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莊市贊皇縣林業旅游局 河北贊皇051230)

贊皇大棗產業是贊皇縣的標志性產業,在歷屆縣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近年來產業發展迅猛,但由于品種較少,產品較單一,產業結構不太合理,效益下滑,影響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為此贊皇縣提出“二次創業”發展方略,根據方略提出幾點對策和建議。
長期以來,贊皇歷屆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棗園建設納入全縣經濟發展規劃,采取有力措施,加速推進大棗產業化進程。特別是近年來,贊皇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后發加力,趕超進位,綠色崛起”戰略目標,把大棗產業建設放在全縣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力爭將大棗產業建設成為集科技示范、觀光采摘、規模加工為一體的多元化產業。截止目前,全縣大棗種植面積45萬畝,占全縣國土面積的1/4,豐年大棗產量達到1.25億千克,建有陽澤十萬畝大棗科技示范園區、南壕科技示范區兩大精品工程(圖1),園區群眾人均增收5 000元以上。在全縣形成了回車、趙峪、行樂、呂莊等青棗市場。以九維生物為龍頭的大棗加工企業達到63家,年加工能力達8萬噸,年加工增值8 000萬元。以綠康為首的大棗冷貯能力達到1萬噸。全縣大棗產業綜合產值達到3.6億元,僅大棗產業一項,全縣人均增收1 200元,“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初步形成,大棗產業已成為贊皇縣的標志性產業。

圖1 示范區碩果累累
由于贊皇縣大棗種植過度依賴蜜棗加工,全縣大棗生產主要以生產青棗為主,產業結構單一,干紅棗、鮮紅棗品種少,生產量非常小。近年來,受蜜棗市場影響,青棗價格市場一直走低,影響了棗農收入,制約了產業發展。
近年來,贊皇縣蜜棗加工企業受QS認證門檻限制,加工企業數量逐年減少,蜜棗加工近三年營利甚微,對贊皇縣青棗生產極為不利。
近年來,新疆大棗異軍突起。新疆南疆地區降水少,晝夜溫差大,氣候干燥,光照充足,自然條件十分有利于紅棗自然成熟和制干,單產高,品質好。對贊皇縣紅棗生產沖擊較大。

圖2 棗專家劉孟軍在研討會上為贊皇縣大棗會診把脈
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舉辦“贊皇縣大棗可持續發展交流研討會”,誠邀全國22位知名棗界專家和10位棗企業家到贊皇縣為贊皇大棗產業發展“會診把脈”(圖2),適時提出了贊皇大棗“二次創業”發展方略:一是擴基地,出臺優惠政策,擴大縣內種植規模的同時,在新疆建立贊皇大棗“第二故鄉”;二是調結構,通過政府引導和市場調節,把過去以加工蜜棗為主的單一生產結構逐步調整為合理的制干、鮮食、加工生產適當比例;三是拓市場,建立銷售網絡,注重培養大棗經紀人隊伍,進一步開發南方蜜棗市場、北方干棗市場和當地旅游市場;四是改品種,積極推廣贊晶、贊玉、贊寶三個優良品種,通過高接換優,盡快實現贊皇大棗良種化;五是科學規劃,將贊皇大棗現有的45萬畝基地按照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科學設立鮮棗區、干棗區和青棗區,形成區域特色明顯的大棗基地。
贊皇大棗一直以采青加工為主,產業結構不合理,市場發展不平衡,影響了贊皇大棗產業的發展。縣委、縣政府及時轉變發展觀念,大力開展結構調整,通過舉辦大棗節和大棗采摘周活動將鮮食棗生產與旅游做到了有機結合,鮮食棗產量得到大幅增加,進一步延伸了產業鏈條。同時抓住大棗烘干房建設項目實施機遇,一舉建起了380余間大棗烘干房(圖3),帶動了全縣紅棗生產。目前,全縣大棗種植業已成為集生態建設、立體種養、科技示范、旅游采摘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

圖3 烘干房烘干紅棗
在大棗管理上,重點推廣以樹體改造為主體的“樹開心、枝拉平、精細管、肥平衡、無公害、質先行”的技術路線;重視土壤深翻、中耕除草、重施基肥;改棗樹開甲為利用促花王調控技術,解決大棗長不紅、采前落果嚴重的問題;改傳統化學防治為應用無公害技術防治病蟲害,提升棗果質量安全水平,應用性誘劑、粘蟲膠(圖4)、粘蟲板、殺蟲燈、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降低生產成本,保障質量安全。強化樹上樹下綜合管理,增強樹體抗病力,走無公害、綠色產品道路。

圖4 應用粘蟲膠
林業局通過舉辦培訓班、開展電視講座、制作專題片、發放技術資料等方式開展棗樹管理科技普及,每年舉辦大棗管理培訓班20期以上,培訓人員達到5 000余人次(圖5),在全縣基本建立了縣有專家、鄉有技術員、村有科技帶頭人、戶有明白人的科技體系。同時,充分利用電視講座、制作專題片、發放科技明白紙、在報紙上發科普文章等多種形式開展技術推廣,增加科技普及覆蓋面。并在清河鄉南壕村、張楞鄉北竹村等7個村建立棗園管理示范基地,重點培養30多個棗科技示范戶、樹立典型,輻射帶動周圍棗農進行標準化管理。

圖5 大棗科學管理培訓
3.4.1 注重引進新品種 為改變贊皇棗樹品種單一,贊皇縣林業局分別在皇農棗業有限公司、呂莊村、西竹村和饒羊村引進鮮食棗新品種30多個(圖6),初步選育出6個早果性、豐產性、商品性、抗逆性及品質更優的品種。

圖6 改接鮮食棗
3.4.2 自主研發新品種 在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積極運作和縣直相關部門的通力協作下,2011年11月1日,贊皇大棗種子、接穗隨“神舟八號”順利進入太空,開啟了贊皇大棗航天育種新篇章。目前,航天育種材料均已播種,且長勢良好,為選育工作夯實了基礎。
3.4.3 積極探索大棗加工新思路 為打破贊皇縣蜜棗加工獨大格局,林業局多次聘請棗知名專家劉孟軍,為贊皇棗業、九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謀劃策,并協助公司進行鮮食棗、棗深加工系列新產品(如棗酒、棗膳食纖維、維生素C飲料、棗飲料、棗粉等)的開發,部分產品已開始生產。
3.4.4 借鑒外部經驗建立觀光采摘專題園 組織有關人員到陜西省大荔市考察學習大棗設施栽培生產,聘請棗界專家講課和技術指導,開展設施棗栽培研究和避雨栽培推廣,實現贊皇縣大棗產業多元化發展。2014年借鑒河北生態棗業公司生態觀光采摘園模式,通過引進月光、六月鮮、冷白玉、京39等50多個鮮食棗優良品種,經過馴化試種,建起了鮮食棗品種觀光采摘園,并培育出了紅珍珠鮮食棗當家品種,建起了10座鮮食棗生產溫室大棚,將鮮食棗成熟期提早到5月中旬,與大田鮮食棗生產結合,實現了鮮食棗“亞周年”(9個月)供應(圖7),為贊皇大棗科技轉型、提質增效走出了新路子、開創了新模式、提供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