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倉 李啟方 郭中華
摘 要:營林生產是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關系到環境、資源、人類生存等各種重要問題。本文對營林生產的技術以及營林管理措施進行分析,旨在提高林業產業發展水平。
關鍵詞:營林生產;技術;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F31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329032
引言
營林生產是現代林業產業發展的關鍵,營造林的質量關系我國造林工程的成敗,也關系到環境保護、資源優化、經濟等各項任務。因此提高造林質量,加強營林生產技術應用是現代林業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營造林質量管理貫穿整個營林過程,例如營林地區規劃、種苗選擇、前期準備、種植技術控制、栽后管理等,要從多個方面著手,加強對營林生產的管理和控制,提高苗木存活水平。
1 對營林生產加以重視
營林建設是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的重要途徑,也是林業產業發展的關鍵,在現代林業產業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營林生產過程的重視,結合林業產業的發展趨勢、發展要求對營林過程進行控制。例如在營林生產過程中,工作量比較大,為了提高營林生產效率,必須要對當地的地理氣候條件進行了解,并且在此基礎上對營林生產工作進行全面設計與安排,選擇合適的造林地點、適宜樹種等,提高營林生產水平。另外,還可以加強優惠政策、補助政策的完善,調動農戶的積極性,讓農戶能夠在生產過程中配合上級部門的安排,開展營林生產。
2 營造林質量控制關鍵技術
營林技術管理是營林生產過程中的重點,造林技術水平直接影響各種苗木的存活率,為了進一步提高營林水平,必須要加強營林技術的控制,不斷對營林技術進行更新,對各種新技術進行學習和應用。
2.1 對營造林地點進行選擇
在營林過程中要對營林地點進行科學合理地選擇,營林地點要適宜大量樹木栽種,才能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營林過程不能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營林地點的交通要便利,以便相關人員技術對植物進行觀察,并且有助于后續管理。比如山區居住的人口較少,人類的活動對林木的破壞較小,因此適宜進行營林規劃。
2.2 整地
整地是改善土壤條件的重要措施,也是營林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包括深耕、整地、施肥等步驟,通過對土壤進行處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為林木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基礎。整地包括2種方式:局部整地;全面整地,其中全面整地是對造林地點的所有土地進行翻墾的過程,適合地勢比較平坦的地區,需要對林地土壤進行耕翻,使土壤上的雜草全部消失,為造林提供更好的土壤環境。局部整地則指的是對一部分土壤進行翻懇的過程,包括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2種不同的形式。如果造林的條件比較好,則可以將整地和栽植同時進行,如果條件不好,則需要在栽種之前1~2個月完成整地,有效保證林地土壤情況得到改善。
2.3 營林生產前的準備工作
對營林樹木進行合理選擇。在營林時應該要根據當地的氣候地理環境選擇合適的植株,盡量以本土樹種為主,可以減少樹木對環境的不適應性。同時要選擇種苗粗壯、根系發達、長勢旺盛、頂苗飽滿、無病蟲害、木有較優的植株進行栽培;對造林時間進行控制。營林生產一般在春季進行,由于營林樹種的多樣性,對于每一種樹種的栽培,還要根據樹種的生態習性以及當地的氣候條件來決定,但營林時間最遲不超過3月為宜,此時營林的成活率普遍較高。同時,進行樹木栽培時,應該要盡量選擇陰雨天或者雨后晴天,土壤水分適中,連續大雨、結冰、霜凍期間不適宜栽培;栽種之前的準備。在栽種之前應該要對苗木進行剪梢截干,修根修枝,苗根保持浸水,防止運輸以及放置過程中根系缺水影響苗木生長。為了對根系進行保護,還可以將根系用泥漿包裹,泥漿以稀糊狀為宜,苗根粘漿之后用手拿起來,讓苗木的根系可以充分伸展,以不見苗木根系外皮為宜,同時還要添加適量的磷肥、促根劑和菌根劑等,保證根系營養[1]。
2.4 強化育苗
育苗是營林生產的重要步驟,良種壯苗是提高營造林質量的保障,在營林生產過程中應該要對樹苗進行培育,由林業種苗部門統一回收良種基地生產的種子,再以合適的價格提供給苗木生產基地,進行良種培育,生產出更多健壯的幼苗,供林業生產。
2.5 營林栽植方法
在營林過程中一般采用穴植方法,在栽培之前要挖好坑穴,一般坑穴深度控制在40cm左右,根系發達的樹木可以將深度加大一點,最多不超過50cm。營林生產的密度控制在每667m2 150~180株左右,植株之間的間距控制在1.8m×2m之間。在栽培過程中要保證苗木端正,根系順向水平舒展,如果苗木出現歪斜,則可以使用其他的輔助措施對苗木進行扶正、固定,等苗木根系發達、生長穩定之后再拆除輔助設施。另外,在栽培的時候一般處于春季,風力較大,幼苗容易受損,所以要注意搭建圍護欄,栽培之后將根部踏實,避免苗根被吹斷或吹干。[2]栽培結束之后要及時澆足定根水,確保全過程的護苗護根工作。
3 營林生產管理
3.1 營林管理措施
栽培過程中要及時進行樹木除草,尤其是在幼苗生長時期,雜草生長旺盛,很容易導致幼苗生長受到抑制,所以要及時使用相應的除草劑,結合人工除草方法,對雜草進行清除;施肥,根據苗木生長情況,施用相應肥料,促進幼苗健康生長。大面積造林一般是首先使用基肥,在苗木生長過程中繼續追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結合化學肥料,在配備肥料的時候應該根據樹種、苗齡、土壤性質等對肥料進行配置,樹木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肥料主要有氮磷鉀肥,在進行追肥的時候,可以采用溝施,施肥溝的深度控制在20~30cm,寬度控制在20~30cm,施肥之后及時覆土,確保植株迅速吸收;抹芽。為了促進幼苗生長,培養良好的樹形,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抹芽,集中養分供給,而且可以避免過早修枝。另外,在幼苗生長過程中及時修剪掉病蟲枝、枯枝、細弱枝,保證幼苗健康生長。
3.2 加強宣傳教育
在營林生產過程中有的群眾缺乏保護意識,對林木的保護力度不夠,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了一些危害林木生長的情況[3]。對此,應該要在全社會范圍內廣泛宣傳,加強營造林的防護意識教育,林業生產人員自身應該要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做好林業生產管理,同時加強對群眾的教育,尤其是對造林地點周圍的村民,要加強意識教育,提高他們對造林生產的意義的認識,了解各種樹木的生長周期,引導他們形成環境保護意識,減少威脅森林苗木生長的行為,提高營林生產水平[4]。
3.3 加強現代化管理技術的應用
在營林管理養護過程中,必須要強化管理質量,加強對各種現代化技術的應用。尤其是在營林生產的后期,可以推行“3S”技術,即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技術RS,實現對營林造林地點的信息化和網絡化管理,提高林業管理效率,做好全面監控,提升營林造林管理水平。另外,在引進新技術的時候還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養,提高工作人員的信息素養,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對造林地點幼苗的生長情況進行全面監管。[5]
4 結語
營林是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的重點任務,對我國經濟發展、生態環境改善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營林生產過程中要積極加強對營林生產技術的應用,并且加強營林管理,提高生產水平。
參考文獻
[1]宗學輝,張玉峰,徐程文.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分析[J].吉林農業,2014(03).
[2]張春義.試論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J].民營科技,2016(04):211.
[3] 包文彬.保證營造林質量管理方面對策分析[J].林業科技情報,2015,47(01):21-23.
[4]姜彬.淺談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5(11).
[5]田紅梅,宋喜梅.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探究[J].民營科技,2016(05):209.
作者簡介:李存倉(1984-),河南省安陽市人,任職于安陽市林業局營林站。主要從事研究森林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