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長海,常 起,李曉妹,李璐璐,周晨霆,薛 梅,高立波
(1.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人力資源部,山東 濱州 256603;2.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人事科,山東 泰安 271000;3.濱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山東 濱州 256603;4.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人力資源部,山東 濱州 256603)
隨著國家醫藥衛生體制和職稱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對公立醫院職稱相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適應國家“互聯網+”戰略,探討基于醫院綜合管理系統的職稱檔案信息化升級、處理辦法,對檔案信息進行深度挖掘、便捷管理與有效利用,有助于為職稱管理工作提供便利條件與有效支撐[1,2]。本文分析了醫院職稱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網絡檔案系統及工作流,為創新職稱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職稱檔案是指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和職稱工作相關的文字、圖表以及音像等多種資料集合,是專業技術人員學術水平、專業能力、工作業績以及醫院管理等方面的集中反映。目前,單位職稱檔案管理以傳統紙質存放、人工管理為主,主要有以下特點。
筆者所在單位現有各類職工3600余人,對應的職稱系列有高校教師、衛生、會計、檔案、圖資、工程、統計等,種類繁多,各類(級)職稱均有明確要求,歸檔材料要求細致。
筆者所在單位采用傳統職稱評審工作模式,全過程以紙質材料作為唯一介質。申報人員需要填報繁瑣的表格數據并反復修改;主管部門需要逐一核對大量原始證明資料(包括重復資料);檔案室工作人員需要認真核對資料、制作目錄、編碼和保存,耗時、耗力[3],工作效率低下。
目前職稱檔案主要采用人工管理模式,大量的信息資料以紙質的形式集聚,無法應用計算機技術進行高效檢索,造成信息的查找、利用乃至工作的開展都舉步維艱,形成信息孤島,檔案數據共享和利用差;另一方面,紙質檔案卷宗長期保存后磨損明顯,出現無法辨別和檔案自然損毀,檔案存儲面臨安全風險。
根據目前醫院職稱檔案現狀,依托單位信息化升級改造的有利時機,醫院積極探索建設職稱網絡管理系統。目前擬建設的信息系統已通過前期論證,完成招投標手續,正在進行系統建設。系統內容設定基于醫院專業技術職稱晉升、聘任的相關要求,所有信息均來源于檔案審核認定后的信息,自動提取自人力資源系統,其基本框架包括以下9個子集,見圖1。
根據上級和單位職稱評審需要,包括姓名、工號、性別、出生年月、行政職務以及學歷學位等內容。
內容涵蓋職稱類別、職稱資格、資格時間、聘任時間、職稱變動、職稱外語、職稱計算機和晉升方式字段。每次晉升申報表格均形成歷史記錄,可隨時調取。
信息包括工作時間、從業時間、工作單位變動、工作崗位變動(含工作以來和任現職以來)等字段。
依據個人人事檔案和相關文件,記錄職工獎懲信息。主要內容包括獎懲名稱(含年度考核、醫德考核)、獎懲時間、獎懲部門、獎懲級別等字段。
內容包括個人郵箱、聯系電話等,對接OA短信系統和郵箱服務器,可以直接發送提醒信息,方便直接聯系申報人員。
為增強系統開放性和實用性,模塊支持授權下的端口開放,支持職能部門和工作人員實時查詢、審核和維護信息;醫務處、質管辦等主管部門維護衛生強基、崗位變動、執業資格、執業注冊、援助任務、新技術新項目認定、手術分級、病歷質控等相關信息;科技處維護論文、著作、科研課題及成果獎勵、專利等;繼續教育處維護學術講座、繼續教育項目、進修培訓等信息;護理部、門診部維護護理醫技人員職業資格、崗位變動等信息。
多媒體子集用于保存上傳的證書、相關證明的掃描件或者移動多媒體子集,可用于驗證變動信息的真偽。
根據醫院年度專業技術職務晉升評分標準和系統預置申報表格,對于客觀指標,錄入指標固定分值,自動進行統計計分;對于主觀指標,設定強制性賦分范圍(超過范圍無法錄入分值),由學術委員會專家登錄系統打分,系統自動計算平均分。
充分利用數據庫提供的安全機制,信息變動必須經過主管部門審核認定,登錄人員操作信息自動監視、統計和記錄。所有數據變更均有操作日志,并自動進行數據庫備份,包括日志備份、事務備份、數據庫自動備份、災難恢復等內容。
上述子集可匯總形成個人職稱檔案信息表,職能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可隨時進行字段設置,對內容進行刪減、修訂、完善和補充。

圖1 職稱檔案網絡管理系統架構
基于職稱網絡檔案系統架構,建設職稱網絡管理模塊,實施系統集約化管理,見圖2。
公告評審方案和相關文件。
根據申報條件,系統自動對符合晉升條件的人員進行篩選顯示,提供相應權限,職能部門和申報人員可登錄查看。
申報表數據自動填報。現有網絡檔案系統有較為成熟的表格工具,一方面可根據醫院要求,制作申報表格并形成系統預置表樣,另一方面可對表格字段自定義鏈接,現有相關申報資料均可在系統內通過職能部門認證后,自動讀取生成并提供反向顯示功能。申報人員通過登錄個人賬號[4],隨時查詢個人自動生成的申報信息。如有必要,可在規定時間內隨時上傳證明材料進行修訂補充。
形式審核:依據上級評價標準條件,設置審核條件,對申報人員申報資質和報表完整性進行自動形式審查,并形成系統審核記錄。內容審核:對形式審核合格的審核信息,根據部門分工,進行內容真實性、規范性審核。審核不合格,寫明理由,退回完善;審核合格,反饋并形成系統審核記錄。
審核合格的材料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公示。公示結果在系統界面發布公示公告。
公示結束后,系統賦分子集自動計算客觀分和專家委員會主觀成績,并自動匯總個人總成績。經專家委員會復核無誤后,按照成績高低和規定比例刪選進入專家投票環節,在系統內形成專家投票推薦候選人員名單。
專家委員會在系統內進行統一的投票,推選出符合條件的推薦人員,并按照上級要求進行公示和上報材料。

圖2 系統工作流
一是要有助于適應信息化時代潮流,對檔案資源進行數字化整合;二是有助于建設更加便捷高效,流程化、信息化管理平臺,自動統計分析,實現資源共享[5];三是有助于建設學習型、創新型檔案管理隊伍,以業務促發展、以發展提高水平。
一是進行檔案資源數字化整合。信息化建設并不是簡單利用電子工具與傳統工作進行粗放結合,并不等同于簡單的電腦存儲、備份與查詢;二是管理制度建設。必須正確理解檔案信息化建設內涵,明確界定保管要求、保存范圍、存儲內容以及制度要求和管理辦法,在實踐中摸索出分類管理的制度;三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基于互聯網平臺的互聯、開放、共享特性,構建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更加重要。
[1]鄒 凡.“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檔案網絡化管理的建設研究[J].蘭臺世界,2016,(13):44-46.
[2]王莉娜,程 鵬.大數據環境下高校人事檔案的管理與利用[J].蘭臺世界,2017,(3):40-42.
[3]李雪山.鐵路專業技術職稱網絡評審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鐵路計算機應用,2017,26(1):40-51.
[4]田麗麗,劉曉東.醫院職稱評審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中國數字醫學,2014,9(11):97-99.
[5]張 娜,楊建民.基于ASP.NET醫院固定資產管理軟件的開發與應用成效[J].中國數字醫學,2014,9(3):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