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琪 韓卉 賈兆星 黃順
【摘要】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在我國的發病率逐年增加。糖尿病是一種長期的慢性疾病,需要終身治療。患者的主要活動區域是家庭和社區,社區防治即方便又實惠,所以社區在糖尿病防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醫藥在糖尿病治療中具有獨特優勢并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利用中醫藥在社區開展糖尿病防治工作必將是糖尿病防治工作的一大進步,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糖尿病;社區;中醫藥;預防治療
糖尿病是一種終生疾病,影響機體正常代謝,對患者生命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近幾十年來,社區糖尿病患者數量持續上升,成為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人們防治糖尿病的各種途徑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由于其便利、廉價等獨特優勢,逐漸吸引了大量的目光,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及治療手段日益增長的條件下,糖尿病防治社區化成為現在防糖抗糖的主流模式。同時由于中醫擁有眾多種類的藥材以及豐富的治療手段,對于防治糖尿病可以靈活運用并做到個體化治療,而且中醫藥對于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治療具有其獨特優勢,非常適宜用于防治社區糖尿病。
1 糖尿病社區防治必要性與可行性
1.1 必要性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 2017年全球糖尿病地圖(第8版)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約4.25億成人患糖尿病,約一半患者沒有得到診斷,其中我國糖尿病患者約為1.21億。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疾病,病變發展時間較長才能得到明確診斷,治療也需要長期用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本身便是一種便民的機構,一般都在人們生活的區域內,人們進行檢查和治療非常方便,這對于糖尿病的診斷和治療均十分有利。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醫務人員,可以通過建立居民健康檔案,記錄居民的一般情況、家族史、生活習慣、體格檢查、血糖血壓情況等,一發現血糖異常的居民就記錄在案并經常隨訪,加強血糖監測,幫助患者及早發現糖尿病并及時治療。
1.2 可行性
社區衛生服務融合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等功能為一體,具有有效、經濟、方便、綜合、連續等特點,這些特點完全符合糖尿病防治管理的需要[1]。(1) 2009年6月18日,衛生部印發《關于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意見》中將“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列為9項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之一。2011年1月22日《基于社區的糖尿病中醫藥干預及推廣應用研究》項目啟動會在北京舉行。這一系列的文件政策促進了糖尿病社區防治工作的進展,強調了社區衛生服務在糖尿病預防與治療中的重要性,也顯示了國家對于社區在防治糖尿病方面的重視。(2)近年來社區醫療服務機構數目和水平都快速增長,據衛計委網站2015年5月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已有34463個,且服務項目逐步全面化,條件逐步優化,為糖尿病防治社區化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此外,國家還大力培養全科型社區人才并己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全科醫生,為糖尿病的社區防治儲備了大量人才。(3)經過多年的努力,社區衛生服務的手段日益豐富,對于糖尿病的防治已經有了其獨特的方式,干預生活方式與中醫藥預防配合使用,治療不同分期糖尿病采用中醫與西醫并用的方法等,對于防治糖尿病十分有效。社區糖尿病防治不僅費用低而且療效突出,大幅度的降低了患者的經濟壓力。因此,糖尿病社區防治模式是目前糖尿病防治的首選醫療模式。
2 中醫藥在社區糖尿病防治的獨特優勢
2.1 中醫藥防治糖尿病在社區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中國是最早發現糖尿病的國家,糖尿病在中醫中屬于消渴病的范疇,成書于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就有明確記載。近些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我國糖尿病發病率逐年增加,目前發病人數已經超過一億人,居全球首位,目前大多數患者治療糖尿病多使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這些化學藥物使用復雜、價格昂貴且并發癥多。而中醫藥內容豐富,方法簡便,副作用小,價格低廉,療效肯定,深受廣大社區居民青睞。
2.2 中醫藥防治糖尿病運用辯證論治,適應社區個體化服務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糖尿病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遺傳、體質、飲食等。對于糖尿病的防治,中醫通過“辨證論治”,將糖尿病大體分為四種類型:“氣陰兩虛型”、“陰液虧虛型”、“肺胃燥熱型”、“陰陽兩虛型”[2],然后強調“異病同治”和“同病異治”,針對不同病癥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此外中醫還強調“三因制宜”,不僅重視對疾病本身的治療,還兼顧患者心理變化、社會關系和所處的地理氣候等對疾病發展變化的影響,這正好符合“以人為本”的個體化、人性化現代社區醫療模式。這兩者相互融合,協調發展,共同推進中醫藥防治糖尿病社區化、個體化,最大程度的提高糖尿病的治療效果。
2.3 中醫藥干預防治糖尿病并發癥優勢明顯
糖尿病分為前期、臨床期、并發癥期,是一個不斷進展的自然病程,其并發癥所引起的心腦腎眼底及糖尿病足等病變,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安全。臨床上,糖尿病并發癥主要表現為眼底、腦、心、腎、足等多種血管神經并發癥,常為以一種并發癥為主同時兼有另一種或幾種并發癥,或多種并發癥并存的局面。目前中醫辯證普遍認為糖尿病并發癥病機多為消渴病遷延日久,精氣虧虛或體質痰濕以致瘀阻血脈,因此抓住“糖尿病一瘀阻血脈”這一根結,充分靈活運用活血化瘀,破血逐瘀藥進行治療。 (1)中醫治療糖尿病性心臟病采用用活血通絡、健脾祛痰、宣痹通陽、祛寒通絡、溫陽利水等標本同治的原則,改善患者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 (2)針對糖尿病性腦血管病常根據證型不同分別采用宜育陰熄風、化瘀通絡,益氣養陰、活血通絡,宜化痰熄風、開竅醒神、益氣活血等治法。 (3)對于糖尿病性腎病患者,中醫以補腎活血、益氣瀉濁為基本治療方法,對不同分期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起到改善癥狀、改善腎小球濾過功能、減少蛋白尿、保護腎功能的作用。
3 中醫藥適宜技術在社區糖尿病防治的應用現狀
2010年度中醫藥行業專項基于社區的糖尿病中醫藥干預及推廣應用研究項目啟動會在北京舉行以來,全國各個社區都在大力推進中醫藥防治糖尿病,中醫藥在防治社區糖尿病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中醫藥防治糖尿病主要在從糖尿病前期到糖尿病的預防和從糖尿病期到并發癥期的預防兩個階段,通過在社區推廣中醫藥食療方案、傳統保健鍛煉項目等中醫特色類醫療方案有效地減少了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病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在調整生活方式的同時可以配合中醫藥干預調治,適當運用調理肝腎或健脾化痰等方法,改善患者體質,減少或延緩疾病的發生。同時對于社區糖尿病患者可以進行辯證治療,主要有4個證型:肺胃燥熱證患者宜清熱生津,方用消渴方或白虎加人參湯加減氣陰兩虛證患者宜健脾益氣,生津止渴,方用生脈散合增液湯加減;陰液虧虛證患者宜滋陰增液,方用增液湯加味;陰陽兩虛證患者宜溫陽滋陰補腎,方用金匱腎氣丸或右歸丸加減。在使用中藥治療的同時也宜配合西藥達到良好的降糖效果。
4 基于社區的中醫藥防治糖尿病策略
4.1 加強社區中醫藥防治糖尿病建設
針對目前社區中醫藥防治糖尿病的現狀,我們應該加強社區的自身建設。2017年7月1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頒布施行,規定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以及有條件的村衛生室也都要配備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并積極運用和推廣適宜的中醫藥技術方法。基于社區糖尿病防治的獨特性,政府應加大對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財政撥款,開設專項資金用于社區中醫藥防治糖尿病工作:一、擴大社區中醫藥防治糖尿病隊伍,定期進行專業培訓,打造具有較高專業技術水平的隊伍,分配于各個社區。二、加強中醫藥防治糖糖尿的特色宣傳,通過開展講座、發送宣傳手冊等,向居民傳達相關知識,使患者認識糖尿病并及時治療。三、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配置先進血糖檢測和治療設備,增加防治糖尿病的中藥、中成藥等數量。
4.2 建立健全社區中醫藥防治糖尿病的規范流程
由于社區人口密集,居住集中,便于調查,衛生服務站首要工作便是血糖普查,對社區居民進行血糖長期血糖監測,根據血糖情況分類建立個人電子檔案,通過多媒體手段提醒患者定期去社區服務站復查病況,并進行記錄登記。對于糖尿病這一慢性疾病的防治,更要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針對糖尿病患者進行中醫辯證論治,根據不同的病癥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運用中藥、針灸并輔助以食療、中醫保健運動等中醫特色技術治療,加快患者的恢復。而對于社區無法處理的并發癥,應立馬送往上級醫院進行緊急救助,減少患者的致殘率、死亡率。
5 結語
糖尿病對人類危害極大,患者需要長期治療。目前預防為主,治療為輔,是應對糖尿病的主要方針。中醫藥由于其在社區治療中的獨特優勢,使越來越多的患者受益。建立完善社區機構,對患者進行系統管理和健康宣傳,發掘中醫藥的治療潛力,將中醫藥更好地應用到臨床治療中,對糖尿病治療和預防將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董黎,社區糖尿病防治中的中醫藥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 (68):167-168.
[2]朱曉晨,淺談中醫藥應用在社區糖尿病防治的有效性[J].糖尿病新世界,2015 (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