, 加上麻醉藥的殘留作用, 食管靜脈曲張患者的血壓受到影響明顯降低。對此, 護理人員須在食管靜脈曲張患者術后將500~1000 ml晶體液或500 ml膠體液, 通過術前建立的靜脈通道為患者輸液。同時, 對無痛胃鏡下行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 若患者出現其他情況, 須采用針對性處理措施, 預防患者術后出血[8]。
1. 2. 5 套扎后靜脈出血預防護理 著重觀察無痛胃鏡下行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患者術后麻醉蘇醒期是否出現低血壓、四肢厥冷、心動過速等情況, 避免其發生劇烈咳嗽和嘔吐, 高度預防其發生躁動。同時, 患者蘇醒后, 告知其家屬盡量避免起床過猛或者突然改變體位, 防止套扎后靜脈出血。
1. 2. 6 其他情況預防護理 無痛胃鏡下行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患者術后在麻醉蘇醒期極易發生躁動、墜床等情況, 對此, 護理人員須采取相應的保護性干預措施, 可以在其病床周圍增添床擋, 還可以間隔5 min對患者意識狀態進行1次觀察與評估, 待患者意識及生命體征恢復正常, 且不存在嚴重不適后, 可以將其送回普通病房。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本組患者護理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2 結果
160例患者中, 低氧血癥13例, 占比8.13%, 通過托起患者下頜, 其SpO2很快恢復到正常水平;返流2例, 占比1.25%, 通過及時處理未發生誤吸;并發癥總發生率為9.38%。其余145例患者未出現任何并發癥, 生命體征均較為穩定。
3 討論
做好無痛胃鏡下行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后護理干預工作是保證套扎術治療質量的重要前提。由于無痛胃鏡下行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患者在術后麻醉蘇醒期受到麻醉藥殘留作用及其他因素的影響, 容易出現低氧血癥、低血壓、返流、誤吸、出血等并發癥, 因此, 護理人員需要做好無痛胃鏡下行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后患者麻醉蘇醒期針對性護理干預工作, 避免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保證治療、護理等工作的效果[9, 10]。
本次實驗顯示, 160例患者中, 低氧血癥13例, 占比8.13%, 通過托起患者下頜, 其SpO2很快恢復到正常水平;返流2例, 占比1.25%, 通過及時處理未發生誤吸;并發癥總發生率為9.38%。其余145例患者未出現任何并發癥, 生命體征均較為穩定。反映出無痛胃鏡下行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后患者在麻醉蘇醒期經過護理干預后并發癥發生率得到有效控制。
綜上所述, 護理干預應用于無痛胃鏡下行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后患者麻醉蘇醒期的臨床價值較高, 能夠有效預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柯玉蘭. 無痛胃鏡下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的護理. 中國保健營養旬刊, 2014(6):3686-3687.
[2] 劉娟, 陳軍軍, 羅俊. 無痛胃鏡下行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后患者麻醉蘇醒期的護理. 華西醫學, 2011(7):1097-1099.
[3] 謝琴琴. 無痛胃鏡下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的護理配合.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6, 27(13):2529-2530.
[4] 高晶晶. 無痛胃鏡下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術后的護理體會. 內蒙古中醫藥, 2014(36):170-171.
[5] 李靜海. 無痛胃鏡下套扎治療食管靜脈曲張的療效分析及護理. 山西醫藥雜志, 2015(13):1579-1581.
[6] 任元梅. 胃鏡下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后的臨床護理. 飲食保健, 2016, 3(7):47-48.
[7] 黃琳, 劉燕君, 胡琳, 等. 無痛胃鏡下食道靜脈曲張套扎治療的護理配合. 臨床醫學工程, 2011, 18(2):265-266.
[8] 馬麗華, 黎群. 優質護理服務在無痛胃鏡下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現代醫學, 2015(1):116-118.
[9] 吳書梅, 盧子英. 麻醉蘇醒期突發癔癥的護理體會一例. 華西醫學, 2016(12):2101-2102.
[10] 降英, 李昌平, 余雪紅. 無痛胃鏡下套扎治療食管靜脈曲張的臨床觀察與護理. 瀘州醫學院學報, 2011, 34(4):428-430.
[收稿日期:2017-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