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銘 張樂嘉


一、前言
2007年國家正式頒布并全面實施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07)(以下簡稱舊《標準》)。國家要求學校每年進行學生體質測試,其意義在于能夠全面了解本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及個體差異,解自身體質發展水平,以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并通過鍛煉改善體質健康水平,促進身體全面發展。為建立健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機制,引導學校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推動各地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發展,2014年7月18日,國家教育部、體育總局頒布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以下簡稱新《標準》),要求各級各類學校每學年開展覆蓋本校各年級學生的《標準》測試工作。
二、研究目的、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把本文通過對新《標準》與舊《標準》的測試指標、權重、評價標準以及運用實測數據對兩個標準最終的評價結果變化情況進行對比,以期為進一步發展完善學生體質衡量標準,客觀評價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提供參考,并為推進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北京師范大學包含20個不同院系的所有2013級本科生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463人,女生1610人,共2073人。以其2014年體質健康測試后的數據運用兩版標準評價結果進行對比研究。
三、結果與分析
(一)舊《標準》與新《標準》的內容對比
1.測試指標的對比
新《標準》中的測試指標取消了舊《標準》中的可選測項目,均為必測指標。共測試項目數量由舊《標準》中的五項改為七項。
在大學組身體形態指標中將克托萊指數改為BMI指數,直接記數相對的分值進行評價,取代了舊《標準》中的肺活量體重指數。在身體素質指標中,柔韌力量素質指標中將坐位體前屈設為男女必測項目尤為重要。力量素質指標中把男生引體向上,女生1分鐘仰臥起坐作為反映力量素質指標的必測項目,能夠通過堅持鍛煉,有大幅度的提高,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將強鍛煉。耐力素質指標中,取消了臺階試驗,1000m、800m為耐力素質指標的必測項目,排除了儀器、節拍、場地等客觀因素,更為直觀,也能夠更突出的反映學生的耐力發展水平。
2.兩標準評價標準的對比
(1)評價標準分組
新《標準》細化了測試對象的分組,將大學組分為大一、二組與大三、四組兩組。因大部分高校低年級設有體育必修課,而隨著年級升高,體育課相對減少。在新《標準》中加大了大三、大四組別的標準難度,能夠促進大三、大四高年級學生在體育課減少的情況下,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從而更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評價,體現了測試標準的層次化。
(2)評價等級所占分值比較
兩個《標準》中評價等級所占的分值有所不同,優秀等級分值不變,但良好所占分值最低分由75分提高至80分,及格所占分值由60-74.9分改為60-79.9分,加寬了及格的分值范圍。
(3)滿分分值標準的變化
新《標準》新增加了學生的體質測試總分由標準分加附加分之和組成,共120分。標準分由各單項指標得分與權重乘積之和組成,滿分為100分。附加分根據實測成績確定,各指標加分幅度均為10分。加大了學生鍛煉的積極性。
(二)07、14版評價標準下大學生體質測試各項成績等級對比
1.兩版《標準》評價標準下男女生各項成績對比分析
新《標準》在舊《標準》的基礎上,對各項目的評價標準做了改變。因身高體重項目兩版規則的評價指標不同,另外北京師范大學舊《標準》的身體素質測試項目中并未測試50米和仰臥起坐兩項,所以未作出具體數據的對比,以下對男女生其他項目4項成績和總體情況進行分析。
在肺活量項目中,男生的及格率并無明顯變化,良好率降低了4.7個百分點,但優秀率提高了9.3個百分點。女生的良好率降低了19.4個百分點優秀率和及格率分別上升了4.9和17.3個百分點。舊《標準》中肺活量體重指數,對于體重較大、心肺功能較弱的同學,難度相對較大。而新《標準》中采用肺活量(ml)直接相對應的分值,更加直觀,相對降低了難度。
在耐力項目中,男生1000m標準在每一范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致使下降了0.9個百分比,雖無明顯變化,但良好率和及格率都有明顯的變化。女生800m及格比率由43.3%提升至78.8%,共增加了35.5個百分比,及格率的大幅提升除良好及格范圍劃分不同外,標準的降低也是及格率明顯增加的又一原因。
在立定跳遠項目中,男生的優秀和良好標準分別由2.58m和2.38m提升至2.63m和2.48m,其對應的比率也分別與07版相差2.0和10.1個百分比。但及格由2.14m降為2.08m,提高了16.4個百分比,大大降低了及格的難度。女生的良好由1.79m提升至1.81m大,但優秀和及格分別由1.99m和1.58m降為1.95m和1.51米,優秀率和及格率的提高,使得達標率提升了14.4個百分比。立定跳遠所占總分比重較大,又是女生較弱的項目,較大程度上影響最后的得分,此項目及格率的提升,從而使得總及格率明顯上升。
力量類項目,是所有項目內出現最大變化的項目,男生將力量類項目規定為引體向上,對于體重較大或上肢、肩帶力量較弱,以及平時并未進行此項目相關鍛煉的學生來說,難度系數非常大。導致14年此項目優秀、良好和及格率分別下降了4.3、25.5和42.6個百分點,不及格率也從14.9%增加至87.3%。達標人數在2013級463個男生中,僅有59人及格。由此反映出,引體向上項目須進行一段時間的專門訓練,需要具有一定的專項力量和動作方法,并不能充分完全的反映每一個同學的力量素質,難度過大,是影響男生最終成績的重要因素。
在總分等級中男生達標率由71%上升至90.1%,女生達標由79.6%上升至98.1%。但良好率,男生由25.7%降至低8.9%,女生由43.3%降低至24.2%。優秀率,男生由0.4%上升至0.9%,女生由1.7%降低至0.6%。男女生良好及以上比例較低,下降幅度較明顯。說明新《標準》獲得及格較容易,但想要取得好成績不容易,降低及格標準讓之前及不了格的同學更有動力鍛煉,縮小良好的范圍,讓成績好的學生也明確目標堅持鍛煉,保持良好,同時向優秀努力。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將選測項目改為必測項目,更為清晰、直觀,同時減小了各個學校因測試項目選擇不同,導致最終成績差異較大的誤差可能,使所得數據更具對比性。新《標準》采用直觀的評價方式,并將大學組分為大一、二組與大三、四組兩組。能夠促進大三、大四高年級學生在體育課減少的情況下,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從而更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評價。
2.絕大多數項目在60分及格標準都一定程度的降低了難度,而在以上優秀良好上除個別項目外整體難度有所提高。2014年10月實施新《標準》進行測試,評價后得出,整體調整、完善后的標準,對于身體素質較強和較差的學生都能夠促使其明確目標、堅持鍛練,均有努力的空間,使其更為合理、科學。
3.男生引力向上指標的標準較高,難度較大,學生因之前的未測試過此項目,大部分學生沒有進行專門的練習,造成男生力量類項目達標率極低,也因此項目,從而影響了個人測試成績的提高。標準定得過高雖然能起到一定激勵的作用,但很可能會影響到學生的積極性,由于通過自身努力所得到的效果與標準相差太遠而喪失信心,效果因此會適得其反。
(二)建議
1.應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上好課程基本內容的同時,加強身體機能與各項素質的鍛煉,每一節課都應注意課堂運動負荷的實效性。教師要給予重視,教育學生明確體育活動的重要性,并給予學生個種課外鍛煉的方法與注意事項。除教學大綱外還應制定整學期課程的鍛煉計劃。
2.建立學生體質測試網絡平臺,不能只注重測試和上報數據,還應針對學生的測試結果給予指導。讓學生通過體質測試網絡平臺能夠實時了解自己健康情況和測試進度,能夠查詢到自己的測試結果和成績等級,并對每個學生給出相應的鍛煉建議與方法指導。使學生清晰自己的努力方向,準確的給自己以定位,明確目標,更有針對性的進行鍛煉。
3.新《標準》的個別項目的評價標準應做相應的調整,設置合理的學生能夠通過努力達到的標準,應循序漸進,并逐步提高要求,給學生一個緩沖期。同時建議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增加力量素質練習,設計除引體向上外其他專門性練習,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訓練,體育鍛煉要有時間的保證,只有堅持、科學地鍛煉才能有收獲。