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菲

【摘要】目的:探討分別選擇X線以及CT對不典型肺結核患者進行疾病診斷后獲得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05月~2018年06月收治的82例不典型肺結核患者作為實驗對象;臨床對所有患者實施X線檢測以及CT檢測,最終就兩種方法診斷準確率展開對比。結果:同X線不典型肺結核疾病診斷準確率(84.15%)對比,CT診斷準確率(96.34%)獲得明顯提升(P<0.05)。結論:針對不典型肺結核患者在進行疾病診斷期間,同x線診斷結果比較,CT診斷準確率呈現出顯著性特點,但是因為此種疾病表現出復雜的結構以及病灶形式,對此需要結合患者病情觀察結果以及系列實驗室檢查結果最終確診,從而為不典型肺結核疾病治療方案的針對性研究奠定基礎。
【關鍵詞】不典型肺結核;x線診斷;CT診斷;臨床效果
近年來,在抗生素以及免疫抑制劑藥物應用率逐漸提高的形式下,患有不典型肺結核疾病患者例數呈現出顯著性增加,對此確定有效方法完成不典型肺結核疾病診斷意義顯著[1]。本次研究將針對不典型肺結核疾病患者確定最佳的疾病診斷方法,以此通過CT診斷,將不典型肺結核疾病診斷準確率顯著提高。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05月~2018年06月收治的82例不典型肺結核患者作為實驗對象;男41例,女41例;年齡分布范圍為29歲~71歲,平均年齡為(52.12±1.49)歲;病程分布范圍為2年~17年,平均病程為(4.49±0.43)年。
1.2 方法
所有不典型肺結核患者在進入醫(yī)院后,于臨床對其展開X線檢查操作以及CT檢查操作,均選擇全肺掃描方式展開。在對患者實施CT檢查期間,為了確保合理提高患者臨床掃描效果,需要合理選擇85mL非離子型對比劑進行干預[2]。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不典型肺結核患者診斷準確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對不典型肺結核患者臨床診斷結果展開數據分析,計數資料(診斷準確率)以n(%)形式合理展開X2檢驗,最終P<0.05為差異表現出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同X線不典型肺結核疾病診斷準確率(84.15%)對比,CT診斷準確率(96.34%)獲得明顯提升(P<0.05),見表l。
3 討論
肺結核作為慢性疾病之一,于臨床醫(yī)學中表現出顯著的疾病發(fā)生率。疾病癥狀主要集中于低燒、乏力、呼吸障礙、胸痛以及咳嗽幾方面,臨床在進行疾病診斷期間,主要集中于痰菌培養(yǎng)、結核菌試驗、醫(yī)學影像檢查以及血常規(guī)檢查幾方面[3]。近年來,不典型肺結核疾病發(fā)生率增加程度尤為顯著,從而使得疾病診斷難度呈現出極為明顯增加,并且此類疾病主要集中于老年人群發(fā)病,表現出較低的免疫功能,從而往往合并患有腫瘤疾病以及糖尿病等。同普通肺結核疾病患者比較,不典型肺結核患者在疾病癥狀、特征表現、X線診斷以及CT診斷方面呈現出顯著差異,從而使得誤診率呈現出一定程度增加。此外,此種疾病在癥狀表現以及醫(yī)學影像特征方面,同支氣管炎、肺炎以及系列呼吸道疾病未呈現出顯著差異,從而使得此種疾病誤診以及漏診發(fā)生率顯著增加,從而無法順利研究有效方案展開不典型肺結核疾病治療,對此針對不典型肺結核疾病患者,需要將其同呼吸道疾病之間進行有效鑒別[4]。
眾多疾病診斷方法中,X線檢查以及CT檢查獲得廣泛應用,其對于疾病特征可以做到全面、方便以及直觀反映,并且表現出較高的準確性以及可信性。對于不典型肺結核疾病,其病型主要集中于肺葉實變、肺塊結節(jié)、淋巴結腫大以及支氣管結核幾方面。例如對于屬于節(jié)段肺葉實變型患者,其主要呈現出病灶邊界清晰、銳利以及形態(tài)結構差異顯著的特點;對于屬于結節(jié)腫塊型患者臨床完成CT檢查后,主要呈現出病灶邊界空洞、不清晰、胸膜厚度增加以及邊界毛刺等特點,均呈現出顯著的鑒別特征[5]。
本次研究中,臨床對所有患者實施X線檢測以及CT檢測,最終就兩種方法診斷準確率展開對比發(fā)現,同X線不典型肺結核疾病診斷準確率(84.15%)對比,CT診斷準確率(96.34%)獲得明顯提升(P<0.05),從而證明對不典型肺結核患者實施CT診斷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醫(yī)院對于不典型肺結核患者實施CT掃描診斷,對于診斷準確率可以做出充分保證,但是因為疾病本身較為特殊,對此在診斷期間,需要充分結合患者病情觀察結果以及實驗結果展開,最終充分實現不典型肺結核疾病患者的早期診治。
參考文獻
[1]張曉萍,程小飛,衛(wèi)敏,徐明月,黃慧儀,林子喬,基于胸部CT和實驗室多項檢查對于涂陰老年不典型肺結核的診斷研究[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 26 (14): 62-64+199.
[2]鄭昊,王安武,陳盈,謝繼承,陳真婧,樊樹峰,動脈期CT能譜在不典型肺結核與肺癌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5,13 (11):18 38-184 0+19 07.
[3]楊文軍,肺結核不典型X線、CT影像學表現及誤診、漏診原因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4,6 (02):11-12.
[4]胡曉鳳,應用多層螺旋CT對于不典型肺結核診斷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 (23):257-258.
[5]蒲洪山,張福洲,陳華平,余邦龍.多層螺旋CT在不典型肺結核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當代醫(yī)學,2012,18 (28):8—9.
[6]韓培辰,陳偉,腹部超聲聯(lián)合陰道超聲診斷婦科急腹癥的臨床應用研究[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7,38 (01):56-58.
[7]單小玲.經腹部聯(lián)合經陰道超聲在婦科急腹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7,26 (01):72-73.
[8]劉小平,陳敏,經陰道聯(lián)合腹部超聲檢查在婦科急腹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7,33 (16):129-130.
[9]王肖斌,超聲、螺旋CT、腹部X線診斷腸梗阻的臨床價值分析[J].數理醫(yī)藥學雜志,2016,1(04):59-60.
[10]賈東廣,關于腸梗阻的腹部X線平片和CT診斷研究[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7,2 (04):83-85.
[11]王曼玲,孫興龍,腹部X線平片和CT檢查對腸梗阻的診斷價值[J].西部醫(yī)學,2018,5 (0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