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霞
【摘要】 目的 探討A1berta嬰兒運動量表(AIMS)在高危兒中使用時的組內信度及組間信度。
方法 50例高危嬰兒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月齡段的不同分為月齡<4個月組(12例)、月齡5~8個月組(11例)、月齡9~12個月組(15例)、月齡13~15個月組(12例)通過A、B、C 3位評估者進行AIMS評分評估, 觀察四組嬰兒組間信度、組內信度等情況。結果 組間信度比較總體內部相關系數(ICC)=0.986, 各個月齡組ICC分布在0.968~0.986, 組內信度研究中評估者B、C取得的總體ICC分別為0.986、0.982。結論 高危嬰兒的運動及發育水平運用AIMS進行評估具有較好信度。
【關鍵詞】 Alberta嬰兒運動量表;高危兒;信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7.114
從20世紀90年代起, 我國的圍產醫學及新生兒護理技術及搶救技術均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輔助呼吸和激活肺泡表面物質等先進的治療干預技術不斷被引進, 高危新生兒(早產、缺氧缺血、出生時低體重等)的存活率顯著得到提高, 我國近年來嬰兒出現發育異常的發病率也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1]。對高危兒做早期運動發育評估任務日益繁重, 而AIMS是一個通過觀察即可對嬰兒的運動發育情況進行評估的量表, 操作簡便, 為探討AIMS在高危兒中的信度, 選取50例高危嬰兒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計算評估者對同一個嬰兒的AIMS評分結果以評估組內的信度, 現將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50例高危嬰兒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入選嬰兒在圍生期有窒息、出生時低體重、重度黃疸、早產、宮內感染、宮內窘迫、缺氧缺血、顱內出血或顱內感染等臨床高危因素中的1個或
1個以上。所有嬰兒月齡3~15個月, 平均月齡(8.82±4.08)個月,按照月齡的不同分為月齡<4個月組(12例)、月齡5~8個月組(11例)、月齡9~12個月組(15例)、月齡13~15個月組(12例)。
1. 2 方法 本次研究的評估者共3位(評估者A、B、C), 評估者A并運用AlMS對嬰兒的現場運動表現進行評分, 評估者B、C則通過觀看錄像對嬰兒進行獨立性評分, AIMS評分組間信度為3位評估者對同一例嬰兒的獨立性評分[2, 3]。
3位均經過嚴格培訓, 并接受AIMS實施的細節及具體操作的相關培訓, 考核均合格。正式試驗前, 3位評估者首先對本次研究中的10例高危嬰兒展開試驗性的AIMS評估, 達到AIMS評分一致性>0.8[4]。展開正式的組間信度研究時, A評估者首先使用AIMS評估嬰兒的現場運動, 評估的環境標準為安靜、采光好及氣氛溫暖的獨立房間, 嬰兒家長可在評估房間中與嬰兒互動, 引導并鼓勵嬰兒發揮出最佳的運動水平, A評估者同時還要做好現場的攝像工作[5]。評估者B、C則通過觀看錄像對嬰兒進行獨立性評分, AIMS評分組間信度為3位評估者對一例嬰兒的獨立性評分。組內信度研究的間隔時間為1個月, 評估者B、C通過觀看錄像對嬰兒進行獨立性二次評分, 計算評估者對同一例嬰兒的AIMS評分結果以評估組內信度[6]。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四組嬰兒組間信度、組內信度及AIMS評分結果。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通過計算ICC檢測信度, ICC>0.90為信度高, ICC在0.76~0.90為信度好, ICC在0.50~0.75為信度中等, ICC<0.50為信度差。
2 結果
2. 1 組間信度及AIMS評分 組間信度比較總體ICC=0.986, 各個月齡組ICC分布在0.968~0.986。組間信度及各月齡組AIMS評分。見表1。

2. 2 組內信度及AIMS評分 深入研究四個月齡段組取得的組內信度, 分別計算評估者B及C取得的組內信度結果, 總體ICC分別為0.986、0.982。組內信度及各月齡組AIMS評分。見表2。

3 討論
新生兒出生后的第1年是其各項身體功能及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及擴展的重要時期, 該階段新生兒的大腦具有較強的可塑性, 該時期為高危新生兒進行科學有效的干預治療, 可運用大腦的強可塑性使干預效果達到最佳水平, 因此, 盡早發現疾病、盡做好干預治療是治療高危新生兒的關鍵[7]。在觀察及隨訪圍生期有窒息、出生時低體重、重度黃疸、早產、宮內感染、宮內窘迫、缺氧缺血、顱內出血或顱內感染等危險因素的高危兒時, 應該注意觀察嬰兒的運動及發育情況, 發現可疑的運動發育征象, 則需要對嬰兒做進一步的評估, 確診后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為患兒展開針對性、科學性的干預治療措施, 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嬰兒發育及運動評估方法有Bavley嬰兒發育量表及Peabody運動發育量表, 采用里程碑式的運動發育評價方式對嬰兒發育及運動進行評估, 評估的主要方法是統計及計算嬰兒取得的運動里程碑最終數量, 但嬰兒時期的運動里程碑數量相對較少, 以上方法難以準確的評估嬰兒敏感時期的運動發育異常癥狀, 取得的數據缺乏相應的敏感性及準確性[8-10]。AIMS是通過評估者觀察嬰兒不同月齡段的運動發育技能, 對0~15個月齡嬰兒的粗大運動展開量化評估, 是具有可行性及觀察性的計量表, 降低因評估者操作失誤造成評估誤差的發生率。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組間信度比較總體ICC=0.986, 各個月齡組ICC分布在0.968~0.986;深入研究四個月齡組取得的組內信度, 分別計算評估者B及C取得的組內信度結果, 總體ICC分別為0.986、0.982。
由此可見, 高危嬰兒的運動發育水平運用AIMS進行評估, 具有較好信度。
參考文獻
[1] 陳志瑋, 林少漫. 550例高危兒隨訪情況分析. 中國婦幼衛生雜志, 2017(4):28-31.
[2] 呂攀攀, 董榮芝, 劉芳, 等. 高危兒聽力篩查及隨訪研究.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6, 22(12):1459-1461.
[3] 林堯, 劉穎, 黃麗紅, 等. 簡易高危兒篩查法在低出生體重兒中的應用研究. 中國婦幼保健, 2016, 31(11):2315-2317.
[4] 顧秋麗. Alberta嬰兒運動量表在0~18個月早產兒、高危兒運動發育中的應用體會. 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15):274-275.
[5] 辛秀紅, 姚樹橋.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效度與信度的再評價及常模更新.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15(5):355-360.
[6] 徐文慧, 劉娜娜, 柳濤, 等. 改良aEEG、NCIS、SNAPPE-Ⅱ評分對高危兒腦損傷早期診斷價值比較. 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5(2):25-31.
[7] 胡恕香, 黃蓉, 彭桂蘭, 等. Alberta嬰兒運動量表在高危兒早期干預中的應用分析.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5, 30(2):157- 159.
[8] 卞薇, 劉洋, 楊思思. 中文版斜視兒童生存質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中華護理雜志, 2015, 50(1):48-52.
[9] 漆明霞, 張鳴鶴, 張娟, 等. Alberta嬰兒運動量表在高危兒運動發育監測中的應用研究. 當代醫學, 2017, 23(24):65-67.
[10] 林碧云, 危曼, 邵肖梅, 等. Alberta嬰兒運動量表對新生兒重癥監護室高危兒出院后篩查運動發育落后的準確性研究. 中國循證兒科雜志, 2015, 10(2):81-84.
[收稿日期:201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