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綜合
為期兩天的十九屆中央二中全會2018年1月19日閉幕,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中央用一次全會專門討論修憲問題,可見此事有多重要。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我國現行憲法是1982年審議通過的,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立了一系列制度、原則和規則,制定了一系列大政方針,反映了我國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
修改憲法為新時代護航
黨的十九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把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載入國家根本法,體現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成就新經驗新要求,為的就是更好發揮憲法的規范、引領、推動、保障作用,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提供有力憲法保障。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必須堅持和加強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到新發展理念,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對激勵和引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具有重大引領意義。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開放戰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對促進人類和平發展的崇高事業具有重大意義。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體制改革,是強化黨和國家自我監督的重大決策部署。這些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創新成果。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充實憲法的重大制度規定,對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重要作用。把黨和人民在實踐中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通過國家根本法確認下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勇前進,就有了法治上的共同遵循和活動準則。
我國現行憲法是一部好憲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高度重視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把實施憲法擺在全面依法治國的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工作,為保證憲法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和制度保障。
實踐充分證明,我國現行憲法是一部好憲法,好就好在符合國情、符合實際、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好就好在充分體現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權利、充分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好就好在推動國家發展進步、保證人民創造幸福生活、保障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好就好在為我們國家和人民經受住各種困難和風險考驗、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維護憲法尊嚴和權威,是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的前提,也是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憲法必須隨著實踐發展而不斷發展
憲法只有不斷適應新形勢、吸納新經驗、確認新成果,才具有持久生命力。憲法必須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而不斷發展,這是我國憲法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也是一條基本規律。
從1954年我國第一部憲法誕生至今,我國憲法一直處在探索實踐和不斷完善過程中。1982年憲法公布施行后,根據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和發展,分別進行了4次修改。這4次修改,體現了黨領導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發展成果,有力推動和保障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有力推動和加強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黨和國家事業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重大戰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治論斷,確定了新的奮斗目標,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指導和引領意義。根據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形勢新任務,把黨和人民在實踐中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上升為憲法規定,為的是更好發揮憲法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的重大作用。
“法,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我國憲法應該堅持與時俱進,更好體現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成就新經驗新要求,成為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遵循,成為國家各項事業、各方面工作的活動準則。
憲法修改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堅持黨的領導,嚴格依法按程序進行,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凝聚共識,堅持對憲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黨的十九屆二中全會在準確把握我國憲法發展的特點和規律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這次憲法修改的總體要求和必須貫徹的“四個原則”,為這次憲法修改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我們黨在新時代依憲執政、依憲治國、領導立法的生動實踐,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政治智慧和歷史擔當。
黨的十九屆二中全會提出了這次憲法修改的總體要求,強調要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憲法保障。目的就是通過修改使我國憲法更好體現人民意志,更好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更好適應提高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能力、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
憲法修改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的優勢,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必須堅持和加強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領導人民執行憲法和法律,真正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帶頭守法,體現了“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在統一。只有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把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貫穿于憲法修改全過程,才能確保憲法修改的正確政治方向。
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憲法修改充分體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充分體現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有機統一,我們就一定能推動憲法與時俱進、完善發展,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有力憲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