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文彬



【摘要】目的:分析應用LISS(微創內固定系統)鋼板治療下肢骨折的療效及臨床心得。方法:隨機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00例,利用計算機隨機法將其分為兩組,各50例。采用解剖鋼板治療對照組,采用LISS鋼板治療觀察組。比較兩組內固定、下床活動、住院、骨折愈合等時間、臨床療效以及并發癥情況。結果:觀察組內固定、下床活動、住院、骨折愈合等時間較對照組均明顯更短,且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4.0%較對照組78.0%明顯較高,且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并發癥率8.0%較對照組24.0%顯著較低,且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應用LISS鋼板治療下肢骨折的療效非常顯著,既能減少內固定時間和各種并發癥,還能加速骨折愈合,從而促進肢體功能恢復,因此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下肢骨折;LISS鋼板;療效;臨床心得
在臨床骨科中,下肢骨折是一種常見創傷,且包括脛骨近端骨折、股骨遠端骨折等多種類型,由于其具有復雜的骨折類型和解剖形態,因而臨床治療難度較大[1]。近些年由于交通行業以及建筑業的飛速發展,臨床上下肢骨折發病率呈現為逐年增長的趨勢,這就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產生了嚴重影響[2]。而以往臨床治療此類患者時,主要采取解剖鋼板加以固定,盡管其可起到一定固定作用,但難以達到理想療效[3]。而由于微創技術的飛速發展,微創內固定系統(LISS)在治療下肢骨折方面獲得了廣泛應用。因此本文隨機選取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00例,利用計算機隨機法將其分為兩組,各50例,即對應用LISS鋼板治療下肢骨折的療效及臨床心得做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00例,利用計算機隨機法將其分為兩組,各50例。其中,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為19-75(43.2±5.1)歲。其中包括脛骨近端骨折13例、股骨遠端骨折11例、脛骨平臺骨折14例、股骨髁上骨折12例。觀察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為20-74 (45.8±4.7)歲。其中包括脛骨近端骨折16例、股骨遠端骨折14例、脛骨平臺骨折11例、股骨髁上骨折9例。兩組基礎臨床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且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采用解剖鋼板治療對照組,行全麻或連續硬膜外麻醉,手術操作按照相關標準嚴格實施。采用LISS鋼板治療觀察組,具體為:對患者行全麻或連續硬膜外麻醉,手術切口根據骨折情況而定,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平躺于手術臺上,采用X線機對患者進行透視,將沙袋墊于患側髖關節下方,并將氣囊止血帶放置于患肢大腿上。術中從股骨遠端前側入路,沿股骨干將手術切口向遠端膝關節逐漸切開,之后切開髂脛束前房纖維,并將滑膜以及膝關節囊暴露,之后沖洗關節,清除血腫,充分顯露局部骨折后,屈曲膝關節90度,并對骨折部位加以整復,將塌陷糾正后,采用適當長度的LISS鋼板,在螺釘孔軸心定位導向器上安裝一個6-10孔不等的脛LISS鋼板,然后經髕骨旁外側切口插入,之后由近向遠沿脛前肌下貼脛骨插入骨折遠端,注意不剝離骨膜,然后在鋼板近端帶螺紋處將2枚強力自攻螺絲釘擰入,然后在骨折近端、遠端等采用枚數不等的鎖定加以固定。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內固定、下床活動、住院、骨折愈合等時間、臨床療效(判定標準[4]:顯效:患者患肢疼痛完全消失,且可正常活動;有效:患者患肢輕微疼痛,且基本可正常活動;無效:患者患肢疼痛明顯,且無法獨立活動。)以及并發癥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卡方用以檢驗計數資料,t值用以檢驗計量資料,組間差異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情況對比
觀察組內固定、下床活動、住院、骨折愈合等時間較對照組均明顯更短,且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4.0%較對照組78.0%明顯較高,且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 兩組并發癥對比
觀察組并發癥率8.0%較對照組24.0%顯著較低,且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3 臨床心得
下肢骨折在臨床上較為常見,針對此類患者,臨床主要實施內固定手術加以治療,而常用的主要包括解剖鋼板、LISS鋼板等。后者是一種新型的內固定系統,其吸取了生物學接骨技術優勢和交鎖髓內釘技術優勢,能彌補傳統切開復位存在的不足,因而能極大的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從而改善其預后[5]。LISS鋼板可經微創切口將鋼板插入,然后對鋼板采用螺釘鎖定,因而能確保螺釘的成角和軸向達到較高的穩定性,這樣則可有效避免內固定松動。同時骨面與鋼板之間不會直接加壓接觸,因而能避免骨面血運受到影響。另外其符合人體生物學結構,可減少鋼板占用空間,提高骨面與鋼板的貼合面積,因而能極大的減少術后軟組織縫合張力,所以能避免軟組織受到損傷[6]。本文的研究中,觀察組內固定、下床活動、住院、骨折愈合等時間較對照組均明顯更短,且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4.0%較對照組78.0%明顯較高,且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并發癥率8.0%較對照組24.0%顯著較低,且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因此可以看出,應用LISS鋼板治療下肢骨折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價值和意義。
綜上所述,應用LISS鋼板治療下肢骨折的療效非常顯著,既能減少內固定時間和各種并發癥,還能加速骨折愈合,從而促進肢體功能恢復,因此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韓鳳梅,微創內固定系統(LISS鋼板)在下肢骨折中的應用及護理[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 (99):19531-19532.
[2]沈金安,下肢骨折患者采用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治療臨床療效評價[J].雙足與保健,2017,26 (09):157+159.
[3]林亮,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治療下肢骨折臨床療效評價[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 (17):69+71,
[4]林作華.LISS系統治療脛骨平臺骨折31例[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4,22 (07):42-43.
[5]劉貴芳.LISS鋼板在下肢骨折中的應用及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 (14):172.
[6]劉貴芳,徐丹,微創內固定系統(LISS鋼板)在下肢骨折中的應用及護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21 (1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