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
【摘要】如今,抗菌藥物是多種疾病治療過程中最常應用的藥物。雖然抗菌類藥物可有效抑制病菌的傳播,并且可殺滅細菌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從而達到治療目的。但據臨床觀察發現,抗菌藥物的廣泛使用也造成了濫用的現象出現[1],在濫用的同時甚至還會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因此,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藥物一度成為醫療工作者的熱門研究課題。有研究報道,藥劑科加大抗菌藥物的管理力度可嚴格管控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同時加強藥劑科對抗菌藥物的管理,有助于管控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同時還能避免出現抗菌藥物濫用、浪費等現象[2]。鑒于此,本文首先列出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的表現與危害,同時提出藥劑科管理對醫院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措施,望給相關工作者提供思路與經驗。
【關鍵詞】抗菌藥物;藥劑科管理;藥物應用
1 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的表現
1.1 醫師憑經驗選擇抗菌藥物
目前,我國常見的疾病主要為感染性疾病,同時也是感染性疾病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抗菌藥物一度位居我國臨床藥物之首。據研究數據顯示,僅有25%的臨床醫師會經過細菌培養與藥敏試驗等一系列過程后再對使用抗菌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余下75%醫師通常憑靠臨床醫師治療經驗為患者選用抗菌藥物與劑量,導致治療失敗。
1.2 使用較大劑量的抗菌藥物
大部分醫師會存在“增大藥物劑量等于增加療效”的錯誤觀念,導致過度增加抗菌藥物的劑量,不僅起不到抗菌效果,反而適得其反,增加了患者的免疫力與細菌抗藥性,從而降低治患者療效。此外,使用較大劑量的抗菌藥物還可對人體正常菌群造成破壞,出現繼發性感染的現象。
2 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的危害
2.1 對細菌的危害
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可增加細菌的耐藥性,并且有利于細菌耐藥基因轉移成為醫院的感染源,在院內引起大面積感染。在某種程度上說,如今耐藥株產生的速度遠遠超過新藥研發的速度,引發細菌耐藥性的同時也劇增了感染性疾病患者治療的難度。
2.2 對人體的危害
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可達到治療的目的,但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易導致患者出現過敏的不良反應。同時,若是治療時間與用藥劑量軍不合理則會導致抗菌藥物損傷人體各器官,甚至會產生致命性危害。
3 藥劑科管理醫院抗菌藥物的措施
3.1 提升水平
在院內每月定期組織藥劑科相關工作人員開展藥物培訓,并且在培訓結束后,考核培訓人員的理論值知識與操作水平,考核不通過者則加強培訓,以此促進藥劑科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同時還有助于藥劑科工作人員全面掌握藥物屬性、不良反應等知識。
3.2 加強采購
藥劑科工作人員應嚴格根據相關規定合理采購藥物,尤其是抗菌類藥物,應根據患者的實際需求進行采購。嚴格把控采購環節,在采購過程中與藥品供應商制定相關采購協議,采購的藥品在入庫儲存前應再次進行驗收,確保采購的數量與質量。在抓藥過程中,工作人員應注意檢查藥方,避免出現藥物相互使用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
3.3 加強管理
藥劑科工作人員應注重與院內各科室工作人員之間的溝通,同時積極參與各項試驗,討論抗菌藥物、細菌耐藥性等相關知識。此外,醫生應根據患者實際病情為患者合理選擇藥物,一方面可保證藥物的合理使用,另一方面也可減輕患者治療的經濟壓力。
3.4 嚴格使用
根據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嚴格使用分級原則明確各醫師使用抗菌藥物的廚房權限,主要分為三個原則:
(1)“非限制使用”藥物:這類藥物主要為一線用藥與首選藥物,具有副作用小、價格低廉與療效好的優點,臨床各級醫師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為患者選用這類藥物;
(2)“限制使用”藥物:這類藥物主要為二線用藥與次選藥物,雖然具有一定療效,但具有毒副作用大與價格昂貴的缺點,臨床醫師在使用前需說清理由,同時經過主治及以上醫師批準與簽字后才可使用;
(3)“特殊使用”藥物:這類藥物為三線藥物,具有療效好的優點與價格昂貴的缺點,并且目前缺乏針對新上市抗菌藥物與特殊耐藥菌的療效與安全性等臨床研究資料,在使用前應有確鑿依據或臨床指征,并且需經本科主任或專家會診同意,有主任醫師與副主任同意簽名后方可使用其處方。此外,藥劑科在配制、發放藥物過程中,應綜合分析各個科室所需的藥物數量與種類等,并作好記錄。定時與各科室醫師溝通如何更有效更安全使用藥物的方法,而各科室則根據相關制度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叮囑患者嚴格遵醫囑服用藥物,確保藥物的合理、有效使用。
3.5 制作手冊
藥劑科與宣傳科根據院內抗菌類藥物使用情況,制作出相關使用手冊,張貼于院內藥房、門診與導診等多個位置,并且向各科室發放藥物合理使用手冊,主要內容:藥物適應癥、注意事項與不良反應等。
4 討論
抗菌藥物是常用于治療細菌感染的藥物,近些年我國醫療技術的發展,抗菌藥物用于抗細菌感染治療中的療效也得到了臨床的肯定與患者的滿意,然而抗生素濫用的現象也逐漸成為廣泛使用抗菌類藥物后醫學界與患者所要面對的一大難題H。已有大量文獻表明,[5]抗菌藥物在某些疾病治療中可取得理想療效,但易產生細菌耐藥性,尤其是某些疾病短時間內只能通過抗菌藥物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導致治療過程中發生諸多問題影響療效。因此,在使用抗菌藥物的同時也必須加強對抗菌藥物的管理力度,確保藥物的合理使用為患者健康帶來保障。
藥劑管理科是負責管理醫院各種藥物的重要部門,通過對藥物進行管理,有助于管控藥物的使用量,嚴格控制使用情況。但若想做到合理用藥并非藥劑科加強管理就可實現,而是需要院內各科室相互配合,以藥劑科為主導力量,負責管理藥物、發放藥物等工作,其他科室則輔助藥劑科開展藥物管理工作,因此在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中藥劑科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門[6]。在藥劑科中,由工作人員負責管理藥物,因此加強藥物的管理首先需要提升工作人員的自身專業水平,全面掌握藥物的服用方法、注意事項等知識,尤其是負責發放藥品的工作人員,若是發現院內抗菌藥物使用量呈升高趨勢,應與各科室核對,并及時向藥劑科管理人員匯報核對結果。而藥劑科統計人員則需要通過院內藥物流動系統分析各科室實際用藥情況,結合情況制定對應管理規章制度,確保藥物的合理使用,避免出現醫療資源浪費的現象[7]。同時,門診藥房是面向患者的重要窗口,門診藥房工作人員不僅需要提高自身專業水平,還需提高服務質量。在為患者配藥過程中,應核對患者處方,若發現存在異常情況應聯系醫師,確保處方無誤,避免出現藥物配伍禁忌的情況。此外,還需向患者詳細講解藥物的服用劑量、方法與服用間隔時間等,并且告知患者在服用藥物期間的各種注意事項,針對患者提出的問題應進行解答,有利于減少醫患之間因藥物服用問題而引發的矛盾。有研究結果顯示,在抗菌藥物的使用過程中,藥劑科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通過藥劑科加強對抗菌藥物的管理,有利于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8]。
總而言之,加大藥劑科管理抗菌藥物的力度,有助于臨床醫師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為患者選擇抗菌藥物,確保藥物的合理使用,同時還可避免出現浪費醫療資源的現象,值得臨床多加應用。
參考文獻
[1]任國勝,白鶴,藥劑科管理對醫院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 (23):176-178.
[2]蔣羽,畢卉,藥劑科介入指導對臨床科室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7,7 (02):136-138.
[3]楊志恒,加強對藥劑科的管理對促進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效果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 (35):12-12.
[4]李小娜,加強藥劑科管理促進醫院抗菌藥物合理應用效果探究[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 (09):190-191.
[5]黎海燕,藥劑師參與處方管理對促進醫院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影響[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6,11 (02):191-192.
[6]公維群,淺議藥劑科參與醫院抗菌藥物應用的管理與成效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 (10):339
[7]李宏英,藥劑科管理對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促進作用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33):145-146.
[8]張雪山,我院抗菌藥物管理對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影響[J].中國合理用藥探索,2017,14 (07):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